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2009-03-18 14:12:43)

六、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病机十九条中二条的内容与其它各条不同,只有症状,没有病因,只有上下的部位,未点明确切的脏腑,因此学习时的思维空间与思考的广度更大。

本节症状为痿、喘、呕吐,病变所在为上。

上指上焦,即胸中,内藏心肺,其中的心与痿、吐二症无直接的关联,惟有肺与痿、喘、呕三症的关系密切,如《素问·痿论》曰: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又痰壅于肺则病喘、饮邪迫肺亦病喘、肺气大虚亦能病喘。

再则肺主气之降,肝气主气之升,一升一降,合为和平,若其人肺虚,金不平木,以致肺降不及而肝升太过,肝逆犯胃,胃气上逆而病呕吐与喘息,此类证候,治不在胃而在乎肺,或肺胃同治,叶香岩应用麦冬、沙参、枇杷叶、石斛、竹茹等治疗恶心呕吐的佐金平木法,临床中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呕吐、气喘,俱属此类。以上痿、喘、呕三证发生皆系乎肺,故曰皆属于肺

但临床所见亦非尽然,举痿证而言,按《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的理论,笔者治疗痿证围绕清湿热、理中焦、补中虚、复中运的原则展开,重点在中焦脾胃,而非本条所讲的上焦肺。

临床中下肢痿软无力的患者,表现为肺阴不足或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者也非罕见,但采用相应的清养肺阴、滋养肺肾、滋补肝肾的治法,疗效明显的不如清湿热、理中焦、补中虚、复中运的治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附任之堂脉法精华
尚先案例|砭调梅核气
李氏全息汤 各论内容讲解--------消渴
脉势升降
行者老师讲《神农本草经》――(9)当归:
脾胃的气机升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