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脾胃调理的推拿疗法(附原创高清演示动图)

生活中总能听到家长们聊天:“大夫说我家孩子吃饭不好,是脾的问题”,“有人说脾虚的孩子容易缺微量元素是真的吗?”等等,脾胃对于家长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简单的聊一下中医里的脾胃,以及脾胃不好的表现有哪些?和如何应用小儿推拿的手法来强健脾胃。

中医的藏象学说认为: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属于中焦,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脾胃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又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医上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都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老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来自于脾胃。

脾主运化,分为运化食物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的运化食物的功能,全依靠于脾气,只有在脾气强健的情况下,食物的营养物质才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为人体脏腑、经络、四肢以及皮毛筋肉等提供充分的营养,从而维持人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脾气虚损,运化食物的功能减退,那么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倦怠乏力等症状,还可能会因气血生化不足、正气虚损导致其他病。如《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所说:“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

❷ 由于脾位于人体中焦,所以在水液的代谢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脾气强健,运化水液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防止水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也就防止了湿、痰、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如果脾气虚,运化水液功能减退,水液代谢有障碍,多余的水液会停滞在身体的局部,即可产生豪饮、湿浊水肿等病变。由于很多水湿停聚的病变均为脾的功能失常而引起,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就是脾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制。

面色:面色萎黄,没有光泽;脾虚气血运行不畅的结果;

眼睛周围:孩子有眼袋,眼袋发红、发青、或是发黑;

舌苔: 舌苔黄白厚腻,建议妈妈们平时能够多察观一下孩子的舌头舌苔,舌质和舌苔能反映出很多身体的问题。一般正常的舌像是:淡红舌,薄白苔。还有一种孩子舌头伸出来你会发现舌苔是一块一块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图舌,舌头中间舌苔跟掉了似的,这也说明孩子的脾胃出了问题。舌像这块我以后可以专门找时间再讲讲,今天就不多做讲解了。

大便:主要指大便不成形,便里有很多没有消化的食物。有腹泻症状的,主要指脾虚泻(一吃完饭就上厕所,大便淡黄,很稀,肚子胀,不想吃饭),有便秘症状的,长期便秘也是脾虚的一种表现;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因为大便是孩子消化系统的一个晴雨表。

食欲和体重:如果孩子长期厌食,不爱吃饭,那就是脾气不足的表现,加强脾胃调理才能让孩子营养跟上。很多老中医诊病,孩子一进诊室,老中医就开始观察,一看到孩子四肢瘦弱,那么他首先就会分析,孩子的脾可能有问题。即使孩子来看的不是脾胃病,但老中医也会考虑到这可能与脾胃不足有关系。

那脾胃这么重要,我们该怎么办?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强健脾胃的推拿手法:

方法一:补脾经

位置:大拇指节外侧,赤白肉际处

手法:向心推为补,屈指(不屈也行)。力度要轻,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太重的话孩子会疼、不让推。家长可以先在自己身上试做一下,有擦眼泪的那个力度就行。速度要快慢适中。

时间:日常保健,一般是3~5分钟,具体看孩子的年龄。一周岁以内的孩子,做2~3分钟就可以了,两三岁的孩子做5分钟,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做10分钟。

功效:健脾益气,补气血。


方法二:摩腹

位置:腹穴在整个腹部。

手法:以肚脐为圆心,先逆时针按摩,再顺时针按摩。力度也是轻抚就可以了。手贴上去不要用力按,也不要浮起来,手就像粘在肚子上了,贴着推就可以。

次数:逆时针按摩圈数与顺时针按摩圈数要相同。比如,逆时针按摩49圈,那么顺时针再转回来49圈。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和胃。


方法三:捏脊

位置:背部正中,脊柱穴。

手法: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从长强捏到大椎,一般孩子三个月的时候可以趴着抬头了就可以给捏脊了。

次数:作为保健,一般做五次就可以了。有的孩子喜欢捏脊,捏完五次,如果孩子要求再捏会儿,也可以 。

功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振奋阳气。

注意:因为每个孩子的体质都不一样,有的孩子火旺,如果睡前捏脊,可能会导致孩子兴奋不睡觉。所以火旺的孩子我们可以早上捏,捏完后再揉揉三阴交和涌泉穴,防止孩子因捏脊导致上火。


方法四:按揉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穴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手法:用拇指指端按揉。按揉足三里的力度可以稍微重一点,腿上的穴位,尤其是孩子下肢的穴位灵敏程度要差一点。轻重以孩子不疼,但是能感觉到在点按为准。

时间:3~5分钟即可。

功效:疏通经络、健脾和胃、疏风化湿。


✤ 注意 ✤

以上四个动作并不一定每次都要做,可以根据孩子具体情况来选取,比如孩子是躺着的,家长可以给他补脾经、摩腹、揉足三里,如果是爬着的,可以给他做做捏脊。如果孩子不耐烦,家长可以选择其中一两种。

作为保健,一周给孩子做上两三次就可以。家长在给孩子推拿前,一定要先搓搓手掌,让自己的手心微微发热,千万不能用冰凉的手去按揉孩子的穴位。按摩腹部的动作一定要在吃饭前,或吃饭一小时后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不吃饭,动不动就生病,都是脾虚惹的祸
如何不用药,调理好孩子积食便秘?
脾、儿童、脾字
孩子不肯吃饭的原因,基本都在这三条里!慢调补养才是最重要的!
大暑前后这样推拿,抓住今年改善体质的最后关键期
脾胃虚弱百病生!这些推拿手法一次见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