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精华篇章摘录
 1、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就越有分量。(第6页) 

  2、书本是理论,细节是艺术。“大道无痕”。教育的“大道”,自然也应该是无痕的。(第9页)

  3、赞可夫说:“教师那门职业要求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那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那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钟。(第13页)

  4、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彻底失败的毕竟是少数。动动脑筋,多数问题总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的脑筋不够用还有别人的。古人说:他山之石,能够攻玉。(第17页)

  5、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能够医愚。”

  英国的卡莱尔称册本是“今世真正的大学。”

  美国的惠普尔把册本比作“屹立在时间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总之,读书能够“开心明目”,而且“利于行”。(第23页)

  6、引导学生读书,是另一种意义的疏导。(第24页)

  7、我的这位老师历来都不吝啬表扬,像春天不吝啬她的雨,不吝啬她的风。她用表扬扬起我理想的帆,并把它鼓得饱饱的,不容你松弛。(于永正老师中学时候的语文老师,给他的一篇作文的评语:有老舍风格。于老师从此也不吝啬把表扬给了他的学生。)(第25页)

  8、从教育学上讲,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但,而今的问题是,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过分的程度,多数人的大拇指竖得还太少。(第28页)

  9、无意的一句话,竟为孩子造成了这么巨大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某一学科或掌握某一技能时,形成了一堵本不应该有的,不可逾越的墙。(第33页)

  10、          把斥责性的“理解性差”、“马虎粗心”一类的话变成启迪性的、等待性的语言,这是一种艺术性的批评。(第34页)

  11、          批评,有时需要电闪雷鸣,有时需要和风细雨,有时需要凝重委婉,有时也需要默默无声。(第35页)

  12、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医生只有具备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才能手到病除。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严而有方”,取得好的教学成果。不懂而教,是不称职;懂而不教,是失职;教而不严,是渎职。(第40页)

  13、          有人批改作文是“鸡蛋里挑骨头”,挑剔得很。我则不然,我是“骨头里找肉”,哪怕只找到一丁点肉丝丝,我立刻把它说成排骨。(第44页)

  14、          童年该当是一首诗。这首美丽的诗该当由老师构思,师生一起创作而成的。(第35页)

  15、          教师上课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睛老是盯着备课本和课本,是无能的浮现;眼睛老是看着天花板和窗户,是胆寒的浮现;眼睛老是看着某些学生某一角落,被忽视的人就会有冷落感,还会给个别不专心听讲、不守纪律的人以可乘之机。(第48页)

  16、          千万不要把手握钢笔、眼睛望着天花板或盯着功课本出神的学生都当做懒汉。(第73页)

  17、          教育有时很简单,只要从“心”开始,伸手就能成功。(安徽凤阳一中吴华兵老师之语)(第90页)

  18、          这种从“心”开始的热销商品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传递爱心的“身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感动和影响。(第91页)

  19、          面对抄袭的作文,      ,于老师说:“孩子们,这篇文章太美了,老师无法拒绝美,所以让我们一起专心来欣赏。在此之前,我们要感谢李树斌同学,谢谢他给我们推荐这么好的一篇文章。我相信,总有一天,李树斌也会写出同样美的文章来。我想,他不会让我失望的。”(后来李树斌成了作家)(第92页)

  20、          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成就一个人,无意中的一句话,也可能毁失落一个人。因此,我们当老师的,讲话要特别小心在意,尽量不能挫伤学生自尊心、自决心信念,多说赏识、激励、等待的话。老师能够对学生发脾气,甚至拍桌子。“拍桌子”只是告诉学生的只是发脾气的程度,而说的话,则是对他的评价,甚至“定性”,这将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心理暗示感化。(第93页)、

  21、          宁可让教育失败一次,也不要因体罚而造成更大的失败。这至咖败是无可挽回的。(第95页)

  22、          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的根本标志是童心未泯。我经常说“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就和学生相似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就容易理解孩子。教育需要理解,理解是爱的代名词。(第103页)

  23、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朱永新语)(第107页)

  24、          “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最终使自己站起来。”(成尚荣语)(第107页)

  25、          当一个人的书读得足够多的时候,便能承载一切。(第107页)

  26、          童年不能没有快乐,正如花儿不能没有阳光一样。少年儿童心中的快乐,往往就是一次野炊,一次爬山,一次旅游,一次垂钓,一次参观,一场演出,一次拔河,一次写字比赛或朗读比赛,甚至就是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扬,一个字得到的红圈儿。有快乐相伴的成长才是健康的。(第109页)

  27、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近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长发挥,取得极好的效果。

  幽默固然有赖于知识的丰富,思维的敏捷,口语的流畅,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浓浓的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

  幽默与冷漠无缘。

  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境。(第123页)

  28、“教学相长”。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第129页)

  29、“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儿童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这时的播种,才能使知识的幼苗茁壮成长。”(杜殿坤教授)(第138页)

  30、我崇尚“微笑教学”,认为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但我深深体会到,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中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仁慈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支柱。微笑不是其余,乃是老师的美德懿行、知识和能力的结晶。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和艰辛。(第141页)

  31、教学中,一开始不能请伶牙俐齿的学生回答问题,不能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朗读课文。(《一鸟进林,百鸟压声。》)(第144页)

  32、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人。(第145页)

  33、什么是教?不就是教学生学吗?什么是启发?不就是像给猜谜语的人提示一下“朝哪儿猜”那样,为学生提供一点线索,揭露出一点端倪,鼓励学生去发现吗?(第151页)

  34、在教学中,教师的“配合”,还体目下当今发自内心的动情的鼓励上。适时的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决心信念的支撑点,是加快思维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第151页)

  35、“这法儿那法儿,吃不透教材就没有法儿。”(著名特级教师李蒙涔)(第153页)

  36、把时间花在指导学生读书上,值得,哪怕是读八次。(第162页) 

  37、于老师的作文评语:

  “书痴文必工,艺痴技必良。”

  “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人皆可认为尧舜。”

  “富有诗书气自华。”

  “记忆力惊人,又虚心好学,将来必成大器。”

  “有智者,事竟成。夏天立志加把劲,秋天准有好收成。”(给学生夏至成的作文首页题词)

  “夫志,气之帅也。”

  “汪洋,努力地一桨一桨地划吧!终有一天会越过汪洋大海,达到胜利的彼岸!知识的海洋,是属于你的。”(给学生汪洋的作文首页题词)

  “你心胸宽广,是名副其实的汪洋。”

  “这句话作家也未必写得出来。”

  “这篇文章你是蘸着爱与感谢的泪写成的。”

  “字如其人,你的字和你的人一样俊美。”

  “潇洒飘逸,和人一样有灵气。”

  “字和你一样,美丽、不浮躁、也不呆板。”

  “我虽男子,自叹不如。”

  “看你写的字!肉多骨少,缺钙!”(面对学生的字写得不好,软绵绵的没有骨架的字的评语)

  “丁然丁然,堂堂男子汉,认真临帖,有骨何难?”

  翻开学生的作文薄,就是和学生交谈。学生的话写在纸上,这就是文章;老师的话写在一旁或最后,这就是眉批和总批。每次改作文都是喝学生交谈的一次很好的机会,所以,我经常借“题”发挥。(第167页)

  38、什么都能和作文联系起来。在园丁眼里,这花是他们的骄子;在诗人眼里,这花事春的使者;在我的眼里,这花是美的文章。(第169页)

  39、我很留心报刊上的漫画,疼别是儿童报刊上的漫画。很多漫画成了我的学生写作的材料。(第172页)

  40、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文章”。

  有人说我“执着”。什么“执着”?说白了,就是“职业病”!(第173页)

  41、示范就是指导。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要加一个“最”字——示范是最好的指导。示范,是教师主导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讲十遍“应该怎么做”,不如做一遍给孩子们看。

  植物的种子破土而出的时候,不也是“千篇一律”的吗?——每棵都是两个稚嫩的瓣儿。可长着长着,就不一样了,就千姿百态了。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古人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令人担心的倒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老师的示范是否合乎规矩。一年级起步的时候,什么都要规矩。朗读要规矩,说话要规矩,写字更要规矩。说老实话,教每个字我都不敢马虎,都是认认真真地揣摩,反反复复地临帖,直到写得像书上的范字为止。不然,怎么会称其为“范”?如果不是教一年级,我的说话,写字、写字基本功不会像今天这样扎实。教一年级的过程,对我来讲,是个重新认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如果朱校长不给我教一年级的机会,我将是个不合格或者说不完全的小学教师。反之,不教中高年级,也会是个不完全的小学教师。(第178页)

  42、童心不泯才能教好一年级。面貌能够表达出孩子们的天真、稚气、活泼、顽皮,是教好一年级的不可缺氨赡前提条件。要揣摩儿童心理。每次备课时我都这样想:假如是个六七岁的孩子……(第178页)

  43、“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人如物。”(第179页)

  44、“阅读课就是读书课,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张庆语,第180页)

  45、我建议每位家长为孩子们买或者做一个书架,给孩子买枚图章,上刻“某某藏书”。现代家庭中若少了书架,少了册本、报纸、杂志,就像人贫血,这样的肌体是不健全的。哪怕它装潢得富丽堂皇,也会因为没有书架而黯然失色。我对家长们说:“有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你做多大的书架,学生就会买多少书。”(第185页)

  46、教了几十年的语文,悟出了一个事理:教语文要有积累的意识,学语文好比攒钱;这个“钱”要天天攒,天天花,一直到老。(第188页)

  47、“点子”是“默“出来的。钻研教材要“默”,设计教法要“默”。没有其余办法,就是读呀,想呀。我有好多点子是坐在公共汽车上、躺在床上想出来的。灵感是长期的、不倦的思维所闪现的火花;灵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后天形成的。(第195页)

  48、“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语言学家倪海曙)(第201页)

  49、“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天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的教学的必然产物。它来之于取得成就的满足。”(美国学者鲁德语)(第202页)

  50、我评价作文因人而异,不横向比较。无论是谁,只要发挥了他的水平,超过了昨天,都给满分。(第202页)

  5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历来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写得不好,怎么办?暂时不打分就是了,等修改好了以后再给分,目的就是不让学生失去信心。(第203页)

  52、是柴禾,都可以点燃。是好柴禾,只要一把火就可以使其熊熊燃烧,且一发不可收。(第203页)

  53、“教得好”是基础,或者说是前提,是教材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好。这种“好”,好在它有丰富的底蕴和内涵,好在它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第210页)

  54、教学中,老师首先得“进情”。没有“情”的教学就像晒干了的丝瓜,无汁无味。(第215页)

  55、“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要有心,要专心。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第216页)

  56、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必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弊端。(1962年,《人民教育》发表了郭沫若关于写字的题词)(第221页)

  57、在达到理智岁数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卢梭语,第236页)

  58、讲解是分析,朗读诗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诗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徐世英先生对讲解和朗读的理解,第244页)

  59、朗读诗一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这是一篇大文章。(第244页)

  60、我常说的一句话是:“读不好是正常的,读得好是超长。”(第245页)

  61、“站起来,人人都会重要。请你坐下读吧!”(于老师面对读书胆子小的同学。第245页)

  62、任何理论都是实践的总结,而不是产生在实践之前。(第245页)

  63、要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方法之一:提醒学生留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方法之二:启发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第246页)

  64、我历来未感到作文无事可记,无人可写。原因简单得很,就是因为我有素材意识。我留心周围的一切,能随时随地为自己,为学生捕捉到可写的东西。素材意识来自责任感;素材意识来自对糊口的热爱;素材意识来自学习;素材意识来自我的动笔习惯。要想为小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写作素材,老师还得有一颗童心。有了一颗童心,才能理解学生,知道他们喜欢写什么,不喜欢写什么。(第283页)

  65、课堂上,我们的确不应该包办的太多,应该把“发现”教给学生。(第290页)

  66、引之自悟,则得之渐,故为身心之益;倾之速语,则得之轻,故为口耳之赘而旋忘之。(明代胡宪仲,第292页。意思是说,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就能逐渐获得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益,大量讲授而期望学生很快明白,获得的知识就肤浅、有限,因为师生口授耳听,反倒疲劳,很快就会忘记。)

  67、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两句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是帮助、是主导。老师的责任是唤起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现代教学论最看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第294页)

  68、“用教材教”,不但要传授教材中的知识,吸收课文中的规范的语言,培养语感能力,还有一个激发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的问题,一句话: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问题。(第314页)

  69、理论不能束之高阁;有作为的教学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第350页)

  70、老师,也是一本教科书。(第388页)

  71、阅读教学部能一问到底,该当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从事读、写的活动。(第423页)

  72、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手腕,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 第斯多惠。第458页)

  73、人生在世不过几十个春秋,转眼即逝,总不能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白走一遭。读小学时,想当画家;读中学时,想当作家;读师范时又想当教育家。目下当今看来,这些所谓的“家”,其实不过是个理想,或者说是个目标罢了。但是这个目标很重要。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奋斗,因而也才会有收获。虽然至今什么家也没当成,但收获颇丰,况且,只要一息尚存,还可以继续努力,收获肯定还会有。——这就死而无憾了。(第495页)

  74、说到底,淘宝特卖是自己培养自己,不要怨天尤人。我总是不断地耳提面命自己去做许多自讨苦吃、自己也不太情愿做的硒鼓事,如读书、写文章;如调到教研室还要求自己深进基层上课,带实验班,等等。双脚总得靠自己迈,双手总得靠自己抬,依靠外力是不能持久的,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第459页)

  75、我喜欢读书,而且读书时喜欢像自己,与自己的思想、工作“挂钩”。我总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去读书的。而且,我一旦认识到了,便会立即转化为行为。(第459页)

  76、不能真正的让我们的“教育”变成“叫育”。法国的卢梭说:“在达到理智岁数以前,孩子不能接受理念,而只能接受形象。”认为教育家说:“当孩子在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要求学生尊重别人,老师首先得尊重学生;要求学生彬彬有礼,老师首先得举止文化;要求学生乐于助人,老师首先得乐于助生;要求学生和书籍交同伙,老师首先得做到手不释卷,如此等等。在教育上,没有什么活生生的榜样力量更大,更令人信服的了。(第459页)

  77、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要求老师和孩子“相似”,而不是要求孩子和大人相似。“蹲下来”和学生相似,才能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爱学生。“因为爱的别名是理解。”(第460页)

  78、老师要有一颗童心。什么叫童心?童心就是孩子气。老师多一分孩子气,就和孩子相似一分,学生就越肯亲近你。(第460页)

  79、人生以琴为伴,以书画为伴,其乐无穷,意义深远。(第460页)

  80、悟性和灵性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读书中来,从思考中来,从艺术中来。我的悟性和灵性,至少有一半来自艺术。——如果说我有悟性和灵性的话。(第460页)

  81、没有孩子般的好奇,就不会有任何发展,就不会有什么爱好,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执着的追求。好奇心尽管不意味着成功,但他是一切成功的起点。(第460页)

  82、我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对它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是我教育灵感产生的源泉,也是我之所以能跟上时代步伐的原因所在。(第461页)

  8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必定的知识,没有好奇心,没有窥察的能力和习惯,不会思考,不会动手,就谈不上创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在学校里(包括大学),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处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这一点很重要)引导他们打下上述方面的基础。(第461页)

  84、老师要有情有义,无情无义连一篇课文都读不好,怎么去读学生这本书呢?书是有情的,学生更是有情的。(第461页)

  85、没有情感的教学,教学技巧再高明,也是苍白的。(第461页)

  86、“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心、责任心的外化,也是学识的体现。没有爱心和责任心,就不会有“严”,也只能叫“利害”;没有学识,就“严”不到处所去。(第461页)不只是读书(六十五):《毕加索的成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享受教学
【杏坛撷英】本立而道生 ——于永正老师的仁者高格与智者风范
访谈 | 杨再隋 刘俊祥:关于儿童自由倾吐和个性化表达的对话
输入标题追求着就是美丽的(窦桂梅)
【正道语文群】张瑞:让写作不再成为孩子们的沉重负担
小学生心目中的最佳男神居然是他?连我也想变成他的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