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新英:千年钟声遇知音


千年钟声遇知音

——听王崧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有感



 

早就知道王崧舟先生以及他的“诗意语文”,却一直无缘聆听,2019年元月十一日夙愿得偿,在长沙首届中国诗词教学大会上,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让我如沐春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诗意语文”在这节课体现得很充分:

 

诗意导课


由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的《涛声依旧》谈起——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让学生对无眠进行解释,找出它的近义词,孩子们纷纷发言,“失眠”、“不眠”、“难眠”、“愁眠”、“辗转反侧”......


由这几句诗引出了一个意象——“钟声”。然后沿着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拣起有关寒山寺的诗歌。


三百多年前,清代王士桢在《夜雨题寒山寺》中写道

          十年旧约江南梦

          独听寒山半夜钟

五百多年前,明代高启在《泊枫桥》中写道

          几度经过忆张继

          乌啼月落又钟声

八百多年前,宋代陆游在《宿枫桥》中写道

           七年不到枫桥寺

           客枕依然半夜钟

一千年前,唐代张继写出《枫桥夜泊》,由此,开始了对这首诗的诗意讲解。

 

诗意朗读



在孩子们朗读了几遍之后,王老师跟孩子们一起进行配乐朗诵,王老师的声音深沉、浑厚、有磁性,一时间,上千人的大厅回荡着王老师的声音,把所有与会者带到了千年前,似乎听到了寒山寺那悠长、厚重的钟声,甚至听出了钟声里的忧愁、孤独和沧桑。静静的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真是未有曲调先有情,通过朗诵这一环节就迅速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诗意解读


王老师自始至终都让孩子们既“入诗”又“出诗”,“入”是对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仔细琢磨,“月落”、“江枫”、“渔火”、“乌啼”、“钟声”,结合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在他们脑子中组合成具体形象,使诗的意思鲜活起来。


而“出”诗,则是王老师讲课的重点,对上面的意象都反复揣度,月落是什么样的景?夜半能看到江枫的样子和颜色吗?渔火又是怎样的渔火?听到乌啼和钟声诗人有一种什么样独特的感觉?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形成了自己对诗歌独一无二的解读,尤其是对“霜满天”的理解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问孩子们:“霜满天写错了吗?你怎么看?”结合下句“对愁眠”中“对”来理解,王老师给孩子们出示了“对”在词典中的四种解释,给了他们理解的把手,这样,孩子们就明白了,“霜满天”是虚写,意思是诗人很忧愁,他发现天地万物都配着他一起愁眠,接着,师生一起用诗的语言把整首诗的意境创设出来。

 

诗意对话


这是这节课的高潮,拿起黑板擦,问孩子们:“月落了还能看见吗?”孩子们:“不能”,(擦掉了“月落”),“夜半了,渔人该休息了,渔火还能看见吗?”,“不能”,(擦掉了“渔火”),“江枫还能看见吗?”“不能”,(擦掉了“江枫”),“夜半了,乌鸦也该睡了。”擦掉了“乌啼”,此时黑板上只剩下“钟声”二字,王老师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愁绪和无限的惆怅:“万物都隐去了,只有钟声在陪伴着诗人,当——,当——,当——,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

请同学们续写出钟声想说的话。”孩子们大胆想象,答案精彩纷呈,听课的专家与老师们掌声不断。

   

 

诗意拓展

 

王老师不仅在上课,还是进行文化熏陶。这节课的结尾就是这样再次照应开头,以张继为起点,沿时间的长河顺流而下,

三百多年过去了,陆游在听寒山寺的钟声,

八百多年过去了,高启也在听寒山寺的钟声,

一千年过去了,王士桢还在听寒山寺的钟声,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陈小奇依然在听寒山寺的钟声......

这就是钟声文化,是民族心灵的记忆。

这就是经典!  文化!


课戛然而止,却让人久久沉浸在王老师营造的文化氛围中。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2018年4月10日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赏析
《枫桥夜泊》
张继《枫桥夜泊》
浅析《枫桥夜泊》中的意境美
《枫桥夜泊》课堂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