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五次北伐耗尽蜀国国力!他为何不据险固守,以逸待敌?

​提起中国古代的著名军事人物,有一位可谓是妇孺皆知。在中国的民间诸葛亮被认为是忠义和智慧的化身。提起他似乎就是神机妙算四字的代表。但是对于这位忠义且神机妙算的人,却一直有一些非议。当今许多人认为诸葛亮五次北伐,其实耗尽了蜀国的国力,认为蜀国不如休养生息发展国力,诸葛亮的举动是穷兵黩武。我们有必要好好的探讨探讨诸葛亮之所以五次北伐的原因。

诸葛亮可以用很多词汇来形容,但是愚蠢绝对不包括在其中,穷兵黩武,也决不是他的写照,事实上。诸葛亮不顾蜀国国力贫弱地小寡民的情况还要竭力北伐自有他的原因。无论是从道义上还是从军事实际上,蜀汉都不得不北伐。从道义上讲,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就已经说得很明确,为了完成刘备的遗志,他必须倾心竭力北伐。何况蜀汉的旗帜一直都是光复汉室,克复中原,为了这种目标蜀汉,决不能偏安一隅。这也就是他们所说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按照诸葛亮的说法,一日不克复中原,他一日就不能安心。

展开剩余67%

当然道义问题一直以来只是次要问题,真正的原因还得从实际角度说。从实际的军事角度看,蜀汉确实是不北伐就必定灭亡。古人说过,战乱之时,西蜀犹如天堂,但是太平之时,西蜀就是一个死牢狱。之所以这么说,是蜀汉与外界的交通极为不便,上千里的山川道路,在古代几乎是难以逾越的天险。而蜀汉地狭人少,如果是太平时期,外面的广阔中原就可以休养生息,发展国力。广阔的中原所能够积攒起来的力量是狭小的西蜀所无法媲美的。

从当年的历史看,蜀汉的人口资源只不过是曹魏的1/10。而在诸葛亮北伐时期,蜀汉的兵力规模一度达到了18万,这其中除去各地必须的守备之外,还能够拿出大约八万人来进行北伐。而曹魏当时的机动兵力只有20余万,虽说仍然差距悬殊,但这已经是蜀汉对曹魏最好的情况了。此外蜀汉人口仅有90万,而曹魏的人口高达425万,下一代人军队的数量比例会更加悬殊。魏国的兵力仍然丰盈,而蜀国则会越来越缺少军队,久拖不决,有利的是曹魏一方,而不是蜀汉。这一点可以从多年之后曹魏伐吴时看出,在灭吴的战斗中,仅仅是曹魏的一线兵力就达到20多万,几乎抵消了东吴的全国兵力。所以说诸葛亮北伐是迫不得已,如果不迅速北伐,强求一线战机的话,未来的情况会越来越不利于蜀汉,蜀汉偏安一隅则必定覆灭。

最后诸葛亮进行北伐,也并非是鲁莽的,更不是穷兵黩武。事实上,在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第一次北伐是西蜀最为兵精粮足的时候是难得的战机,接下来的北伐,要么是看曹魏的重要守将出现变动,要么则是为了配合东吴的袭击,都是抓住战机才出手。至于说诸葛亮穷兵黩武,这也是进行军事行动难免会造成的影响。况且诸葛亮的北伐,并没有对蜀军的实力造成太大影响,五次北伐中,除了在街亭一战蜀军有较大损失之外,西蜀的军队其实没有太大的伤亡,要说最大的损失,其实还是诸葛亮本人的逝去。

因此,总的来说,诸葛亮在世之时竭力北伐是正确的,也是无奈的唯一选择。进攻胜算太小,而且劳民伤财。但是偏安一隅则是必定灭亡,孔明只有尽力而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街亭之战简介
孔明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绝非匡扶汉室,魏延的死已经说明问题
诸葛亮为何不能一统三国?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直指关键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惨败, 失去11员大将, 蜀汉军队从此一蹶不振
三国中被罗贯中吹出来的四大人物
UC头条:诸葛亮为何非要打魏国, 而不是打实力较弱的吴国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