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语文 | 文化常识:古代的评书叫“说话”



作者| 赵国



1
文化简介

评书,又名讲书、评话等,是我国存在一千多年的一种说书艺术,它的表演形式和其他曲艺截然不同,评书仅仅一个人就可以撑起整个舞台。通常是一个表演者坐在桌子的后面 ,手中拿着折扇和醒木等辅助性道具进行表演,与此同时,评书人的服饰是很讲究的,一般评书人都会穿着传统的长衫。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评书人的衣着渐渐地也不再固定,甚至有些人会站立表演,而也正是这独一无二的表演艺术,成为了一门广受欢迎的传统曲艺,吸引了大批的粉丝。


评书的节奏是很干净利落的,内容上,或者讲授有趣的历史,或者评说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精彩绝伦。在我国悠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评书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甚至近现代的老舍、赵树理等一批著名的大文豪,都从中汲取营养。但是,你知道吗?其实评书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是经历了一次次华丽的变身,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2
精彩故事

根据出土的文物“说书俑”,我们可以推理出,我国评书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晋朝,但是评书却是在唐代得到发展,在宋元时期才开始兴盛的。


在繁盛的唐代,就已经有了说唱的艺术形式,但是它还仅仅是个雏形,当然,此说唱可不是我们现在流行的rap说唱,它是指“说故事”。唐代的时候,佛教事业是十分兴盛的,就出现了“俗讲”和“变文”,“俗讲”是相对于僧讲而言的,僧讲是讲给出家弟子听的,那我们举一反三就能发现“俗讲”是讲给普通的信徒和广大百姓听的。渐渐地,“说唱”在民间越来越流行,越来越被关注,一些达官贵人不惜钱财,会专门邀请一些说唱艺人到自己的家里“讲故事”。


可不要小看这些“说唱文学”,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为唐传奇的作者们提供了写作素材,比如一些文人把六朝时期的故事和“六朝怪志”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伟大的文学作品。


到了宋代,“说唱艺术”才开始真正大展拳脚。宋代的城市经济特别繁荣,供大家休闲、娱乐的表演场所林立,全民娱乐的观念深入人心,而此时的“说唱”已经改名为“说话”。“说话”艺术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分为四大家,分别是: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因为分工越来越详尽,每一类内容也截然不同。“小说”当然以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自然会提及佛经以及和佛经相关的人物;“讲史”会提及战争故事;“合生”则是一种即兴的表演。


我们所熟知的中国评书“四大家将”,其中有三家就出自宋朝,分别是《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将》,可见宋代说书艺术的博大精深。




3
“我”的解读

提到“评书”,我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人就是单田芳老师,可以说单田芳老师是我们一部分人的童年记忆和视听习惯,在那个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单田芳老师独特的嗓音和风格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发现,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单田芳老师独特的表演技艺,更多是“评书”这独一无二的曲艺形式。评书文化是我国艺术宝库里的瑰宝,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即使是在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紧张的今天,评书艺术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地去探索、去了解中华民族中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


温馨提示:推荐5年级的同学们仔细学习这个故事哟!


来源 | 文中录音、文字内容为我们的原创作品,请尊重劳动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灿风雷烁古今
作文摘抄本|提高写作的作文素材-单田芳
曲艺是垃圾文化
单田芳在辽河剧场演出,遇到同行的“砸挂”,他用这招巧妙破解
单田芳趣说人生
【散文界】纯蓝墨水:余音缭绕单田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