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会一门语言你要知道的5项核心原则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6个月学会任何一门外语》一书中提到的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的5项核心原则。而我也惊喜地发现,自己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的一些场景跟书中提到的一些点是契合的。

在看过这本书之后,我对于语言学习的理解似乎也更加深刻了。

本书首先从我们自己的母语学习过程中揭示了一个规律:每一个人在出生后,大脑都有自然“获取”语言的本能。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除了会说普通话,应该还会说自己的家乡话。我们能够很轻松地在两种语言中切换自如。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从小在怀化一个镇里长大,学会了当地话,而我自己家又说的是另一个地方的方言,再加上学校教的普通话。我在初中毕业之前其实就已经可以熟练运用这三种语言了!并且到现在都没有忘记。

但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呢?客观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没有一个说英语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去学习这门语言

本书的作者龙飞虎先生提出了学习一门外语要掌握的5个核心原则: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从与你有密切关联的外语内容学起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应该都有类似的经历:在跟朋友聊天时,如果他讲的内容十分无趣,出于礼貌和尊重,我们会微笑着点头表示正在倾听,实际上我们的耳朵已经“闭”上了。那是因为当你听到的信息跟你个人没有重要关联,你就会自然地觉得没有重要意义,从而不给予注意力。

龙飞虎先生在书里提到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观点:假如你发现学外语跟你个人生活或者兴趣一点关系都没有,应该怎么办?我的建议很简单。暂时“别学了”

我们在学习时,可以多选择和自己兴趣、动力有关的内容。比如你对唱歌感兴趣,可以从英语歌入手;如果你是个电影爱好者,可以通过观看英文电影来熟悉英文的节奏和韵律。

2. 把外语当成沟通工具 

书中提到的重要观点是:先“用”后学,先功能后形式。

我们可以联想一开始举的那个方言的例子。我们在学方言的时候先去上方言课,解读方言语法,做方言题吗?当然不会,这些问题听起来似乎有一点可笑,甚至有一点傻。

我想,学校开设英语课程的初衷也是如此:教我们英语,不是让我们去跟人比赛谁做题更快,而是给我们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

从大的方面来看,我们掌握了这一交流工具,可以更好地学习外国的先进知识,也能够更好地向国外输出我们的文化。

从小的方面来看,学会一门外语,也给我们的未来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不是吗?

3. 创造“可理解输入”环境 

经常上网的人应该会接触到很多网络用语,比如说“白莲花”这个词语,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个词可能是在电视剧的评论下或者弹幕里,有人说这个人是“圣母白莲花”,我们把“圣母白莲花”和电视角色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大概能知道“圣母白莲花”就是那种表面上纯洁无害,背地却各种心机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刻意地去学习“白莲花”这个网络用语的概念,而是在理解意思之后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它的用法。

这就是一个“可理解输入”环境,我们的母语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习得的。 

我在上初中时,学过一段时间的疯狂英语,当时教我的那个老师叫Timmy。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饭,有个菜口味偏辣,他在尝了一口之后,十分夸张地伸出舌头,一边用手在旁边扇风,一边大喊“spicy!”我的耳朵听到了spicy的声音,再把这个声音和他的动作联系在一起,于是自然地记住了这个单词的意思。

这也是一个“可理解输入”环境。 

“可理解输入”说白了,就是用我们的“本能”去学习语言。

有时候家长会惊讶于自己的宝宝怎么突然就学会一个新词了,其实他并非刻意学习,而是在“可理解输入”的环境中,自然地“获取”了知识。

这就是我们单独背单词忘得快,把单词放到课文语境中记得更牢的原因。而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在刚接触英语的时候听说能力是很弱的,所以吸收的过程远不像汉语那样快速、流畅。

4. 以生理训练为主 

这部分主要包括两项能力的训练—— “听”和“说”。 

“听”的部分,我们要知道“听觉过滤”这个概念: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不熟悉地语言音节,以至于我们在听不熟悉地语言时,就会感到声音很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听什么。

很多学生能够写出很好的英语文章,却听不懂外国人说英语。就是因为英语听力神经没有得到足够锻炼。 

因此,如果要把外语掌握好,一定要解决听力问题。我们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锻炼“外语听力神经”。 

“说”的部分,主要是指发音训练

汉语和英语的发声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所用到的肌肉模块也有所不同。学过音标的同学们应该知道,英语中很多音我们的拼音里没有,这让我们一开始学习的时候觉得很“别扭”。 

比如我在练习咬舌音/θ/的时候,总会因为用力过猛把口水喷出来,又或是因为咬得太紧导致声音出不来。在经过大量模仿标准发音的练习之后,我已经能够很轻松地发出这个音。

这是因为当我们的肌肉习惯了外语发声位置时,就能做到像汉语一样自然。

总结一下就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

5. 掌握好心理状态

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用正面的心态学习,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渴望。

书里提到的一种心态我自己就经历过:希望自己学了几个月以后,不管是什么外语自己都应该全能听懂。在开口说话的时候,要求自己一点错误也不能有。   

简而言之就是害怕犯错。有很多人因为担心出错而不敢说英语,害怕丢脸。如果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的能力可能会停滞不前。

我们对自己的汉语尚且不会要求100%精准输出,为什么一到英语就不行了呢?

所以说,目标可以高,但时间和预期一定要合理。 


寥寥2000字,并不足以展示本书所有的精彩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更加详细充分的解答。

下周我会继续分享书中论述的“快速学会外语的7个关键行为”,期待自己新的感悟!

2018.12.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浩 |“学用一体”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若干问题
孩子,真的需要过早地学习英语吗?:读《别说你懂“英语启蒙”》
英语学习的核心原则,你真的懂吗?
63岁会十门外语的人,告诉你如何学好语言的七个原则!
从英语最差到掌握11国语言,她是怎么学好外语的?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