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样拍出虚化的背景

很多人都喜欢拍出模糊的背景,甚至现在很多的手机都是以背景模糊的「人像模式」来作为卖点进行宣传。

为什么背景会模糊,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背景没有对上焦。

我们的相机,由于很多光学因素的制约,景深是有限制的,只能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是能够拍到清晰的成像的,远离这个范围,不管是靠近相机还是远离相机,场景就会逐渐变得模糊。

对上焦的部位被称为景深区域,景深区域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以你(相机)为中心,三百六十度围绕你的两个球面之间的区域。

我们假设你目前的对焦距离和光圈的景深范围在 2 米到 5 米处,那么以你(相机)为中心,无论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的 2 米到 5 米处的区域你都可以拍出清晰可见的图像,而小于 2 米或者大于 5 米的区域就落到景深区域之外,就显然被模糊了。

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

在上面这张图中,中间的蝴蝶处在景深范围,所以能够拍出清晰的画面,而前后两只蝴蝶都远离景深范围,所以都被模糊了。

可是在实际拍摄中,我们为什么要让背景虚化呢?

Photo by Steve Halama on Unsplash

首先当然是为了强调我们的主体,当我们想要突出主体在画面之中的存在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背景虚化,从而达到背景和主体和背景分离的效果。也就是为什么在拍摄人像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让背景模糊掉,因为很多时候背景的确是真的很容易干扰到主体,让观看者的视线被背景中的内容所带偏。

另外,有的时候为了拍出抽象的或者有创意的照片,比方说拍摄城市灯光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失焦的方式拍出光斑,让画面变得更加有趣。

其实手机里的「人像模式」所创建的模糊背景并不是真正的光学意义上的虚化,它是双镜头(广角拍人,长焦拍景)共同作用以及手机内置软件后期处理的结果。由于传感器和镜头的限制,手机所谓的虚化所产生的效果永远不如好的镜头的光圈叶片所产生的虚化效果好看。

Photo by Daniel Apodaca on Unsplash

在传统意义上的光学虚化上,我们只需要注意三个关键:

让相机的变焦镜头升至最长的焦距;

尽可能的靠近我们的拍摄主体;

让我们的拍摄主体尽可能的远离背景。

这里没有说光圈,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拍照设备都能够调整光圈,当然想要拍出最浅的景深,最好是将光圈开大,但是仅仅是大光圈还是不够的,不然你的镜头太广,或者你离你拍摄的主体太远,或者你拍摄的主体距离背景太近,都不能让背景模糊掉。

下面一张图可以很清楚的表达景深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如上图所示,主体距离相机越近,拍出模糊背景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主体距离背景越远,则背景被模糊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背景距离景深区域越来越远了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用单反拍出“景深”?
微距摄影为什么建议使用小光圈?
摄影:4招搞定背景虚化,让拍摄主体更加突出
微距模式“近距离”拍摄人像
景深与光圈、焦距、对焦距离的关系
【玩好中长焦镜头】 ——没有大光圈镜头同样可以虚化背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