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说年味淡了,这些年俗却在抖音上获赞百万

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传统意义上,过了元宵,这个年算是过完了。

今年春节,不少朋友感慨年味淡了,可其实,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量独具魅力的年俗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各色各样的年俗,正通过抖音被记录下来,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了解。

1.打酱油


“不打酱油不过年,打了酱油过大年。”

你可能想不到,在江苏镇江,打酱油,是每年过年必不可少的年俗活动。

每年春节前夕,镇江都会上演万人打酱油的盛况,人们拎着大瓶小桶排着几百米长长的队伍打酱油。

今年当地政府为此准备了300吨新鲜酿制的酱油。当地一位大爷说,以前没退休前都是大哥来排队打酱油,给兄弟姐妹们分,现在大哥年纪大了,就轮到我来打。

评论区里,有网友感慨:活了这么大,第一次知道,打酱油在别的地方居然是一种年俗。

这酱油,打的是年味,也是情怀。

2.掷彩门


过年,全国各地都要放鞭炮,点烟花,但在广州从化,春节的烟花别有趣味。

从明清开始,每年正月元宵前后,从化各处乡村皆举行“掷彩门”活动。

装满各式烟花和炮竹的花篮,用细铁条绕扎而成,作为彩门,悬挂在祠堂门前十余米高的铁杆上。村子里一个个年轻小伙燃烧鞭炮,扔向高空的彩门,如果鞭炮点亮彩门里的烟花,就会使其燃放转动,点钟彩门的人则会得到奖励。

“彩门”寓意彩数、好彩,即好运气、吉祥之兆。

3.打麻糍


打麻糍,是浙江、江西一带,很多农村家庭每年春节的保留项目。

麻糍有着悠久的历史,因香糯粘滑、口感独特而颇受众人喜爱。糯米蒸熟后,经杵捣舂捶加工而成的形状各异的熟食品,便是麻糍。

打麻糍是个技术活,讲究快、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黏糊糊的有韧性。常常三五家合起来共同完成,兄弟多的人家,也有单家独个完成的。

评论里网友说:隔着屏幕,都可以闻到家的味道。

4.吃刨汤


'吃刨汤',是我国西南部等省地区农村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习俗。

所谓“吃刨汤”就是农村在快要过年的时候,家里杀年猪,请上亲朋好友,把猪的新鲜肉和内脏等煮一大锅,配其它菜,大家一起吃喝。

哪家要吃“刨汤”,那天这户农民家中就会十分热闹, 边吃边谈,既联络友情,又互通信息,还筹划来年发展,所以这种“吃刨汤”文化,能沿袭至今。

5.铁芯子


铁芯子是甘肃皋兰县流传很广的一种地方民俗文艺活动,是古老社火中一门独特技艺,以险、妙取胜。在清朝时期由华北地区来凉州经商的人传入。

铁芯子设计奇巧惊险,选五六岁的儿童装扮成某一故事中的人物,分两层或三层固定在铁支架上,铁支架不外露,而是隐藏在戏装下面,相互连接在一起,支架根端固定在一个平台上。

表演时数十名青壮年将桌抬起,锣鼓在前开道,前呼后拥游行街市,热闹非凡。

6.东北大秧歌


扭秧歌是北方耳熟能详的代表性舞蹈。在东北,大秧歌更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活动。

早在康熙年间,东北就已经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在东北地区,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

元宵节当天,东北大秧歌的鼓乐声会从早晨响到晚上,城里的大街小巷、社区广场都会有秧歌队伍不时出现。在基层乡镇,秧歌汇演、秧歌大赛、秧歌晚会等活动,则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7.英歌舞


在南方,年俗舞蹈有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

广东普宁市流行一种叫做英歌的舞蹈,全市大部分乡村都有英歌队。

英歌舞描写的是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由一群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来跳,村民认为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歪风邪气驱赶净尽,以正压邪,确保平安。

表演队伍人数少则24人、36人,多则72人,最多可达108人,表演者拿一根“英歌槌”,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阵阵吆喝声、锣鼓声、棒槌声,舞者勇猛,舞出威武豪迈的气势。

英歌舞已经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抖音上,不少网友说,这么好的文化,应该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的传承,需要参与,更需要被记录传播。

8.捞鱼生


春节,是全球华人共同的节日,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用抖音记录自己独特的年俗。

捞鱼生,是南洋一带的传统年俗,尤其流行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是当地华人独特的庆祝新年的方式。

捞鱼生多在正月初七,七彩缤纷的鱼生有七彩灿烂的好寓意,而“七彩鱼生”这个名称,又有“风生水起”及“越捞越旺”的寓意。

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这个春节,抖音记录下缤纷多彩的年俗

这些散发着独特魅力的习俗

不再被局限于一城一地

南方人为大秧歌点赞

北方朋友则惊叹掷彩门的精巧

东西南北,五湖四海

春节里,那些散落各地的传统年俗

通过抖音相互看见

记录本身是一种力量

只要美好生活能被记录

年味就不会淡,不会断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会随着我们的记录

源远流长

发扬光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脂春节印象系列之石小岗镜头下的米脂秧歌
原创大秧歌《欢庆秧歌》
【每天老照片】-1万-1088- 老照片 1949年开国大典 天安门广场上扭起了大秧歌
彩色老照片 1949年开国大典 天安门广场上扭起了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大全踩高跷地秧歌东北秧歌舞蹈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