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门,你为什么痛?

对于南京人来说,中华门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应天大街高架,中华门曾经叱咤风云,把握着南京的交通命脉。

在位置上,它明明就在南京的中心地带,见证老城南的岁月更迭。但很明显如今的中华门已经不再耀眼,它像雾像雨又像风,永远不真实地飘在秦淮河畔。

夹在雨花与河西中间的中华门,数十年来,即使外部的变化翻天覆地,它却始终如一。在风云变幻的南京城里,它的不变,是特别的,也成为了这儿的痛。

站在中华门地铁站的露天站台上,往东看是历史感厚重的秦淮,往西看是现代感十足的河西,此时耳边火车的鸣笛声压过了地铁站里的BGM,脚下的宁芜铁路生生把中华门割成了两半。

在中华门,有很多人是依靠着铁路而生活的。即使中华门火车站已经成为历史,铁道边上的一小片棚户区依然屹立不倒。

铁路、新楼房夹缝中残存着几户矮矮的平房,铁路新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和不远处门西的老房子一样,铁路新村的房子老旧、昏暗、蜘蛛网一般的电线布满了天空,看上去十分危险。

但和门西不同的是,铁道边的房子没有灵魂,徒留一身衰败。

说实话,夹在大马路和铁轨中间过生活,并不舒适,每隔一阵隆隆驶过的火车站在屋里都能感到一阵晃动。

也没有干净的阳台可以晒衣服,他们把被褥、床单晒在车来车往的马路边。

由于家家户户都紧挨在一起,太阳稍微斜过去一点,家里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一点光亮都没有。

沉闷,黯淡,中华门唯一有活力的地方,可能只存在于街边的面馆、炒饭店和肉夹馍店,别的老城南人是生活,中华门的人只是为了活着。

这是住在中华门的人的痛。

在中华门火车站还存在的那些年,中华门无疑是南京最热闹的地方。

每天清晨,绿皮火车从各个城市开来,带着一车人的欣喜在中华门缓缓进站。当一波人从出站口涌出的时候,火车站门口此起彼伏的“马鞍山马鞍山,差一位,上车就走”热闹非凡。

如今,快80岁的中华门火车站早已不再履行它客运的使命,这座朴素的小车站只剩寂寥。

售票厅外的广场变成了停车场,出站口的大门紧紧关闭。

透过斑驳的铁门朝里看,月台还在,铁轨还在,指示标也在,人却都不在了。

如今中华门这一段的宁芜铁路,主要作用是承载货运功能,曾经的候车室、售票大厅如今都变成了物流集中地。

没有人在乎这里曾经有多繁华,只是偶尔有老南京人闲来无事还会聊聊这里的过往。

这是曾经辉煌的中华门火车站的痛。

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曾是中华门引以为傲的左膀右臂,然而如今还算活跃的,只剩下地铁站了。

地铁1号线呼啸而过,卷起风,停在中华门地铁站的露天站台上,中华门的一切,是静止的。

以中华门地铁站为圆心,越往外,小区越新、越豪华。距离中华门地铁站最近的新小区,光走路都得20分钟以上,电瓶车成了不少人坐地铁前必须要搭的交通工具。

挤得满满当当的电瓶车,却把盲道留了出来,方便人行走,这是这里人的规则。

地铁站出站口拉客的黑车司机依然日复一日的吆喝着“马鞍山,马鞍山”,只不过生意冷清,吆喝声显得有些无力。在15.5票价,车程18分钟的今天,已经不会有人再跟人拼车回马鞍山了。所以全城禁止的短途马自达,在中华门还是有生意的。

曾经是宁漂一族聚集的中华门,如今已经被南站、南京站抢走了风头,不过依然有人在这里寻梦。

沿着应天大街一字排开的小门面房,大多是为了来南京寻梦的外地人而服务的。小卖铺、小饭店,几分钟,十几块钱就能吃上一顿热乎饭,让人得到暂时的依靠。

当然,地铁站外也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绝顶美味。它们分别是南京最好吃的肉夹馍、干挑和砂锅。

贺记、江南春管着午饭,黑皮砂锅管着晚饭和宵夜。排队,自然是不可避免的饭前仪式。

中华门就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再忙碌到了这儿都变成了偷闲。挨着马路吃一顿午饭,环境虽然不是很好,但看着应天大街上川流不息的私家车,心里居然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更别说满眼都是晒在高架底下的被子了,要知道再往前看看,就是更具现代感的虹悦城了,如此强烈的对比,带来了一股时空扭曲的错觉。

时至中午,中华门地铁站依然忙碌。来来往往的人在这里进站、出站、换公交、骑电瓶车。

他们随着车上了高架,他们可能要去河西,可能要去1865创意园,也可能要去大报恩寺。但唯一确定的是,他们不再愿意为了中华门而多停留一刻。

这是从不停歇的中华门地铁站的痛。

你以为的中华门只是地铁站和火车站而已?不。

其实真正的中华门在饮马桥,在雨花路,在大报恩寺,在明城墙,在中华门瓮城,在老门西,也在老门东。

穿过雨花路长长的梧桐大道,岁月的沧桑厚重感迎面而来。大报恩寺在右手边,每天游客如云。

左手边却是一片荒地,一栋还未拆除的老宅子伫立在那,显得孤独又可怜。

长干桥跨过秦淮河,连着中华门瓮城,虽然已经春天了,但秦淮灯会残存的花灯还摆在城墙上,给灰暗的城墙增色不少。

正前方,有人从城墙下走过,也有人走进瓮城,中华门就这么敞开着,不为所动。

历史,才是中华门的心。

大部分人看到秦淮河、大报恩寺和门东门西,并不能把它们与中华门扯上关系。

不过还好中华门也在努力缓解这种“痛”。应天大街和秦淮河中间夹着的这个角落,还是会保留中华门的“心”,历史街区会有的,绿地公园会有的,游船码头也会有的。那时的中华门,不再被隔绝开来。

或许三五年之后,或许更快,连着门西的这一块会像老门东一样成功变身,甚至更精彩,只要你愿意给它时间,再等等它。

·END·

作者:小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的这座火车站是著名的近现代铁路历史建筑——中华门火车站
马鞍山8个轻轨站点公布!直通南京主城!
消失的南京旧景
江苏、安徽两省规划建设新城际铁路,将推动马鞍山全面对接长三角
宁芜铁路
宁安城际铁路最快明年底通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