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螺钿漆器”的守艺人,用心传古韵,用漆艺续华章

生命因传承而精彩,在“时代记忆·非遗地图”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时代匠人们用自己独特的技艺展示着非遗文化的魅力,践行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本期非遗传承匠人:马静,为“时代记忆·非遗地图”平台合作匠人——

马静,女,1982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稷山螺钿漆器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传承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漆艺协会委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在我国繁花似锦的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种称为螺钿的漆工艺品,它造型工致精美,色彩华丽多变,工艺技巧独树一帜。螺钿漆器作为漆器中最高级的品种,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和推崇。

螺片和漆,一个闪亮如星,一个漆黑似夜,这两种元素的结合与搭配,像极了璀璨的夜空,也像极了美丽的眼睛。

螺钿漆器是中国传统漆器品种之一,用经过研磨、裁切的贝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

薄螺钿漆器约创始于北宋,所谓薄螺钿是通过精心选用夜光螺等优质贝壳,将其剥离、裁切成纤细的点、线、片,然后一点一点地嵌贴于漆器底地上,有时还间以金、银的条、片、屑等,再经髹饰、推光而成,作品五光十色,灿若虹霞,精致纤巧。

“稷山嵌螺钿漆器是中国传统漆器的一种,其制作技艺源于唐代嵌螺钿制作工艺。它在用料方面颇为讲究,使用天然大漆、螺钿(软、硬)、贵金属和木、纸等为原料,而且在制作工艺上细致复杂,经过选型、手工纸胎、设计图案、多次髹漆、螺钿镶嵌、油面推光等数十道繁杂工序方可完成。”马静这样说道。

马静自幼从事螺钿漆器制作至今约20年,师从其母亲李爱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能够熟练掌握螺钿漆器的制作步骤,她有着自己独到的技艺,对螺钿镶嵌中花鸟、走兽等刻画,力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已经无法揣测先前的工匠们,是如何想到要将螺壳贝片嵌入漆器中,或许是漆本身幽深却单调的色泽,令匠人们令人情不自禁地,但是马静却想在它身上做出更为华丽的装饰。

她在打磨时只能用手工,必须根据干湿度、温度、漆的厚度等因素反复打磨,还得用手工一遍一遍地在产品上推磨,进行油面抛光。整个制作过程几乎全靠手工完成,可谓千锤百炼,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才完成。

为了使该技艺能成为活态非遗,继续完整地保留,她跑前跑后联系县教育局,在稷山职业中学成立“螺钿漆器制作”班,专门对能够从事螺钿漆器制作的娃娃抓起,令孩子们了解螺钿漆器的发展历史及制作过程,先后培养了数十名学生从事螺钿漆器制作,直接解决了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她还成立了“马静工作室”,专门作为螺钿漆器的创新创作,由她工作室创作的各类茶具及香具非常畅销,不仅保障了螺钿漆器的后续人才,也为稷山螺钿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的作品曾先后多次获国家级“百花杯”和“金凤凰”等手工艺大奖,并于2014年参加山西省“唐都杯”漆器技能大赛获二等奖,被山西省政府授予“三晋技术能手称号”、“山西省五一巾帼标兵”、“三晋英才”称号、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东工匠”等荣誉称号。

在2011年《大漆嵌螺钿怪兽尊》在第46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获“2011金凤凰奖铜奖”;2014年《龙凤大捧盒》在2014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2014年《冰裂梅纹捧盒》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工艺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东阳)获2014百花杯金奖;2016年《百子图铜胎大碗》在第51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2016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2016年《铜胎百子图漆器大碗》在第12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2017年《漆器银胎锦地小碗》在在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2017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

马静,正在以一种创新的方式来展现稷山螺钿漆器髤饰技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要把这种“活态传承”的作品真正地发扬光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螺钿漆器
螺钿漆器传古韵 稷山漆艺续华章
寻找山西老手艺(22):色彩斑斓的三晋之光——黄琦老师谈漆艺
关于将“蛋壳镶嵌漆书”列为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和技艺的申请书
[匠人图志]金漆镶嵌传承人万紫: 宫廷造办传统技艺有“门道”
现代工艺篇 . 彩绘镶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