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游拍照,怎样搭配衣服比较好?

自打初中二年级过生日那天接过老爸送的华夏821,似乎就绕不开摄影这个圈子。每时每刻,不论拍还是不拍,带着相机总是我的一件乐事。今天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旅行途中带着相机的感悟。

旅行前的功课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异域国度。携程上各位前辈的攻略给了我很好的参考。


我的休假计划既非无脑的跟团游,也与别人精致的旅行作业有所区别。因为我最喜欢的就是误打误撞。您一定听出来了,我更喜欢人文色彩浓郁的旅行。

租好车、预定好住宿,就OK了。剩下的一切随缘。

玩摄影玩了这么多年,而且又非常喜爱玩器材。所以我对于器材的投入是不计成本的。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买点相机不违法吧。

器材准备

我说到这个小小的中号摄影包里面居然可以装2机5镜。如果携带单反机或者那些大型化的微单,根本没这可能。但是带奥林巴斯就可以。


好不容易出去一次,我还是选择带齐基本的器材。

这次带了奥林巴斯E-M1MKII、E-M5MKII、25mmF1.2、60mm微距、100-400mm、7-14mmF2.8、17mm饼干头。


所以说我的镜头焦距覆盖了等效全幅机14mm-800mm的视角。


如果是一般的摄影爱好者不需要象我带这么多。带上2只镜头就足够了。谁让我喜欢拍照、喜欢玩相机呢。


我用手机拍摄,给大家汇报一下,这是如何做到的。

从上面看下去,大家可以看到从左到右装了松下DG100-400mm、奥林巴斯60mmF2.8微距、奥林巴斯E-M5 MKII加50mm F1.2镜头。内胆前的内侧袋装满了附件、移动硬盘。

取出E-M5MKII以后,其实下面还有一块活动隔板。这块隔板是我临时调整的一种安排。

隔板下面就是第二套配置,奥林巴斯E-M1 MKII相机和17mm饼干镜头的组合。

同理,60mm微距镜头下面也是一个活动翻板(这个翻板只有单侧有搭扣),下面躲着7-14mm F2.8超广角镜头。


所以,2机5镜,完全可以妥妥地装入Citylogic。只有M43系统有这个可能。

大家看到了,我也带了三脚架。三脚架是最基本的国产型号,4节反折的那种。正好利用Citylogic的雨伞绑带来捆绑三脚架。


除了摄影装备,电脑、移动硬盘、移动电源、国外手机卡、护照、国际驾照当然都要一一带好。


额外的装备里甚至包括了ESS变色太阳镜和战术手套。还有能量棒。

以前外出拍照,我更像其他同学一样,忙乎着拍照而忘记了一切。10多年前,我开始慢慢转变了。我觉得拍照过分占用了我人生的时间。其实除了拍照还有享受、学习、体验的乐趣。有的时候放下相机,在宾馆里泡一下、在小街道上踱步一下,都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包括学习。旅行过程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我也不忘记记录一下外国同行的好经验。


看了很多国内大师们的风光摄影教学。其实我们是学不来的,因为即时有同样的参数照着做也无济于事。我们不可能站在同样的机位、等候这同样的光线。时间、机会都耗不起啊。所以,我老老实实交代给大家:把相机玩熟悉,剩下来交给相机去做。我只负责构图和特殊参数的设置。我用E-M1MKII和E-M5MKII,绝大部分情况下设置都是P档。极少机会使用A档,即使用A档,我也是为了使用最大光圈。所谓特殊设置,就是有时候会调用相机内的HDR模式,或者高光/阴影测光模式,或者曝光补偿。


风光也用最大光圈来拍?

我接下来会给大家解释的。

总之,拍照无需刻意,随心拍,随手拍。

火焰谷的拍摄可谓比较惊险,因为是享受骑马乐趣为主,拍照为辅。骑马的时候单手拍照,确实是很大的挑战。这里我全程使用E-M1MKII,带着战术手套,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拍照。所以交作业的难度蛮大的。不过E-M1MKII确实让人放心,五轴防抖在很低的速度下都能拍,机身轻巧很容易手持,机身上的按键设计合理,带着手套都不妨碍操作。


这里我全程使用7-14mmF2.8超广角镜头,尽管E-M1MKII有防尘性能,在这里可千万不能换镜头啊!现场的风沙灰尘实在厉害。


这里,我全程使用A档,并将光圈设置为最大F2.8。ISO设置为自动。白平衡永远设置为日光。为什么呢?


这里使用A档,并将光圈设置为最大F2.8。是为了确保相机能够或者尽可能高的快门速度。


使用最大光圈对景深有影响吗?我想说,在拍摄风景的时候几乎没有。因为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根据景深公式,此时光圈对景深的影响非常有限。


所以我说交给相机去干,但并不意味着您不熟悉相机也可以这样玩。现代摄影,对相机的熟悉程度是摄影的基础。不熟悉相机,即使给到P档也不见得每次都成功。

为什么白平衡永远设置为日光型状态呢?

白平衡永远设置为日光型状态,就是为了所见即所得的效果。否则,真实的紫色涂抹就记录不下来了。这些紫色的天空,红色的岩石,并不是什么软件涂抹出来的,而是照相机自然拍到的画面。不需要后期的PS辅助。要想实现这一点,很简单。第一,运气好,大自然就是这个颜色;第二,照相机的白平衡永远设置为日光型状态,相机才能还原出您看到的色彩。如果是自动白平衡,相机会将色彩的倾向性自动修正掉。


拍摄也好,旅行体验也好,都在考验人的耐心。很多人一看太阳下山了,转头就走。其实,不妨再等一等。后面还有好看的。

对于没有任何意义的大风光,我总是喜欢人文类的摄影。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感受到篝火晚餐的快乐时光。


这种感受,风光片是无论如何无法带回来的。而人文摄影就可以。


但凡风光摄影中能具有感情色彩的摄影人,我看过的只有少数人。对这类大师,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比如,竹内敏信。


黑暗中的拍摄,25mmF1.2标准镜头就该上场了。这一组全部是用这个镜头拍摄。力保快门速度基本上是这次拍摄中的技术主题。



时差很难一时倒过来,结果起得非常早。一路误打误撞,顺着香味,找到了早餐。享受咖啡之余,整理一下摄影包里的装备。装备是需要经常整理的。


因为每天的拍摄环境不一样。昨天可能骑马只需要7-14mm的组合。而今天就有可能换个环境。乘机将相机镜头的组合重新整理一下。


E-M1MKII和60mm来个组合(街拍时候来个远距离抓拍和静物拍摄), E-M5MKII和17mm饼干镜头来个组合(突出街拍时候的小巧),其余镜头备用。


这样实现组合好的好处是,随时可以掏出相机街拍,两个焦距随时可以使用。

过几天,还要远行。为了适应远行,又准备了另一个组合。


E-M1MKII和7-14mm来个组合(对付风光), E-M5MKII和100-400mm镜头来个组合(风光时我喜欢用长焦,理由待会再交代),其余镜头备用。

交完标准作业,我总是想来几张属于自己的视角。

很推荐住这个宾馆。为拍摄准备了最佳角度。待在这个宾馆可以放心地准备拍摄。

准备拍照之余,我也留意到宾馆过道窗户设计非常特殊。每个窗户犹如一幅画,随着脚步的移动,视角轻微变化,带来非常好的视觉享受。这是在拍摄之余奉送给我的好礼物。大大地赞!

从阳台望出去,也有人跟我用类似的视角拍摄。看来知音还是有的。

宾馆的阳台是拍摄夜景最好的选择。对于拍摄星空其实我算是第一次。以前从来没有拍过。这次还是老办法,低ISO配合长时间曝光。E-M5MK2的CMOS小,很多人认为噪声大。其实噪声是有不同分类的。采用低ISO可以避免相机的底噪提升。用来拍摄夜景几乎100%灵验。噪声大不大就看相机长时间工作发热和散热处理的情况了。之前,拍夜景的时候用E-M5MK2没有遇到发热而导致噪声过分增加这个情况。所以这次拍摄十拿九稳。曝光4-8分钟,没问题。

E-M1MK2和E-M5MK2虽然很小巧,但是有高解析模式。利用防抖系统对CMOS的移动,可以直接合成超高像素的文件。之前的拍摄我都不喜欢使用三角架,所以用不上这个模式。而这次带了三角架,就可以用这个模式。所以,除了展示给大家的片子,其实我都留了高像素原图。所以笨重的中画幅相机对于我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


最后,要回到大片的问题上了。

国内有个很坏的风气,总是喜欢宏伟的风光。

我记得初学摄影的时候,系主任常说“你们拍照片要大气”。

可惜太多人错误地将“大气”和广角、宽阔的场景混为一谈。甚至连摄影专业的同学也这样认为。严重打压了静物摄影、小品摄影在摄影圈的地位。

“大气”不是指风光片,更不是指广角镜头。

回头看看我题图的第一幅照片,再看看上图,还够大气吗?

偏偏,都不是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


摄影是一种语言,既然是语言就有语法。镜头的焦距好似不同的语法。构图的决定就好似决定在什么场合用什么语法。


我的理解,所谓“大气”是指照片的气场足不足。


具体一点,就是框定的构图里面是不有足够的故事?故事的结构是不是协调?说故事所用的语法是不是合理准确?


说的俗气一点,就是画面感必须充分、饱满!

广角视角的语言,好似一句长句,多少有些啰嗦了。画面元素要组合要颇有难度。(只好靠下面的小路和小车来平衡一下画面了)

何不收缩一下视角,让画面更加饱满一些。这个或许就是摄影的减法吧。可减法的缺点是画面同样略显单调。还是带不出感情色彩。这里的2幅照片其实都不够“大气”,和上面我本人比较满意的照片相比,只能算是记录性质的吧。

有的时候尽管光影条件已经非常好了,我赶到观景台停车的时机也正好恰当。可惜的是事先准备好的组合是广角和机身,摄影包放在后备箱被行李压住了。只能匆匆做个记录了。广角摄影很难在照片中带出自己的感情色彩。再换用长焦镜头,对不起,来不及了。光影效果稍纵即逝。带点遗憾,也算是旅行摄影的一个乐趣吧。

终于找到了适合广角语言表达的对象。这次没有错过。

看过风景,下期,给大家分享街头拍摄的乐趣。



隐于型,才能摄于心!职场小蝙蝠Citylogic摄影包旧金山街拍实测

原创 91拍照聊相机 2018-02-23 17:46:06

学哲学的朋友常常把“进入自由王国”挂在嘴边,学摄影的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都希望进入“自由拍摄”的境界。而摄影者要“保持行动自由”的一大要素,就是别被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如果有人问我,街拍的时候优秀的相机重要不重要?我的回答是:相对于相机,摄影包的隐蔽性以及装束与环境的和谐感在街拍中显得更为重要!经过10几天西部狂野的考验,职场小蝙蝠Citylogic真皮摄影包终于要进入真正最适合它的测试场了。一座超级都市!


您留意到这幅特殊照片的背景了吗?世界上唯一一艘自由轮的模型。为的就是突出今天的主题,摄影的随心自由。

释放狂野之心!职场小蝙蝠新品Citylogic、Tyche摄影包深度亲测(上篇)


继上一篇测评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实时发稿之后,又经历了14个小时的长途行驶,来到天使之城,休息10个小时之后,再度给大家进一步汇报。


早餐享受完当地特色酸面包以后,先给大家解释上期留下的一些疑惑。坐在波丁酸面包工厂的板凳上给大家拍几张特写,看看摄影包的细节,看看皮质在前10几天恶劣的使用环境下,有没有破损、划痕、撕裂。


底部,完整如新。侧面,完整如新。没有任何保养,其实就是轻轻一拂,灰尘不沾。

自从用过日本某品牌的真皮材质的摄影包后就一直认为真皮材质要好于之前用的化纤织物材质摄影包。可惜的是日本货的韧性达不到要求。如果要达到和超越和杜马克摄影包纯棉摄影包的贴身柔软性能,真皮材质是唯一可以超越它的。而且优秀的皮革可以提供纯棉所不具备的防水防尘性能。要知道数码相机的时代,对灰尘的防护要求是相当高的。这也是杜马克在70年代设计时所不曾考虑到的问题。所以,在一开始,头层牛皮就成了我们第一个产品系列的唯一选择。


皮革的选择对于这款摄影包的成败至关重要。我们的设计团队之前也重点看过美国某名牌的用料。说实话,用料是厚实的,但是柔软性不够。结果将摄影包设计成了一只药箱的翻版。由于过于坚硬,以至于无法实现类似杜马克的“超载”能力,更无法贴身。所以我们放弃了这种材料而选用了现在的这种特殊的、价格昂贵的头层牛皮。我只是想说,它原来的用途就保证了足够的坚固和韧性。

一切如新!我还是一直坚持实话实说。没错吧!

侧面的加强背带和D环连接的部分是整个设计的关键,也是受力的集中区域,优质的美国进口头层牛皮确保了长时间的使用不会出现褶皱。而兜底的承重加强背带,非常好地分散了摄影包D环的负荷。


在街拍的过程中,我其实并没有过多使用E-M1 MKII这样的专业相机,而是使用E-M5 MKII这样的业余级相机相机,加一个17mm饼干镜头(全幅相机35mm等效视角)或60mm微距镜头(全幅相机120mm等效视角)。E-M MKII上则挂着7-14mm F2.8(全幅相机14-28mm等效视角)放在摄影包内备用。

使用业余相机的好处是看起来就像个标准的游客,拍拍旅游照片。不引人注意。大家如果留意我写的历史文章,就会留意到我的几位好朋友,摄影圈内的隐士,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业余级相机做我们的备用机。一来保持街拍时的灵活性,二来保证系统中有两个可以兼容的机身,使用起来放心又灵活。


您不难发现,我和朋友们对相机的选择和对摄影包的理解几乎完全一致,“实用主义至上”。

有圈内的朋友问我,齐老师您是打算开始卖包了吗?我说是也不是。说是,91拍照团队推出的第一系列的硬件作品的的确确是摄影包,我是卖包的。说不是,理由就有一大堆了。


当我看到那么多喜欢摄影的朋友,身穿冲锋衣,脚踩登山鞋,背着厚重的双肩摄影包(包上还插着三脚架),在街上拍照;当我看到有那么多喜欢相机的朋友,背着高调奢华的、由钓鱼包改变而来的摄影包,在街上举着豪华相机拍照;当我看到入门级的摄影发烧友,背着药箱式的廉价摄影包,在街上一通扫射。此时我的心情是多么不舒服啊!难道就没有一种协调的。能够充分让我们融入环境的摄影装备吗?难道我们就找不出拍摄的“友好感”?


所以,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当然不是卖包的,我希望大家接受我的理念。随心拍摄、随手拍摄的理念。而我们的产品正是这样一个文化载体。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载体。

虽然这次拍照没有西装革履,但是其实公文包、邮差包、弹匣包,这些都是有内在联系的。相比笨重的双肩摄影包,Citylogic这样一款类公文包的摄影包,在休闲装的陪伴下,在都市里穿行,可以很好的融入当地的环境。这种环境的融合、融入,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融合、融入。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纽约或者洛杉矶,还是伦敦,都可以取得和谐的搭配。没有人会觉得怪异。

有的朋友或许会提出来,为什么你们设计的包既不是名牌,也不显得那么高贵?说的俗一点,就是逼格好像不高。

这就对了!

摄影始终是摄影,不是秀装备。

既然要强调环境的融合感,就不可能将包设计得那么高调。高调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兴趣去做。(如果选了更高级质感的设计,成本不但不会上升,还会下来一些。价钱还可以卖的高一些,可是这对摄影有意义吗?)

“实用、隐形”是我们的设计准绳。

就像外国的高级餐厅里,并不介意客人打包带走吃剩下的东西。相反,剩下很多不属于主流文化。

Citylogic和旗舰版的Urban Traveler一样,都是强调都市隐蔽拍摄的摄影包,同时可以兼做公文包之用。所以高调不是它要去追求的。为了突出隐蔽性,甚至商标都被隐蔽了起来。至于高级感,只有凑近看,才有真切的感受。懂行的朋友,一看就明白这个包的真实逼格是不低的。

有了这款摄影包相助,拍摄环境人物的时候,总让人那么放松自在。摄影的“攻击性”、摄影的“窥探感”消失了。摄影变成了一种高雅的、大明大方的事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随心拍摄吧!

在绝大部分的都市街拍中,我从不讲前侧的挽带扣上。里面的拉链微微合拢即可,这样掏出相机拍摄和更换镜头的速度是最快的。单肩包的好处是:换镜头的时候可以充当临时平台,提供腾挪的空间。这是双肩包无法提供的性能。

背着Citylogic摄影包,随心拍摄的心情,就像飞翔的鸟儿一样,尽情享受拍摄的乐趣。

背着Citylogic摄影包拍摄的时候,心情也可以象欣赏落日的余晖那样愉悦放松。

一个中国人,背着中国原创设计的摄影包,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一切也可以这么和谐自然。

难道是外国人能接受我们中国的文化?不是吧!而是我们以主动的方式去融入这个世界。只不过我们是在中国传统的元素中寻找西方人也能够认同接受的理念,并将这种元素运用在摄影产品当中,从而让更多的摄影同好们一起享受随心拍摄、随手拍摄的乐趣。这个元素就是“中庸”、“大同”。或者简单点理解为“实用主义至上”,任何国家的人都会产生共鸣!


名牌不名牌的不要紧,实用就好,专业更好!


“职场小蝙蝠”所代表的摄影理念肯定会被更多的朋友所认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去摄影一般应该带几个镜头,分别是哪几种镜头?
拍摄人像只需要这三款单反相机镜头就够了
职场小蝙蝠双肩通勤摄影包Citylogic II 双肩摄影包迎春上市
罗敦斯德大画幅相机镜头
** 标头适合拍什么
佳友微课堂:关于“人文摄影的镜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