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岑参去西域(18):交河、高昌(吐鲁番)

        吐鲁番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丝绸之路和天山南北交通的枢纽,史书最早记载其属于西域姑师国。西汉宣帝时,姑师在汉朝的打击下改称车师,并一分为八,即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和山北六国,其中车师前国位于今吐鲁番境内。《汉书·西域传》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今吐鲁番市交河故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汉朝在车师前国设置戊已校尉,掌管西域屯田事务,汉朝军队屯田的地方被称为高昌壁。

        西晋之后,车师前国被位于河西走廊的割据政权(五凉时期)所控制,高昌壁则被设置为高昌县或高昌郡。北魏时期,车师前国被北方部落柔然所灭,此地建立起一个依附柔然的汉族政权—高昌国,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交河城转移到了高昌城。高昌王国持续了约180年,直到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高昌为唐所灭。唐朝在此设西州,下辖五县,即高昌、柳中、交河、天山、蒲昌。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实行州改郡,西州曾被改为交河郡。

        唐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攻占了西州,之后吐蕃与回鹘对西州进行了长年反复的争夺,最终回鹘控制了西州,建立起了高昌回鹘王国。高昌回鹘先后臣服于辽、宋、元。元朝时,高昌回鹘因叛乱最终被灭,地域被分为柳城、火州、吐鲁番三部,吐鲁番地名第一次出现。明朝时期,此地建立起吐鲁番汗国,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从高昌城转移到了现今的吐鲁番市。清朝乾隆时期,吐鲁番地区归顺,清王朝册封当地维吾尔族领袖为吐鲁番郡王(俗称吐鲁番回王)。

        通过以上简单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吐鲁番地区的主要名称先后为姑师(车师)、高昌、西州(交河郡)、吐鲁番等,地区中心从交河城,转到高昌城,最后到吐鲁番城。

        岑参第二次西域行从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到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任职北庭都护府判官,这期间曾多次来到过西州(当时称交河郡)。大概在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九月,岑参到交河郡公干,写下了一首《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

        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 

        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

        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 

        吾君方忧边,分阃资大才。

        昨者新破胡,安西兵马回。 

        铁关控天涯,万里何辽哉。

        烟尘不敢飞,白草空皑皑。 

        军中日无事,醉舞倾金罍。

        汉代李将军,微功合可咍。

唐交河郡的郡治在今高昌故城,交河郡管辖的交河县县治在今交河故城,因此诗中的“交河城”应该是今高昌故城。“轮台”为唐轮台城,在今乌鲁木齐市附近。“火山”即今吐鲁番火焰山,在高昌故城北部。“阴阳工”指天地造化。“吾君”即当朝皇帝唐玄宗。“分阃kǔn”是个典故,意思为出任将帅或封疆大吏。“铁关”即铁门关,泛指边关边塞。“金罍léi”指金属制造的酒器。“李将军”指汉将军李广。“咍hāi”是讥笑的意思。

        “封大夫”即时任安西和北庭节度使的封常清,天宝十三载因功摄御史大夫。他曾是岑参第一次西域行时候的直接领导,岑参第二次西域行也是受其所邀,所以岑参对封常清是心怀感激,这首诗便献给封常清。前八句描写从北庭州轮台城出发来到火山脚下的西州高昌城,九月天气依然酷热。后十二句则全是称赞封常清的,他是皇上信任的封疆大吏,去年刚领导打了一场胜仗,巩固了唐朝控制的疆域,现在边地充满祥和的氛围,到处歌舞升平,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功绩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从古到今,吹捧领导,都会有点肉麻,岑参也不能免俗。)

        岑参两次西域行的路线图。第一次西行到达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今新疆库车),第二次西行到达北庭都护府所在地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乡)。

        吐鲁番盆地卫星图。唐朝西州(交河郡)的五县,高昌、交河、柳中三县城的位置比较准确,天山、蒲昌两县城的位置与今天托克逊、鄯善两县城的位置则不完全一样。艾丁湖是吐鲁番盆地的最低点,湖底最低处为海拔-161米,它是吐鲁番盆地地表径流的归宿点。

        岑参第一次来到交河郡,见到火焰山时,写下一首《经火山》: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

“蒲昌”即蒲昌县,在今新疆鄯善境内。“赤焰”、“炎氛”都是指热气、暑气。“阴阳炭”即指由阴阳二气结合的熔铸万物的原动力,语出西汉贾谊《鵩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之;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造化”指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这首诗有可能作于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初冬,岑参第二次西域行前往北庭都护府经过火焰山之时。

        火焰山东西全长约160公里,向东的余脉一直延伸到今鄯善县的七克台镇,唐朝时在此设置赤亭守捉(守捉是比军小一级的驻军单位),守卫着交河郡的东大门。岑参有次在此送别东归的朋友,写下一首《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民间流传着一个“岑参赤亭教子”的故事,因文字较长,这里就不引用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来阅读。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夏,岑参第一次西域行在武威时,写下的送别诗中也提到过火焰山,一首为《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碛西”即沙漠之西,一般指安西四镇都护府所在的龟兹(今新疆库车)。“都护行营”指安西都护高仙芝所率领的出征队伍。“太白”即金星,古时认为太白是西方之星、西方之神。当时高仙芝准备率军去攻打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刘单判官大概领命前往交河郡调兵,岑参同时还写下一首《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解释详见“跟着岑参去西域”的龟兹篇)。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夏,岑参在武威写下的另一首提到火焰山的送别诗是《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李副使”应该是李嗣业,时任安西节度副使,为高仙芝的副手,大概要去庭州轮台城调兵增援高仙芝,去轮台城自然也要经过交河郡。李嗣业已在安西军队服役十多年,所以岑参说,知道您过祁连城(指张掖)、往轮台城早已经轻车熟路,就不必那么匆忙,咱们先入酒家喝一杯壮行酒,您一直坚持马上取功名,乃真英雄也。

        大概是受汉朝历史影响较深,唐代边塞诗中提到“交河”很多,而较少提到“高昌”。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作有一首乐府旧题《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返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高节”指旗帜。“朔吹”即北风。“玉塞”即玉门关。“金钲”指行军锣声。“干戈戢”指兵器密集林立。“原隰xí”为原野。“龙堆”即白龙堆。“马邑”指西汉马邑县,在今山西朔州市。汉武帝时曾策划在马邑对匈奴进行一场诱敌歼灭战,史称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氛雾”多比喻世道混乱或战乱。“纪石”即刻石纪功。“荒裔”为边荒之地。“一戎衣”谓穿上戎装,泛指用兵作战。“灵台”指汉武帝时的集灵台,祭祀天神的场所。通常边塞诗中的地名都是象征性的,不是实指。

        又如,盛唐时诗人李颀,作有一首《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刁斗”为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打更。“被遮”指被挡住了归路。“轻车”指汉代轻车将军,统领驾车作战部队。最后四句有个历史背景,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好大喜功的汉武帝,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回来只是从西域引种的葡萄而已。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诗人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政策。

        杜甫也是反战思想浓厚的诗人,曾写下《前出塞九首》,第一首为: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程期”即行程期限。“婴祸罗”指触犯灾祸罗网。这句的意思是说如果逃命,又难逃法网。因为士兵都有户籍,作逃兵是会连累父母妻子。唐玄宗即位以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开疆拓土的战争,杜甫对唐玄宗的这种军事路线不太认同。当时还是布衣的杜甫,便直言不讳地讽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真实地描绘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史书中“交河”所在地域是汉朝军队主要的屯田之地,所以唐代边塞诗中提到“交河”,往往离不开征人思妇的主题。例如,中唐诗人孟郊,作有《折杨柳二首》,第二首为: 

        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

        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

        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

        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折杨柳》是古乐府《横吹曲辞》旧题,辞多言兵事劳苦。 唐朝诗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

        晚唐诗人胡曾,写下一首《交河塞下曲》:

        交河冰薄日迟迟,汉将思家感别离。

        塞北草生苏武泣,陇西云起李陵悲。

        晓侵雉堞乌先觉,春入关山雁独知。

        何处疲兵心最苦,夕阳楼上笛声时。

“雉堞”为城上短墙,泛指城墙。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高昌故城北约3公里,是古代高昌地区居民死后的安葬之地,被当今学者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其中一个古墓中出土过一件独特的纸糊棺材,糊棺纸都是当时用后废弃的西、庭二州一些驿站宾馆的马料收支帐,时间大多在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公元753-755年)。帐本中多次出现“封大夫”(即封常清)和其亲属的帐单,还有一张帐单上记的是“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叁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史学家断定其中的“岑判官”就是岑参,账单的意思是:岑参等人的七匹马在驿站用了马料,把马料钱付给了驿卒陈金。历史就是如此地真实有趣,偶然发现一千多年前的账单,为岑参的诗歌做了鲜活的注脚。

        岑参的西域诗有几首不清楚作于何时何地,例如这首《胡歌》: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黑姓蕃王”大概是一位少数民族王侯或高级将领。“葡萄宫锦”是绣有葡萄图案的丝织品。“缠头”指古时歌舞的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也可代指寻花问柳者。“关西老将”则是一位汉族将领。“行兵”为统兵作战。岑参大概是看到一些边镇蕃将的生活骄奢淫逸,因此有感作,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对照,来表现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

        盛唐诗人张谓,与岑参年龄和经历相仿,当时也在封常清的幕府任职,大概岑参在北庭,而张谓在安西,所以二人没有留下彼此交往的诗作吧。张谓在此期间写下一首送别诗《送皇甫龄宰交河》:

        将军帐下来从客,小邑弹琴不易逢。

        楼上胡笳传别怨,樽中腊酒为谁浓。

        行人醉出双门道,少妇愁看七里烽。

        今日相如轻武骑,多应朝暮客临邛。

“宰交河”就是出任交河县宰(县令)。“小邑弹琴”来自典故“宓子弹琴”或“单父弹琴”。孔子弟子宓子贱,曾出任鲁国单父县宰,弹鸣琴(指推行道德礼仪教化),身不下堂而单父治,为后世儒家所称道。“客临邛”是关于西汉文人司马相如的典故。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在外边混不下去了,一起回到卓文君的故乡临邛,临邛县令王吉非常欣赏司马相如,经常前去拜访,情绪不好的司马相如往往躲着不见,但王吉一点不怪,始终对司马相如非常恭敬。这首诗前两句说,我们二人都是将军(即封常清)帐下的门客,现在您去出任交河县令,以后我们相见不易了。三四句是酒楼宴饮。五六句是城外送别。最后两句则是戏说,如果哪天我在军营幕府混不下去了,去交河县找您,您可别不见我啊。

        在上一篇中提到的明代著名外交家陈诚,出使中亚地区帖木儿帝国,经过吐鲁番时,写下了几首吟咏当地风情的诗。经过火焰山,写下一首《火焰山》: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

        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祝融”是远古五帝之一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亦常用为火或火灾的代称。

        陈诚所作的《西域行程记》云:“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二月二十五日,晴,早起,向西北行,道北山色青红如火焰,名火焰山。道南有沙岗,云皆风卷浮沙积起,中有溪流一派,名流沙河。”他写下一首《流沙河》:

        桃李花开日载阳,流沙河浅水如汤。

        无端昨夜西风急,尽捲波涛上小岗。

        陈诚经过唐柳中城,写下一首鲁陈城》:

        楚水秦川过几重,柳中城里遇春风。

        花凝红杏胭脂浅,酒压葡萄琥珀浓。

        古塞老山晴见雪,孤村僧舍暮闻钟。

        羌酋举首遵声教,万国车书一大同。

“鲁陈城”即唐代柳中城,现为鲁克沁镇。“羌酋举首”指当地维吾尔族首领。“声教”即声威教化。“车书”来自《礼记·中庸》的“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表示国家文物制度划一,天下一统。

        陈诚经过高昌故城时,写下一首《哈喇火州城》:

        高昌旧治月氏西,城郭萧条市肆稀。

        遗迹尚存唐制度,居人争睹汉宫仪。

        梵宫零落留金像,神道荒凉卧石碑。

        征马不知风土异,隔花犹自向人嘶。

哈喇火州城”为元代时名称,即今高昌故城,汉时为高昌壁,唐时为高昌县,宋元时为高昌回鹘国都。 “梵宫”指佛寺。从陈诚的描述中,高昌故城在明代时还在使用,但已经比较萧条,佛教寺庙也破落了。

        陈诚经过交河故城时,写下一首《崖儿城》:

        沙河二水交流中,天设危城水上头。

        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羌儿走马应辞苦,胡女逢人不解羞。

        使节直从西域去,岸花堤草莫相留。

“崖儿城”即交河故城。从陈诚的描述中,交河故城在明代已经荒废弃用了。有意思的是,本以为“崖儿城”是陈诚根据地势起的形象名字,岂知本地名称为“亚尔乡”,当地维吾尔族将交河故城称为“雅尔湖”。不知汉语名称和维吾尔族名称,是谁影响到了谁。

        苏公塔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建成于公元1778年,它是清朝时期维吾尔族著名爱国人士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设置辟展办事大臣,负责吐鲁番地区的军政大事,驻辟展(今鄯善县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辟展办事大臣改为吐鲁番领队大臣,移驻广安城(今吐鲁番市老城)。乾隆皇帝曾作有一首《驻防辟展屯田大臣定长等奏进所获麦万穗诗以纪事》:

        载戢西瀛已定功,戍耕伊始庆绥丰。

        夏收万穗先来进,秋熟千屯预报芃。

        实栗惟堪尝以彘,既安那更役如熊。

        开疆逾远心随远,总为祈年宵旴中。

“辟展”, 本是唐蒲昌县治,后来可能“蒲昌”经过来回的音译变成了“辟展”,现在新疆鄯善县城就在辟展镇。“载戢”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载戢干戈”,意思是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绥丰”即平安和丰收。“芃”为植物茂盛。“实栗”出自《诗·大雅·生民》中“实颖实栗”,意思是禾穗繁硕。“既安”出自《诗经·小雅·常棣》中“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祈年”即祈祷丰年,出自《诗·大雅·云汉》中“祈年孔夙,方社不莫。”“宵旴”即“宵衣旰食”,意思是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庭故城与唐代轮台
神游西域漫记(二)北庭与安西都护府
东方庞贝城:高昌故城
西域的“长安”:夜游高昌故城是种怎样的体验?
遥远的废墟 | 交河故城,时光中的伤口
瀚海天山——北庭都护人安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