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计算机简单介绍

获取更多业内资讯深度好文

关注

1、计算机发展史:

a、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b、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体积大,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在软件上,通常使用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来编写应用程序

c、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在整体性能上,比第一代计算机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程序语言也相应的出现了,如Fortran,Cobol,Algo1 60 等计算机高级语言。

d、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1)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成功制造了集成电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在软件方面,有了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C语言。

e、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2017)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功制作并用于计算机硬件生产过程,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在软件方面,人们发现Java、C++等语言由于具有“面向问题”、“非过程化程度高”等特点,可以成数量级地提高软件生产率。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4个方向发展。

巨型化是指具有运算速度高、存储容量大、功能更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其运算速度一般在百亿次每秒、存储容量超过百万兆字节。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军事、气象、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学科领域。

微型化得益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自1971年问世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更新换代一次,这也使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不断跃升。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连起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共享数据和软硬件资源的目的,现在,计算机网络在交通、金融、企业管理、教育、邮电、商业等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智能化就是要求计算机能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也是第五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

计算机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很多新的突破。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计算机将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和生物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

3、计算机的组成:

4、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无论是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还是微型机,尽管它们在规模和性能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但其硬件系统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部分组成。

运算器

是计算机中负责算术运算(加减乘除)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常由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加法器及通用寄存器组成。

控制器

负责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并按指令要求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指挥各执行部件工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存储器

是用来存放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可分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助存储器)。一般我们说到的存储器,指的是计算机的内存。

内存储器(内存)

容量较小,但存取速度快。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以及高速缓存(CACHE)。

RAM:可以从中读取数据,也可以写入数据。当机器电源关闭时,存于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内存条就是用作电脑的RAM,目前常见的内存条有1G/条,2G/条,4G/条等。

ROM:在制造ROM的时候,信息(数据或程序)就被存入并永久保存。这些信息只能读出,一般不能写入,即使机器停电,这些数据也不会丢失。ROM一般用于存放计算机的基本程序和数据,如BIOS ROM。

外存储器(外存)

外存一般采用磁性介质或光学材料制成,容量大,但存取速度较慢,如硬盘、up盘、磁盘、磁带和光盘等。外存作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来使用。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于从计算机外部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部,供计算机处理。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磁带机、光笔、CD-ROM驱动器、扫描仪、数字化仪和摄像机等。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人们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图形、声音等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

举例: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作用

一般是由显示器、鼠标、键盘和主机构成, 在主机箱内有主板、硬盘驱动器、CD ROM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电源、显示适配器(显示卡)等。

5、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依此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贮,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最初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6、计算机的层级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所构成,而如果按功能分可以分为以下几层

硬件层:由微指令集直接操作硬件

操作系统层:直接管理传统机器中的软硬件资源

语言处理程序层:

将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的形式,以便计算机能够运行,这一转换是由翻译程序来完成的。翻译程序除了要完成语言间的转换外,还要进行语法、语义等方面的检查,翻译程序统称为语言处理程序,共有三种: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

应用程序层: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各种软件

律网工作坊简介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办公技巧与深度好文

工作坊的小编们会每天更新各种office软件应用技巧,心灵鸡汤,时事政治,时事热点,新闻推送服务于广大的用户,小编愿用钢筋混凝土般强大的内心,守护你一生一世。你准备好接受洗礼了吗?

关注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们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学习
1.2.1 硬件系统的组成及部件功能
从0到1系统学习计算机第二章
单片机常见问题(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