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药丸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必备的技能

在现实看病的很多患者,大多数都是慢性病、亚健康或者长期的体质虚弱,这样的病人想看中医,也想用中医来调理和治疗,可是一想到煎药、熬药,每天喝那浓浓的、黑黑的药汤就打怵。虽然说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可是很多人需要相当的勇气,才愿意长期坚持喝汤药,大部分人喝两周、三周已经就很不容易了。另外就是上班族,天天带着汤药,不光携带不方便,还要加热,更不想在办公室弥漫着中药的味道

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下面就带你认识一下中药的丸药:

1. 古人早有远见:

老祖宗其实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那个年代没有上班族,没有这么多麻烦。但是古人还是很有远见的。

中药的剂型有很多种,除了汤药之外,还有丸散膏丹

  • 丸:就是药丸,这个比较常见,同仁堂的大药丸子总是见过或吃过的。

  • 散:就是散剂,粉剂,日常也有很多,西瓜霜、三七粉等等。

  • 膏:就是指膏药,狗皮膏药、伤湿止痛膏等花样很多,还有就是膏方也可以归于膏类。

  • 丹:类似现在的滴丸,临床也很多。不同的剂型适合不同的疾病和场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2. 那丸药与汤药有什么区别呢?

        丸药:携带方便,药不易变质,吃起来方便,甚至口味可以自己调,节约药材。效果比汤药慢一些,适合慢性疾病或长期调理。

        汤药:效果快。服用较方便,吸收快。还适合外用,洗或搽患处。一般急症、外感或一般疾病都适合。

3. 自己能做药丸吗?过程是不是很复杂?

药丸完全可以自己做,有些药店也可以代做,大量的可以用药丸机,一般的个人自己调理自己动手搓就可以了。

来看看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将中药打、过筛:可以到一般的药店都有打粉机,打完粉后稍微冷却一下,然后过筛,将不易打碎的纤维筛出来。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吃药丸的时候吃出一根嚼不烂的草纤维的话,这个步骤要仔细。如果筛出来的纤维比较多,还可以再次打粉过筛。过筛一般80目或者100目的就可以。小孩的可以用120目的。

第二步:炼蜜、活药:跟和面类似。不同的是和面用水或牛奶。活药一般用蜂蜜,或者饴糖、面粉都可以。最常用的是蜂蜜。严格来说蜂蜜需要炼成熟蜜,但是一般用生蜜也没有问题。药粉与蜂蜜的比例基本是1:1,也要看药的种类。比如熟地很多的药,蜂蜜的比例要小一些,因为很多中药就是用蜂蜜炮制的。还有就是看口味,蜂蜜多一些,味道好吃一点。


这个是做薯蓣丸的照片,薯蓣丸里边有地黄,因此要的粘稠度很高,搅拌起来很费劲。

第三步:搓条、搓丸:如果用药丸板来做药丸就先搓条,搓成跟药丸直径大小差不多粗的条,再将条放到板上,用上板压下、来回搓几次,根据手感就知道药丸是否搓好了。

先搓条,用家里擀面的面板


将搓好的条放在搓丸板上的一侧


用上板压板、来回搓4-5次,即可成型


如果是不用搓板,自己直径搓丸是最简单的。将活好的药粉先做成大小均等的剂子。再讲剂子放在手心,将其搓圆,然后稍微蘸一点点香油放在手心,再搓几下,将香油均匀涂在药丸表面即可。

第四部:包装、晾干:将搓好的药丸放在敞口的托盘中,如果愿意,还可以到淘宝购买药丸的蜡丸来包装。自己吃的话,有没有包装都可以的,放起来稍微晾到发硬,就可以装入袋子放入冰箱备用了。每天吃几丸就带上几丸。这样就很方便了。


上图是手工搓的,有大有小是因为搓时间长了,不愿意搓了,就开始搓大丸了。大丸可以一天一个,小丸一天两个


有一点油亮的就是蘸了一点麻油,避免粘连

好吧,一开始做还是觉得挺麻烦的,但是做两次就熟悉套路了。这是我们做药丸的过程,自己吃的话,大小可以根据服药的重量和自己的喜好,可以一次吃一个大丸或者几个小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人自制乌梅丸
中药丸散膏丹和服药的注意事项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手工制作中药蜜丸
浅谈中药丸剂与中药制丸技术
如何制作中药丸-----河南中医师李永清大哥提供制作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