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呼吸入腰,百病全消!

古中医认为,呼吸入腰,百病全消!如果你的呼吸只吸到肺里,那么只是维持生命,假如你的呼吸能够过腰入肾,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因为我们生命的延续,脏腑机能的运转,都是靠的是气的流转。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筋肉之气……我们的四肢百骸,全身上下,无不有气的运转。任何一脏腑功能的实行,无不是气的升降出入的表现。

那么,这一身之气,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输布的呢?

要知道,我们的一身之气是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呼吸而来的天地清气,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胸中的宗气。

我们的宗气,在上如天,似星罗棋布,而人的元气在下,如坤土无边。这个宗气和元气融合,形成一身之气。一身之气融合生成后,又各自分布于脏腑,形成脏腑经络之气。所以说,我们的宗气,必须沿三焦,下行交融于元气才算完成使命。

那么,我们的宗气是如何下行的呢?靠的是肺的肃降作用。什么主肺气的肃降呢?除了肺本身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我们的肾。



原来,我们的肾,中医认为有封藏之能。这个封藏之能的表现,除了固精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纳气。

肾气强,纳气有根,则肺的肃降之能才得以正常实施。若肾气收纳无权,则肃降不及。因此呼吸这件事,必须“入腰入肾”,才算最好。

这样也意味着肾发挥了纳气之功,肺气才得以肃降,宗气才得以下行,元气才得以滋养,一身之气才得以周流。一身之气的周流正常,脏腑功能才会正常,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这就是“呼吸入腰,百病全消”的道理。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咱们普通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深呼吸,深呼吸的时候,不但胸廓扩张,腰部,尤其是双肾处也要有力扩张,感觉如气入腰,使得呼吸深远绵长,好最大程度地发挥肾的纳气之效。

如此,可以让宗气下行,于元气交融。我们每天在空气比较新鲜的地方,做深呼吸200次,日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

但遗憾的是,生活中能主动这样做的太少了。大部分人,只是浅浅呼吸而已。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如何深呼吸到腰部呢?
这不得不谈到腹式呼吸,其实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腹式呼吸有独特的祛病延年之奇功,于是创造了“吐纳”、“龟息”、“气沉丹田”、“胎息”等健身方法。
唐代名医孙思邈对腹式深呼吸尤为推崇,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距身四五寸,两脚相距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唾液)。

然后,引气从鼻入腹,吸足为止,久住气闷,乃从口中细细吐出,务使气尽,再从鼻孔细细引气入胸腹。这种腹式深呼吸,吐故纳新,使人神清气爽。
明代养生家冷谦在《修龄要旨》中写有养生十六字令: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这十六字秘诀,包含了提肛、咽津、腹式呼吸三种保健练功方法,是祛病健身延年的法宝。


腹式呼吸之法

腹式呼吸的原则是把腹式呼吸跟胸式呼吸配合进行,就是在胸式呼吸的同时增加腹部的鼓起及回缩。

具体方法如下:
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

腹式呼吸注意要点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 15 秒种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 3—5 秒,屏息 1 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 3—5 秒,屏息 1 秒。
第四,每次 5—15 分钟。做 30 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 1—2 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

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 50—100 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腹式呼吸时间长短由个人掌握,也可与胸式呼吸相结合,这便是呼吸系统的交替运动。如能长年坚持每天做腹式深呼吸,就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强身延龄的奇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呼吸入腰,百病全消!
呼吸入腰,百病全消!你的气能吸到哪里?
为啥说,呼吸入腰,百病全消?怎么做到的?
肺结实,全身强壮,三招使肺结实!快点学习
呼吸入腰,百病全消
运动保健:肺强处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