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城麒影录(嬴光)

         在广西的柳城、罗城、全州等地,如今还有一部分姓嬴的原住民。

         融水县白石的半坡村,原来姓嬴的在清末民初间大多数人家都改姓邢,不知为何?融水县的同卜村,甲卜村,大贵村等,融安县的瑶送村,头道水村,石龙村,古宾村等,三江县的七星村等,如今都还分布有嬴姓村民。据说这里的嬴氏家族多数是从从山西南下湖北,经江西吉安,后经贵州黎平县的肇兴镇,中朝镇进入广西的三江县,融安县和融水县。广西其他地方的嬴姓出现时间则要古久的多,来历几乎不可考。

         秦以后,在汉朝的典籍中出现的嬴姓人物只有三位,第一位是西汉武帝时的秦王嬴光,第二位是西汉昭帝时的谏大夫,东平(今山东泰安市东平县)人嬴公,第三位是东汉恒帝时的嬴咨。

        嬴光也叫赵光,广西苍梧人。《史记·南越列传》和《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都有“苍梧王赵光者……”的简短记载。

        裴骃《集解》引三国吴太史令韦昭著的《汉书音义》:“苍梧,越中王,自名为秦王。”司马贞《索隐》:“赵与秦同姓,故称秦王。”《汉书》颜师古的注引晋灼曰:“赵本与秦同姓,故曰秦王。” 由这几条可知赵光就是嬴光,而且还把苍梧王改为秦王。

        这个秦王嬴光到底是什么路数呢?

       南越国赵佗在汉朝吕后五年称南越武帝,吕后七年汉朝应长沙国王吴右的请求,派隆虑侯周灶领大军攻打南越国,顺道灭了苍梧国,并杀了苍梧王。这个苍梧王为赵氏,嬴姓。不久,南越武帝赵佗与原苍梧王的幼子嬴光联为族弟,并赐姓赵,所以嬴光就改为赵光。赵佗帮赵光恢复苍梧国,让赵光继续当苍梧王。

        有史料讲赵光是赵佗从今河北真定带来的族弟,这不大可信。赵佗从军时本来就很年轻,随秦军一路南下,怎么可能带着一个相差五、六十岁的族弟来岭南打仗?所以赵光不可能是赵佗的同族人,赵佗无非是看到苍梧还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利用,可以帮他共同对付汉朝,才扶持苍梧国的,这也是他“和揖百越”的政策之一,封岭南的各个土著部落酋长为王,借助各部落的力量,帮助他镇守巩固南越国。

       汉武帝征伐南越时,嬴光并没有跟汉朝硬碰硬,而是选择归顺汉朝,仍为苍梧王。汉武帝元鼎六年冬,汉灭南越国,东越王余善闻悉杨仆上书奏请汉武帝乘胜征东越国,为求自保而叛汉自立为武帝,分兵拒守各军事要道。赵光可能也听到了不好的风声,跟着叛汉自立,说自己是秦始皇的后裔,恢复嬴姓,改苍梧为秦,称秦王。至于他称王还是称帝,史书没有记载,不过从东越和南越都称武帝来看,他又以嬴政后代自居,称帝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到了汉武帝元封元年初,东越武帝余善被杀。嬴光马上投降汉朝,被汉武帝封为随桃侯。

        嬴光之秦,存在的时间很短,史书没留下什么记载,给后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

       说嬴光是秦始皇的后裔有什么依据吗?史书上没有留下说法,但从考古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贵县罗泊湾西汉早期墓出土有“夫人”玉印,只有皇帝的妾或列侯的妻才能称夫人。另有“家啬夫印”封泥,还出土了一个秦代大陶盆,盆底有“秦后”的秦小篆文印戳,印戳采用的是秦摹印篆体。秦摹印篆是受到秦小篆的强烈影响,又受到秦隶书结体的一定影响,用于治印的专用字体。跟据出土的竹木简记载可知墓主人是中原人,还有一、二号墓都有人殉,葬品有金、银、玉、青铜器、漆器等,级别是很高的。

       “秦后”有人解读为苍梧秦王的皇后,那家啬夫就是苍梧秦王的手下了。苍梧秦王存在的时间可能都不满一个月,而这件有秦后印戳的陶罐不知使用了多少年头了,破损后还用进行过精心修补过,所以不可能是嬴光皇后的赠品。如果这个秦后不是嬴光的皇后,那历史上则只有一个秦朝,那就是秦始皇的秦朝,秦后就只能是秦始皇的皇后。

         谢崇安在《西汉南越国墓出土铭刻补释三题》认为罗泊湾墓主是苍梧秦王的先人,是秦始皇派驻贵港扼守西江,并监督大明山的西瓯、骆越等部落的。

       从罗泊湾西汉墓的年代比马王堆早很多来看,墓主应该是苍梧秦王的先人。啬夫是先秦的小官职,“家啬夫”被解读为管理列侯家事的属官,但也有可能是人名,即嬴政的儿子,被派来当苍梧族的酋长,按赵光叛汉时自称为秦始皇的后裔,可判断这个酋长应该是秦始皇的某一个儿子,秦始皇的皇后赠给他一批东西,也是解释得通的。可惜墓被盗很严重,留下的信息太少,无助于我们破解这些个历史之谜。“秦后”应该是秦始皇的皇后,这个被派来苍梧的儿子应该是皇后嫡出。从这个不值钱的陶罐损坏后还被他精心修补好,而且还用来当陪葬品来看,不是因为它珍贵,而是因为它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在他心里肯定是被当作母亲之物来珍惜的。秦始皇派他来当苍梧族酋长的同时,也命他做桂林郡的长官,驻贵港扼守西江,并监督大明山的西瓯和骆越等民族。

        那么苍梧王怎么就变成了秦王了呢?苍梧是很古老的部落国家,舜禅让禹后,和他的子孙跑到苍梧族世代为帝。秦统一岭南时,没史料记载苍梧国有反抗,估计是自动归附秦的。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郡,但那时广西地区是地广人稀,山多林密。秦对这三郡始终未能施行直接统治,而是间接统治,就是把越人的统治权,委托给当地的土酋管理。苍梧国在秦始皇二十七年还发生了一次叛乱。据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南郡卒史盖庐、挚田、假卒史目鸟复攸隼等狱簿》记载: “苍梧县反者,御者恒令南郡复。”叛乱平息后,秦始皇很可能派有他的儿子来苍梧当酋长管理苍梧族。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秦始皇心中一直仰慕三皇五帝的那套禅让制度。

        据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至公篇》中记载: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禅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帝仰天而叹曰:”吾德出自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鲍白令之对曰:”陛下行桀、纣之道,欲为五帝之禅,非陛下所能行也。“秦始皇帝大怒曰:”令之前!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令之对曰:“臣请说之。陛下筑台干云,宫殿五里,建千石之钟,立万石之簴。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兴作骊山宫室,至雍相继不绝。所以自奉者,殚天下,蝎民力。偏驳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始皇訚然无以应之,面有惭色,久之,曰:“令之之言,乃令众丑我。”遂罢谋,无禅意也。

        苍梧正是舜归隐之地,是当时唯一可以找得到的禅让遗存,秦始皇派儿子来管理苍梧,借以满足他心中对三代禅让制度的仰慕,也是说得通的。史料载秦始皇派长子扶苏去上郡守护北方,而派另一个儿子来桂林郡镇抚南方也就顺理成章了。被隆虑侯攻杀的苍梧王估计是墓主的儿子,那么嬴光就是他的孙子了,也是秦始皇的曾孙。赵佗帮助赵光恢复苍梧王位,同时也让他继承桂林郡长官的职务。

        赵光在南越为官几十年,无论是从梧州的苍梧王宫前往桂林郡驻所,还是巡视桂林郡各部,肯定会多次出入柳州这块地盘。自今仍然生活在广西各地的汉、壮、侗等各民族姓嬴的人,估计有不少是嬴光留下的后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湖北隔着洞庭湖,广东广西隔着什么“广”?有何特殊含义?
此人为岭南一霸,活了121岁所建立的王国共历五帝九十三年
揭秘古广西十大古国之二苍梧国(南越苍梧)
南越国——古广东最大的古国
大秦帝国灭亡后, 一支秦军建立了国家, 存在上百年
此人历经秦始皇到汉武帝,做了六十七年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