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凌迟后,贴身侍卫发了一个毒誓,后代执行400年
userphoto

2023.07.25 山东

关注

首发2023-07-25 19:13·白袍仁心

公元1630年9月22日,北京的菜市口围观着许多群众,因为这一天是他们大明朝的大将军,袁崇焕凌迟处死的日子。

面对即将对他执行凌迟的刽子手,袁崇焕仰天长叹,心中想着山河日下的大明江山,他痛苦地留下最后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可当他听到围观斩刑的无知百姓对他谩骂不止时,心中又掀起一阵阵悲凉和无奈。

袁崇焕的凌迟一共维持了三天三夜,要不为什么说封建社会恐怖,凌迟的犯人要被千刀万剐而死,其惨状让笔者想想就毛骨悚然,但这样的场景不仅有许多百姓围观,而且在行刑的过程中袁崇焕身上的血肉还不断卖给百姓。

因为在封建社会的人看来,这种死刑犯的血肉是能够治百病的,像影视剧《觉醒年代》中,鲁迅先生的第一次登场就有所描绘。

最终刑场上只剩下了袁崇焕的头颅挂在刑台中央的旗杆之上,这是当时社会一种明正法典的做法,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仅仅过了一个夜晚,袁崇焕的头颅就神秘消失,这让下令凌迟袁崇焕的崇祯皇帝大怒,但他下令彻查此事却石沉大海,袁崇焕头颅就此成为了一个历史悬案,直到一百多年后才得知那天晚上的真相。

抗清英雄袁崇焕,为何成为凌迟犯

袁崇焕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他不是将门出身,而是一个中举的读书人,照常理来说他应该在朝堂当一个社稷文臣,但他却偏爱打仗。

更加出奇的是,袁崇焕是一个南方人,但却因为喜欢军事的原因,所以酷爱研究北方的山川地势,以至于在后面的抗清战争中屡屡得手。

公元1622年,明军和金军爆发了著名的宁远之战,在这次战役中袁崇焕手握1万兵力面对努尔哈赤带领的20万金军,并且袁崇焕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但袁崇焕却将守城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让金军久攻不下,并且还用大炮重创金军,这场战役最终让努尔哈赤含恨而终,半年后就病逝。

自从袁崇焕一战成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大将之一,他也是明清之战中,凭借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天才军事家。

崇祯皇帝和袁崇焕之间的关系也迎来了蜜月期,袁崇焕几年时间就被破格提拔为兵部尚书,成为明末中最重要的大臣之一。

但这样的关系就像是空中划过的流星一般转瞬即逝,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袁崇焕被崇祯凌迟的原因

袁崇焕虽然打仗无敌,但也因此养成了狂妄的坏毛病,他的这种狂妄甚至会不经意的体现在对待崇祯皇帝的身上。

彼时镇守皮岛的明朝将领叫毛文龙,这个地方虽然泥丸之地,但却可以牵制住清(金)军大量的主力部队,不管是努尔哈赤时期还是皇太极时期,都对皮岛上的两万明军无比头疼,这个地方也成为了明朝钳制住清军的关键。

但后来袁崇焕和毛文龙的合作却出现了问题,两人之间理念不同,再加上袁崇焕目中无人的性格,导致袁崇焕认为,只有杀了毛文龙,自己全面接管皮岛的将士,才能完成自己的反清大业。

这样的想法最终袁崇焕将其化为了行动,他把毛文龙杀了,但他忽略了两点,首先袁崇焕低估了在皮岛上的两万将士对毛文龙的忠诚,在毛文龙被杀了之后,袁崇焕并不能顺利接管这支部队。

第二,毛文龙就算真的死罪难逃,也轮不到袁崇焕他来杀,因为毛文龙同样在明末的军事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这样的一位大将袁崇焕说杀就杀,崇祯皇帝毫不知情,这是对皇权的挑衅。

所以在一年后崇祯见到五花大绑的袁崇焕后,第一句责问的就是为什么擅自杀死毛文龙。

如果杀毛文龙就足以让袁崇焕死罪难逃,那他的第二个错误则更加让崇祯无法原谅。

己巳之变,压倒袁崇焕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毛文龙死后,由于袁崇焕无法很好的调动皮岛两万明军,导致清军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皇太极迅速抓住战机,他亲自率领10万骑兵借道蒙古,长驱直入杀往北京城。

当袁崇焕得知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纵使他再怎么跃马疆场,此时也十分着急,于是马上让山海关的赵率教火速回京驰援,结果赵率教完全不是皇太极的对手,一天后赵率教的部队就全军覆没。

在这个危难之际,崇祯皇帝下令,让袁崇焕率领部队,在蓟州、顺义、三河一线拦截皇太极。但袁崇焕没有听令,因为以他的军事经验告诉自己,如果听了这个命令必定打不过满人的铁骑。

于是袁崇焕抗命,只是让自己的部队紧跟着皇太极的部队,看着满清的人在各种地方烧杀抢掠,但始终按兵不动。

袁崇焕这样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想让皇太极的满清铁骑打到北京城下,然后利用坚城和大炮的优势,磨灭掉清军的野战优势,之前他在宁远大战中,也是这样打败努尔哈赤的。

但这次并不是宁远,而是北京,袁崇焕将崇祯皇帝和北京作为战术上的诱饵,虽然后续成功击退了皇太极,但他在军事上的成功已经无法弥补政治上的失败。

而且袁崇焕不仅仅抗命,再加上自古以来边防军都是不可以擅自回京的,否则等同于谋反。将皇城和皇帝作为诱饵、抗命皇旨、边防军擅自回京,这三条都是诛九族的大罪,袁崇焕一次性全犯了。

皇太极的反间计,多疑的崇祯皇帝

此时的袁崇焕即便军功再高,也已经让崇祯皇帝不得不对其设防,也完全失去了信任,而对此皇太极再次敏锐的察觉到他们君臣两人关系的变化。

皇太极让人传出谣言,说袁崇焕和清军有密约,当时清军之所以可以打到北京城下,就是袁崇焕故意放进来的。

这样的谣言放在之前崇祯皇帝必然不信,但在此时,袁崇焕犯了如此多大忌后,已经引起了崇祯的十二分警觉,多疑的崇祯马上认为袁崇焕就是叛变了,所以马上将他凌迟处死。

袁崇焕死后的头颅神秘失踪

上文提到,袁崇焕凌迟后的头颅不翼而飞,原来作案者是袁崇焕的贴身侍卫佘义士。

袁崇焕死后他的妻子投江自尽,其他妾室和女儿全都被朝廷流放,家产也被抄家,这样的结果让贴身侍卫佘义士无法接受,因为他清楚袁崇焕从未叛国,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大明。

佘义士能为绝后的袁崇焕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将他的头颅带走,然后埋葬在自己家的后院,让袁崇焕也算有了安息之地。

而且佘义士做事非常谨慎,为了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他将袁崇焕的埋葬之地命名为广东义园,因为当时为大明抗清的广东士兵非常之多,佘义士自己也是一员,他让客死他乡的广东士卒共同埋葬在此地,这让朝廷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最后在佘义士的弥留之际,他给自己的后代交代了三条祖训,第一是再也不能回到广东生活,第二是再也不为朝廷卖命,第三就是世世代代都要为袁崇焕守陵。

这个秘密知道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时期,才终于被揭露。

乾隆皇帝为了收买汉人人心,所以他大力为袁崇焕平冤,在寻找袁崇焕后人的行动中,才得知佘义士当年的故事,也弄明白了袁崇焕头颅失踪之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末代皇帝-崇祯将兵部尚书袁崇焕凌迟3543刀
袁崇焕凌迟被杀,贴身侍卫发一毒誓,迄今后人18代已执行392年
袁崇焕立下赫赫战功却被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揭露历史上袁崇焕的真面目,他死得有多惨?
读诗费脑子|大众读者看静诗(十三)
昏庸皇帝3453刀冤杀名将袁崇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