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兄弟终成仇人,鲁迅兄弟失和的原因不是什么?
原创 倬见 2019-10-20 19:36:20

文┃倬琰

对于鲁迅先生的赞誉,其语言多得都能做一篇小说。而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几十年来都讨论不停。在这所有的轶事中,最令人好奇的就是鲁迅与兄弟周作人的失和之谜。曾经亲密不已的兄弟,在看起来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反目成仇",直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谜一直以来都是最让人感兴趣的事情,是经济失衡、还是观念对立、亦或是有人做了错事。其实很难真的说清,但即使已无法弄明白是什么,但还是可以聊一聊他们失和的原因不是什么。


┃失和公案猝然生

鲁迅和周作人兄弟间的关系,直到二人反目之前都是极好的。鲁迅家里曾是官宦之家,但因变故迅速衰落,这在他的文章中都描写过。所以年少的鲁迅作为长子,很早就承担起了一个传统家庭兄长的责任。

【鲁迅】

由于弟弟周建人和两个哥哥尤其鲁迅年龄差距比较大,所以鲁迅和周作人两兄弟感情自小其实更加亲密。周作人的童年生活也因为鲁迅的努力和照顾而过得没有过于辛苦。尤其是兄弟二人去日本留学的时候,周作人的各项事务都是鲁迅安排,所以从求学到归国从文,二人一直相亲相爱。

1923年3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副镌》上发表《绿洲七-儿童剧》,动情地回忆了童年时代与兄长一起在桂花树下玩乐的情景。此后,二人还一起出席北大学生许钦文、董秋芳等组织的文艺社团春光社集会,并共同担任该社指导。甚至7月3日的时候周作人与鲁迅还同逛东安市场和东交民巷书店。这些仅仅距二人反目不到半年。

然而1923年7月19日,困扰了从民国到当代很多人的"鲁迅兄弟失和"事件猝不及防地就发生了。事情的标志就是这封周作人写给鲁迅的"绝情信":"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正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的院子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关于二人失和的资料,或多或少都有遗漏和缺失,唯有这封信完完整整一字不漏的留在世间,让我们至少还能知道事情发生的当下是怎么样的。

这封信,周作人将哥哥称作"鲁迅先生",这不是第三人称的描写,而是纸上的"当面"称呼,如此绝情,先不追究引起周作人做此反应的原因是不是真的,至少在"断交"的当下,兄弟之间确实充满了恨意。

如果没有之后的历史,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曾经亲近不已的亲兄弟会关系恶化到那样的地步。信立周作人只不过是让鲁迅不要再到他们所住的后院,但鲁迅却在收到信的第二天就外出看房,两周后就搬了出去。

八道湾鲁迅一家子曾经住的那座四合院,是他倾尽积蓄和绍兴的祖产买下作为给这个大家族全家居住之用。当然买房的钱包括变卖祖宅的钱,所以也算是有其他兄弟一份,但最主要的钱还是鲁迅自己所出。被亲兄弟从自己买的房子里赶了出来,很难想象鲁迅先生当时的心境。

【周作人】

"绝交"后的第二年,鲁迅回到八道湾的旧家取东西,没想到刚进西厢,就遭到了周作人和其妻子羽太信子的辱骂。甚至周作人拿起一尺高的狮形铜香炉向鲁迅头上砸去,幸亏别人接住拦开,才未击中;而忍无可忍的鲁迅也抓起一个陶瓦枕,掷向周作人。在众人拉架劝解下,鲁迅才匆匆拿了自己剩余的东西离开,至此再也没有回到过八道湾。

自此之后,二人不再兄弟相称,甚至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面,直至鲁迅英年早逝,这对兄弟终没有和解。


┃不愿说也不必说

对于这件事,鲁迅和周作人又好像有兄弟默契一样,没有一个人详细记录过,当然更没有真正的对别人说起过。

【鲁迅在上海】

鲁迅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其去世,那天的事情自然也记录了下来,但鲁迅在当天日记却只写下了一句话:"上午启孟(周作人的字)自持信来,后邀欲问之,不至。"鲁迅曾经想和周作人沟通, 但没有成功,之后此生二人便再也没有交流过这件事。虽然记叙简单是鲁迅日记的特点,即使是后来老来得子也只是写了"广平产一男"几个字,但对于与亲弟弟绝交这件事,鲁迅的记载的确实在简略。

周作人同样有记日记的习惯,但周作人的日记就好像和鲁迅说好了一样,同样只是简单地只是在鲁迅搬走的时候记了几个字:"下午L夫妇移住砖塔胡同。"连哥哥的名字都不提及,可见当时的恨意有多深。

这件事会成为一件鲁迅身上最为人感兴趣的事件,最主要的就是所有与这件事有关的人对这件事都讳莫如深,没有人仔细的记载或者讲述下来。不仅仅是鲁迅和周作人本人,还包括他们的朋友们。

比如鲁迅最后一次回家拿东西被弟弟弟媳追打的时候,在场有好几位他们的朋友。包括张凤举、徐耀辰、章廷谦和羽太信子的弟弟重九,羽太信子对鲁迅的辱骂使用的是日语,除了章廷谦以外其他人都通晓日语,但所有人都对羽太信子说了什么三缄其口,无人知道羽太信子究竟骂了什么,更无从得知他们之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羽太信子】

事实上,除了二人的日记里没有对此事过多提及外,作为文人,"绝交"之后,二人都没有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再提及对方以及这件事。尤其是鲁迅在此后十余年文风日渐激烈的日子里,对于如此记恨自己,且把自己赶出家门的弟弟再未提及一句,直至去世。

倒是1964年已经80岁的周作人勉强在评价香港友联出版公司出版的赵聪《五四文坛点滴》一书时仅仅只是说"……我当初写字条给他,原是只请他不再进我们的院子里就是了。"而在晚年把自己的日记卖给鲁迅博物馆的时候,周作人更是特意将日记里与这件事相关的最重要的十个字裁下丢掉。

自己不愿提及,可能是不想再想起这起兄弟反目的悲剧,也可能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不认为有必要再辩解什么。可能知道一二的朋友故交却又讳而不谈,这件事最终成了谜团。


┃没有原因也惘然

鲁迅兄弟究竟为什么突然反目,自二人这场"公案"发生就有人开始猜测,到鲁迅去世已经多年后周作人去世,更是引发了人们探寻的好奇心。

其实对于此,人们普遍的矛头指向的都是一个人,一个日本女人,就是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各种针对这件事的传闻中,都跑不开她的影子。

【周作人与羽太信子合影,左一为羽太信子,左二为周作人】

这个羽太信子确实是个很不一般的女子。她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女子,只是鲁迅两兄弟留学日本时所住房子的房东女儿。而这房东女儿并不是什么富千金,还为了补贴家用反而给这些个留学生做女佣。但周作人却偏偏对这个女子情有独钟,并最终与其结婚。

羽太信子没有身家背景,而且并不算什么美女,相貌普通,身材不高,圆脸庞,小眼睛。唯一的优点就是干活勤快,这还是做佣人练出的本事。一直以来人们有一个印象,都认为日本女子温顺节俭,但羽太信子却完全不是这样。

来到中国之后的羽太信子不但丢掉了原本勤快的优点,而且在缺点上更加变本加厉,不但摆出了派头,而且挥金如土。进了周家的羽太信子立马成为了持家人,在鲁迅搬出去之前,鲁迅和周作人两个的收入全都交给羽太信子支配做家用。鲁迅和周作人每月收入加起来超过六百大洋,是两三个月收入就能买得起房子的水平,羽太信子却挥霍无度,家里经常入不敷出。

就是这样一个女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引发鲁迅兄弟反目的"罪魁祸首",而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说鲁迅"偷窥"羽太信子洗澡,而引发羽太信子的愤怒,进而导致周作人对鲁迅的恨意。

就像我一开始所说,原因其实已经很难弄清,但至少可以研究一下所有的"传说"哪些是不怎么可能的。比如这个传播最广的"偷窥"说,有很多人在当时就表示不可信,包括鲁迅兄弟二人的朋友章川岛,他说:"八道湾后院的房屋,窗户外有土沟,还种着花卉,人是无法靠近的。"

几十年后鲁迅之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曾说:"父亲与周作人在东京求学的那个年代,日本的习俗,一般家庭沐浴,男子女子进进出出,相互都不回避。即是说,我们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的所谓'男女大防',在日本并不那么在乎。直到临近世纪末这风俗似乎还保持着,以致连我这样年龄的人也曾亲眼目睹过。那是70年代,我去日本访问,有一回上厕所,看见里面有女工在打扫,她对男士进来小解并不回避。我反倒不好意思,找到一间有门的马桶去方便。据上所述,再联系当时周氏兄弟同住一院,相互出入对方的住处原是寻常事,在这种情况之下,偶有所见什么还值得大惊小怪吗?退一步说,若父亲存心要窥视,也毋需踏在花草杂陈的'窗台外'吧?"

"偷窥"一说,可能真的只是一个传说,但因为足够"劲爆",反而被人们不断重复甚至加工。尤其是所有当事人都不正面提及这件事,更让后人愿意相信这样的"秘闻"。

那是否依然和与羽太信子有关,可能是但绝不是像妖魔化的那样认为是羽太信子不讲道理,想要霸占整个家而对周作人吹"耳边风",然后一起把鲁迅赶出去。

郁达夫曾经在他1939年发表的《回忆鲁迅》中说过:"据张凤举他们的判断,以为他们兄弟间的不睦,完全是两人的误解,周作人的那位日本夫人,甚至说鲁迅对她有失敬之处。但鲁迅有时候对我说:'我对启明,总老规劝他的,教他用钱应该节省一点,我们不得不想想将来。他对于经济,总是进一个花一个的,尤其是他那位夫人。'从这些地方,会合起来,大约他们反目的真因,也可以猜度到一二成了。"

【周作人】

但郁达夫也说过:"不过凡是认识鲁迅,认识启明及他的夫人的人,都晓得他们三个人,完全是好人;鲁迅虽则也痛骂过正人君子,但据我所知的他们三人来说,则只有他们才是真正君子。"即使郁达夫作为朋友不想说鲁迅兄弟的坏话,但他没必要也同样高赞羽太信子,而说她并不是坏人,说明虽然鲁迅曾经对于周作人兄弟夫妇花钱有些多表示过劝诫,但并不至于闹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还是如我开头所说,"为什么"已经很难,"不为什么"却还是可以解析,既不是鲁迅做过"不轨"之事,同样也应该不会是经济原因。这中间只有一个日本女子羽太信子,和鲁迅的心寒与周作人的愤懑了。


对于鲁迅先生身上这个最大的谜团,随着有可能知晓这件事的人不断离去,答案被解开的可能性可能越来越小。这样一件放在今天也会是"八卦头条"的事情,却是凸显了作为名人的鲁迅兄弟,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这个事情究竟是否能够最终解开,只能等待其他不为人知的资料能够出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6年10月20日,鲁迅去世的第二天,断交13年的二弟周作人
鲁迅真的偷看了弟媳洗澡吗?两大文坛巨星之间真有难言之隐?
鲁迅与周作人为什么会失和?(2)
周作人:与鲁迅反目,沦为汉奸后晚景凄凉,死后周海婴不肯参加葬礼
北京的房子明明是鲁迅买的,周作人为什么理直气壮让鲁迅搬家?
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罪魁祸首竟是日本弟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