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案例分析研究




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中,利用会计政策留有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使其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巧用会计政策,资产减值准备、资产重组、利用债务重组是当前许多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利用减值准备调节盈余  

近年来,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备受上市公司青睐,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计提的比例和数额关系到企业当年的盈利状况,甚至有可能直接扭转其趋势。通常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在业绩较差时少提准备可以润色业绩,有的则在经营较好时多提准备,以便为随后的会计期间做好业绩储备”,致使八项计提以其灵活性随意性成为许多上市公司随心所欲的盈余管理手段。当然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可以转回的资产仅仅包括应收账款、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等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未探明矿区权益。通过计提巨额资产减值使本年度一次亏足,为今后年度的巨额冲回打下基础,以达到保牌、摘帽、实现盈利的目的。据统计,截至2006222,沪深两市共有13ST*ST公司披露了2005年年报,其中包括个别已经摘帽的公司和目前已经暂停上市的公司。13家公司中,92005年实现扭亏为盈,1家继续盈利,3家出现亏损。年报显示,尽管多数此类公司实现盈利,但主要业务和财务状况出现根本好转的为数不多,大多数公司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操纵利润,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案例,大唐电信(600198)业绩变脸”,200745,发布了一则公告,2006年度其业绩报告将亏损。由于2004年度和2005年度业绩已经连续出现亏损,按照相关规定,大唐电信即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即冠以*ST)。对此,大唐电信45日的公告如此解释,“公司尽管2006年度主营业务规模和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高,但鉴于无线、光通信等传统通信设备产业历年经营留存大量资产带来预期的收益能力有限,仍需对整合后的无线、光通信资产大幅计提减值准备,由此将造成2006年度业绩亏损。知情人士指出,大唐电信的减值计提原本是要分摊到未来数年里的,但是现在管理层希望一次性地将其摊掉。此前大唐电信2006年公布的三份业绩报告无不显示为盈利: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显示的净利润分别为817万元、2 208万元和2 761万元。有论者认为,是为了促使有关方面加速对大唐电信集团的重组;也有论者认为是大唐电信集团故意示弱”,借以对国家有关部门施加压力,以获更大的照顾和扶持。  

二、利用资产重组进行调节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实施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行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股份转让、资产置换、对外转让资产、对外收购兼并等。资产的转让和处置,包括转让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短期投资、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流动资产。上市公司通过资产的转让和处置,可以将不良资产转让给控股子公司;或者,上市公司将母公司的优质资产低价购入,而且不计财务费用。通过这种形式,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的获得母公司优质资产的使用权;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经营不良资产产生的损失或亏损。2007年有48家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又有48家被撤销*ST,其中21家是通过在2007年的资产重组各种方式来实现摘星”“摘帽的。

案例,浙江东方(600120)2004年实现利润19 143.6万元,净利润10 201万元,正常经营利润5 339万元,其中,处置资产产生收益3 236.87万元,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31.7%。公司200220032004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59%10.29%10.34%,连续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2004年顺利配股。

案例,ST寰岛(000691)是通过与关联方的资产置换和股权转让实现摘星2007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兼并、资产剥离、资产出售、和股权转让等各种资产重组方法优化资产、提高利润,2007年中报上果然出现了净利润3725.05万元的大跨度转亏,无疑是资产重组的贡献。

案例,东方银星(600753)是通过资产置换在2006年就将净利润改写为正值的225.31万元,而后又通过资产剥离的资产重组方式在2007年上半年成功地实现净利润635.99万元,顺利摘帽  

三、利用债务重组进行调节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作为解决债务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为企业所采用。债务重组对于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重新激发企业活力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债务重组收益,于是一些业绩欠佳的上市公司就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2007年年报中,即有115家上市公司取得了债务重组收益,平均增加当期利润135万元人民币。实际上这些上市公司平均有23.9%的当期税前利润来自债务重组收益。而ST公司,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据统计获得债务重组收益的115家上市公司中,ST公司有43;66家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其中ST公司有33;债务重组收益前二十大公司中ST公司有14;债务重组收益过亿的三家公司均是ST公司。这表明ST公司普遍采用债务重组作为改善当期业绩的手段。

案例,ST玉源(000408)通过债务重组已经将2005年的净亏损9 715.67万元改写为2006年度的净利润2 069.89万元,进而在2007年上半年报表中的净利润虽然没有刚刚重组过后利润增长的那样明显,但也有595.83万元之多的喜人形势,这些都为2007年底实现摘帽打下基础。

案例,S*ST朝华(000655),该公司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亏损,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2007523日被暂停上市由于面临严重债务危机,20071221日朝华集团公司管理人自此开始实施《重整计划草案》。2007年底前完成债务重组,2008425日该公司公布2007年报,仅债务重组就给该公司带来债务重组损益9.92亿元,成功扭亏为盈,该公司已于200855日向深交所递交了恢复上市的申请,避免了退市的厄运。2007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6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44亿元。可见,正是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挽救了该上市公司的命运。  

四、利用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手段进行调节  

由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难判断哪种会计政策和估计是恰当的,公司管理当局往往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变更会计政策和估计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常用的手段有:变更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和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等手段。

案例,研究发现,2003年开始,陆家嘴一直在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隐藏其真实利润,由于真实利润远远超出账面利润,陆家嘴手中持有大量的现金。2005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70亿元,2002年相比只增长了11.27%。与之相反的是,陆家嘴的货币资金却与日俱增,2005年末达到42.39亿元,2002年底增长了1.54倍。2006930,公司的货币资金达到54.9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4.15%。陆家嘴在2005年年报中披露了一项会计估计变更称:公司办公所在地上海市浦东大道981号办公楼属临时建筑。公司曾向有关政府部门申请延长建筑的有效使用期。政府部门答复建筑的有效使用期不能延长,如遇规划实施时,此建筑应立即无条件拆除。变更前公司对此房产按30年直线法折旧,考虑到浦东新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快速启动与滨江两岸规划的实施进度,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公司拟变更此项资产的折旧年限,2005—2009年五年间,将资产净值扣除必要残值后全部折旧完毕。如将来有证据表明此资产的实际可使用年限低于五年,则根据实际情况再行相应缩短折旧年限。这一会计估计的变更减少本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910.94万元。  

五、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目前,中国一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欠佳或连续几年出现亏损,因而不具备配股资格或面临被摘牌的状况,地方财政为了保留住上市公司配股资格这一宝贵的壳资源,会给予上市公司种种优惠政策,:地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税收减免。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资格,就会想方设法获得各种补贴和减免。补贴和减免,竟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据统计,1999,有超过54%的上市公司获得过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

案例,博讯(600083)2005年正常经营利润为-4 577.3万元,期末股东权益-2480.47万元,公司2003200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089%0.121%,为了保住配股资格,政府在2005年给予了32万元的补贴收入。

案例,ST长控(600137)20061218,公司还收到宜宾市财政局给予的一次性财政补贴1 866.73万元。公司的2006年年报显示,2006年公司完成业务收入1 369.86万元,实现净利润858.36万元。可以看出,公司能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政府补贴。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怎么读

一、阅读了解

首先是阅读财务报表。仔细阅读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在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一是金额较大和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了解其影响;二要了解公司控股股东的情况,以及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情况,了解控股股东的控股比率、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重要性、控股股东所拥有的其他资产,以及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等;三是对关联方之间的各类交易做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阅读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以下项目:

1、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账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有操纵利润的可能。

2、应收账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该单位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接近,则表明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

3、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

4、借款、其他应收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如果公司有对关联单位的大额其他应付款,同时财务费用较低,说明有利润关联单位降低财务费用的可能。

二、分析财务指标

当我们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了初步判断,认为其并不存在重大造假行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以求得出可靠结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是分析的核心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

一般而言,企业债务偿付的压力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般性债务本息的偿还,如各种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各种短期结算债务等;二是具有刚性的各种应付税款,企业必须偿付。不是所有的债务都对企业直接构成压力,对企业债务清偿真正有压力的是那些即期到期的债务,而不包括那些尚未到期的部分。企业能否清偿到期债务是建立在足够资产或资本基础之上,要有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为保证。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为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

企业偿债能力低,不仅说明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偿还到期应付的债务,甚至预示着企业面临破产危险。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项比率是评价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说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可以用作支付保证。

一般认为,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流动比率为21是比较合适的比率。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这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持有不能盈利的闭置的流动资产,企业资产利用率低下,管理松懈,资金浪费,同时表明企业过于保守,没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由于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或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报废还没做处理或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另外,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因素,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可信。

一般认为,1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合理的,它说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1元的速动资产(即有现款或近似现款的资产)做保证。如果速动比率偏高,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同时也表示企业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企业就失去了收益的机会。如偏低,则企业将依赖出售存货或举新债来偿还到期的债务,这就可能造成急需出售存货带来的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但这仅是一般的看法,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这个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从股东的立场来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相反。

4、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股东来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获取额外的利润。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和财务风险。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二)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利润是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重要保障。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从生产经营业务获利能力、资产获利能力进行分析。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100

作为考核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营业利润率比营业毛利率更趋于全面。理由是:其一,它不仅考核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而且考核附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其二,营业利润率不仅反映全部收入与和其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还将期间费用从收入中扣减。期间费用中,大部分项目是属于维持公司一定时期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固定性费用,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全部抵补,公司的全部业务收入只有抵扣了营业成本和全部期间费用后,所剩余的部分才能构成公司稳定、可靠的获利能力。

2、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

这项比率是衡量企业资本金获利能力的指标。资本金利润率提高,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和国家所得税就增加。利用基准资本金利润率作为衡量资本收益率的基本标准。基准利润率应根据有关条件测定,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相当于同期市场贷款利率,这是最低的投资回报。二是,风险费用率。若实际资本利润率低于基准利润率,就是危险的信号,表明获利能力严重不足。

3、经营指数=经营现金流量÷净利润×100

经营指数反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说明公司每一元净利润中有多少实际收到了现金。

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高。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

怎样看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上市公司现金流入与流出信息的报表。这里的现金不仅指公司在财会部门保险柜里的现钞,还包括银行存款、短期证券投资、其他货币资金。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收支活动,以及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从而有助于分析公司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进而把握公司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应变能力。

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5个方面:

1.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公司为开展正常业务而引起的现金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如商品销售收入、出口退税等增加现金流入量,购买原材料、支付税款和人员工资增加现金流出量,等等;

2.来自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公司取得和处置证券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收支活动及结果,如变卖厂房取得现金收入,购入股票和债券等对外投资引起现金流出等;

3.来自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指公司在筹集资金过程中所引起的现金收支活动及结果,如吸收股本、分配股利、发行债券、取得借款和归还借款等;

4.非常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非正常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量,如接受捐赠或捐赠他人,罚款现金收支等;

5.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与筹资活动:这是一类对股民非常重要的信息,虽然这些活动并不会引起本期的现金收支,但对未来的现金流量会产生甚至极为重大的影响。这类活动主要反映在补充资料一栏里,如以对外投资偿还债务,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

对现金流量表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

1.现金净流量与短期偿债能力的变化。如果本期现金净流量增加,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增强,财务状况得到改善;反之,则表明公司财务状况比较困难。当然,并不是现金净流量越大越好,如果公司的现金净流量过大,表明公司未能有效利用这部分资金,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

2.现金流入量的结构与公司的长期稳定。经营活动是公司的主营业务,这种活动提供的现金流量,可以不断用于投资,再生出新的现金来,来自主营业务的现金流量越多,表明公司发展的稳定性也就越强。公司的投资活动是为闲置资金寻找投资场所,筹资活动则是为经营活动筹集资金,这两种活动所发生的现金流量,都是辅助性的,服务于主营业务的。这一部分的现金流量过大,表明公司财务缺乏稳定性。

3.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公司的未来发展。股民在分析投资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增加,意味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增加,说明公司正在扩张,这样的公司成长性较好;如果对内投资的现金流量大幅增加,意味着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没有能够充分吸纳现有的资金,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入量大幅增加,意味着公司现有的资金不能满足经营需要,从外部引入了资金;如果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增加,说明公司正在通过非主营业务活动来获取利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比率分析
分享一本书:透过报表看管理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投资者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
基本面财务数据(4)
[分享]财务分析常用指标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