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供应链4.0——供给侧改革的模式创新之法

作者:肖星(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高级研究员,物流专家,前集团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根据华夏基石e洞察管理思想高级群1群第67期肖星《中国的物流供应链管理4.0》主题分享编辑而成

文字整理/编辑:张晓倩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华夏基石e洞察群友大家好。

我是肖星,在物流领域工作了40年,曾经担任中国外运长航集团运营管理部的总经理13年。外运长航集团下属有两千多家物流公司,我每天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企业,与各级政府沟通交流,发现我们遇到很多经济问题缺少分析的方法论,企业遇到的很多问题不是一个企业本身能解决的。所以我后期的大量工作都在从事供应链管理的实践、研究。这就是供应链4.0的理念和分析方法产生的原因。

展开剩余94%

供应链4.0的概念最早是2015年5月,我在北京交通大学的全球物流时空高峰论坛提出的,是比较新的概念。物流与供应链关系密切,在美国的大学都叫“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从管理学角度看,除了工商管理MBA,还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已经变成了所有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研究经济运行模式、研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供应链 1.0、2.0、3.0指的是什么?

供应链1.0是“计划供应链”。在80年代之前,中国的经济采用的是计划经济这一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有一套计划供应链,是由政府,当时的国家计委,来调控所有的物资,消费品、生产能力的供应、采购、结算、物流等。供应链都是有一套计划来安排的,作为企业则无权涉足整个供应链,这是那个时代非常典型的计划供应链特征。所以供应链1.0是“计划供应链”。

供应链2.0,是“生产供应链”。在80年代后期,我国处在短缺经济时代,改革开放引进市场经济模式,国家经济是以生产为核心,引进了工业工程等科学管理方法,主要是流程管理的方法和模式。通过生产车间里的工作分工,人与机器的协同,把生产效率提上去。中国的生产管理技术也是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慢慢成长起来的。生产科学管理,这是供应链2.0的特点。

供应链3.0叫“产品供应链”。90年代后期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的经济开始了分工,跨国公司把很多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了。中国在这个时期引进大量国外生产订单,比如汽车企业把很多的零配件外包到国外,大部分的零件不是汽车企业生产的,要有供应商来给他提供。怎么去整合供应商、分销商,怎么保证汽车的质量,保证它的供应时间,保证它的成本控制等等。怎么保证它们之间的配合,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产品供应链应运而生。供应链3.0就是“产品供应链”。

今天各大学、专家、企业研究讨论的供应链都是“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3.0 。比如说苹果公司,众所周知苹果是一个技术型企业,如果没有技术创新,这家企业就没有太多的价值了。但是苹果这家企业是个非常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因为它自己保留的技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之外,大量的零配件,甚至零配件的技术等等,都是与供应商合作,怎么管理它的整个供应链,是它保证苹果手机的品质、成本,以及它的服务的重要竞争力所在。所以苹果这家企业,是一个全球比较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企业。

全球真正好的供应链企业绝大多数在美国。比如说美国宝洁公司,它生产的洗涤用品,家庭用品等等垄断全球180多个国家。它的产品不能说是高技术行业。但是它靠了什么赢得了全球?它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其实它做的最好的是供应链管理,它的真正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管理。我们外运是宝洁公司的最大物流供应商,整个大的物流都是我们来做。它在物流外包管理上与国内大企业比,高出很多层次。它的研发、生产、金融、商贸、物流的供应链协同非常好,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给打垮了。这就是供应链3.0典型的代表。

供应链4.0是价值供应链,以创造客户价值为核心

供应链1.0是计划供应链,供应链2.0是生产供应链,供应链3.0是产品供应链。供应链4.0是什么?供应链4.0是价值供应链。这一概念是在供应链3.0的基础上,在中国特定的信用体系缺失环境下提出的,是中国大量传统企业面临升级转型的需求提出的,同时也是互联网由商业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提出的全新理念和运营模式。

供应链4.0是价值供应链,就是以创造客户价值为核心,构建生产、商贸、物流、金融服务高效协同,资源共享,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互利共赢的高信用的一个生态体系

供应链4.0提出的背景:债务负担过重、产能严重过剩、信用体系缺失三大危机

为什么我们要提出供应链4.0?因为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面临着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与危机并存的问题,这是在美国和欧洲都没有发生过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债务负担过重、产能严重过剩、信用体系缺失这三大问题,或叫三大危机。

债务负担过重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说中国的非金融类企业的债务达到GDP的125%—130%,我们的GDP大概是六十多万亿,非金融类企业的债务接近一百万亿,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比,我们是最高的。

第二个的危机叫做产能过剩,而且严重过剩,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特色。我们缺少一个退出市场的机制,或者法律环境,大量的僵尸企业无法退出市场,占用了大量的资源,这破坏的是一个规则,好企业跟坏企业混在一块,再好的企业都无法发展。这样的竞争是不公平的,市场失去了信用,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现实。

第三个危机就是信用体系缺失。信用体系的基础层面是法律信用,法律是市场经济基本的保证,如果法律体系不健全,国家的信用体系就没有基础,我们今天的法律体系信用还很脆弱。信用体系缺失的第二个层面是政府信用缺失,政府应该是维护国家经济信用的执法者,但目前这一服务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地执行。信用体系缺失的第三层面是商业信用恶劣。中国现在的非金融企业的应收账款是11.3万亿,占GDP的比例非常大,企业之间长期欠钱不还,不讲诚信的问题比比皆是。

所以中国目前法律、政府还有商业这三个层面的信用体系都很缺失,这造成了严重的结果:信用成本非常高,商业风险非常大,中小企业经营非常困难,对中国企业伤害非常大。

债务负担过重,产能严重过剩,信用体系缺失,这是我们国家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危机,在西方的经济危机中没有表现出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当然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采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意图快速发展经济,采用高负债投了很多没有经济效益的资产、产能,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供应链4.0是供给侧改革的方法之一

我们的国家、企业现在被这些危机所困扰,自上而下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提出的解决之道叫供给侧改革,怎么实施呢?怎么找到不是靠加大投资增加债务来改善经济的方法?主要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就是技术创新,典型的就是工业4.0;一个叫模式创新,典型的就是供应链4.0。

技术创新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因为技术本身就是人们的追求,像智能机器、无人驾驶、3D打印等。但技术创新只有那些掌握了这些技术又有足够资源的企业,可以做为自身发展的战略方向。中国大量企业不是技术型企业,不具备把技术创新作为战略的基础,因此应该把模式创新作为升级转型的方向。模式创新就是今天提到的供应链4.0,这是一个新的经济运营理念和模式。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先看看商品经济创造价值的五大经济活动的规律。

任何的商品经济,无论是生产飞机、汽车、手机,甚至生产一个家具,它必须要经过五大经济活动实现其最终的价值,包括商品研发、商品生产、商品贸易、商品物流和商品融资。

第一是商品研发。商品是人类通过研发和设计,创造出来的有价值和功能的产品。商品研发创造了独特的商品功能和知识产权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今天商品研发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它创造的价值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

第二是商品生产,即生产加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生产车间、高炉等,通过专业设备生产加工创造出来的,商品生产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

第三是商品贸易。没有商品贸易就无法实现商品的所有权转移。通过采购、销售的商业活动,通过订单、结算、交付等管理活动,商品贸易创造了商品的所有权交易价值,是创造商品的所有权交易价值的重要经济活动。

第四是商品物流。什么是物流?就是通过运输、仓储等经营活动,对商品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创造商品价值。所以说,物流的运营管理,物流的经济活动,创造的是商品的空间和时间价值。

第五个经济活动,就是商品融资。商品融资是对商品研发、生产、贸易、物流这些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的经济活动,创造了商品的金融价值。

与短缺经济时代相比,过剩经济时代的商品研发、商品生产、商品贸易、商品物流、商品融资这五种经济活动有了很大的区别。在短缺经济时代,主要的经济资源都用于从事商品生产活动。商品研发、商品贸易、商品物流、商品金融这些活动,只是生产的一个辅助,因此彼时我们讲商品经济,根本不用讲五大经济活动,讲商品生产就够了。但过剩经济时代,商品生产在整个商品价值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了,我国商品生产占商品价值不到20%,80%以上的价值是商品研发、贸易、物流和金融等经济活动创造的。比如商品物流在商品价值里面的比例一直在提高,商品的空间和时间价值变得很高。2015年我们的国家物流费用占到了GDP的16%,工业品中物流成本占30-35%。

所以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第一为资源,第二为科技)。对有一些商品来说,比如说我们喝的矿泉水,其实它最大的障碍是空间和时间障碍,你要克服这个障碍,你要有巨大的成本,这里的空间时间价值非常高。美国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到80%以上,而金融业又在整个服务业中占比超过一半,可见美国经济创造价值的最大一块是金融。

供应链4.0适应过剩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

在短缺经济时代,经济主要指生产,在过剩经济时代,经济就是“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经济。商贸、物流、金融三大行业,是围绕商品交易的主要的三大服务业,其规则、效率、成本,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交易的公平、效率、成本,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由短缺过渡到过剩的经济时代,政府抓经济的主要目标应该由促进投资生产,转向维护交易的公平,国家经济管理的重点要从产业政策,转向金融、商贸、物流、研发环境的改善,这就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型。

我们金融领域的服务非常落后,服务品种少、方法落后,没有普遍的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

商品贸易的核心是贸易规则, WTO是什么?是一种制度安排,贸易解决的是商品交易问题。我们国内贸易几乎没有规则,只有国际贸易规则,把英国人三四百年前创造的一种国际贸易规则拿来用。没有顶层设计贸易规则能力,又如何谈交易公平?

我们的物流模式跟欧美比相当落后,铁路高度垄断,公路小、弱、散,一方面物流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资源短缺;一方面物流成本高,另一方面物流企业效益差,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运营模式落后。物流效率、成本、质量都会影响交易成本。

商品研发呢?令人汗颜的是,我们的研发跟欧美比差一大截。当前中国的竞争力主要是商品生产,虽然生产管理有竞争力,但是这一部分创造价值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其他四个经济活动都没有竞争力。

在经济过剩时代,当前的经济运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都要对此有深入认识。这就是用供应链4.0分析得出的结果。

供应链4.0的七大作用

供应链4.0是关注供应链体系内部生产、商贸、物流、金融四大经济活动的协同、共享,提高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创新模式。

作用一:是应对产能过剩的有效方法。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产能过剩的时代,提高存量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减少新投资源的比例,是应对产能过剩的有效方法

作用二:是应对信用体系缺失的有效方法。信用体系缺失这个问题在美国和西方并不严重,所以他们用供应链3.0就够了,但在我们国家信用体系缺失非常严重,供应链4.0重点是构建一个高信用的供应链体系,提高企业之间的信用,降低交易成本。商贸、物流、金融三大服务在供应链中的成本已超过50%以上,商贸、物流、融资的协同和高效,是供应链4.0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方法。这就是供应链4.0的特点。

作用三:是经济运行模式的创新。我们国家经济运行的重点、企业的运营管理重点,要从注重生产转向供应链的各经济活动的协同平衡,供应链4.0为构建生产、商贸、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提供了方法,以降低为应对风险而增加的交易成本。

作用四:是资源整合、高效协同的管理技术。是以创造客户价值为核心,构建生产、商贸、物流、金融高效协同,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合作共赢,利益共享,资源整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通过优化供应链内部上下游之间的资源配置,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衔接,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

作用五:为产业互联网的应用打开了空间。互联网在产业领域应用,最大的两大难题是管理资源和管理流程,供应链4.0的资源整合、业务协同技术为产业互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方法。

作用六:为风险防控提供了方法。中小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我国经济的一大难题,在变革时代的市场环境中,单一企业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非常困难,供应链4.0风险防控方法的推广,将为真正的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作用七:为企业升级转型提供了方向。过剩经济时代的传统企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巨大压力,企业升级就是要提升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互联网应用能力,企业转型就是调整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供应链4.0的理念、模式和能力,为企业升级转型提供了方向。

供应链4.0是解决过剩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供应链4.0这种提法,在西方并没有,因为他们没有计划供应链这一经济模式,但是中国却有。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特别是信用体系环境,这个问题只有中国非常突出,是一个制度性障碍。一个大的企业,不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它就很难升级转型成为非常伟大的公司。供应链4.0对管理者的知识、能力是个考验,只有少数企业家可以应用这一模式。供应链4.0重点是合作理念。这种共享合作的理念和模式,是系统化分析经济价值、企业价值、产品价值的方法。物流领域有很多联盟,经营联盟必须有供应链4.0的思维,90%的联盟不成功,因为没有这样的理念。

在过剩经济的时代,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生产经济这样一个理念来理解经济问题了。必须从全部的供应链来理解一个经济活动。在今天,供应链里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已经不在生产领域。

今天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政府,作为经济的管理者、决策者,必须要通过供应链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来研究经济运行的规律,在未来要推行分享经济、共享经济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理论和模式指导,发展就会有障碍。过剩经济时代,我们今天的经济环境一定是需求拉动。供给侧的改革是要创造需求,否则这种改革就是空的,所以,我们要用供应链提供的方法去分析经济,分析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分析哪个环节是我们的主要障碍。

从客户的角度来说,价值供应链是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如果不创造价值,或是客户价值比例比较小,那么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主要比例这一方面。就中国经济的现状而言,最大问题是制度障碍,物流、商贸、金融三大服务业,目前面临的制度障碍非常严重,所以应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关注的重点。

以上是我对供应链4.0的基本理念、模式和作用的分析。谢谢大家!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价值规律
文化商品市场垄断与文化企业规制(一)
《2016大宗商品B2B供应链金融白皮书》案例分享之三:天物大宗打造专业化的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2017/5/22整理可用)
略谈货币的发展和消灭
12-02-20高二政治《03影响价格的因素》(课件)
【风控】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之“经典六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