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培成 | 做一个“不安分”的画者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

并不仅仅是因为表达了一种观念

而是以何种吸引人的方式去表达

What makes art art is not just

the expression of an idea,

but the expression in an attractive way.

Zhang Peicheng

▷VIDEO

张培成爱上画画,与三哥张培础有着莫大的渊源。张培础对绘画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他,成为他踏上画家之道最早的引路人。

中学时期,家境贫寒,苦涩的生活里,画画成了他的最爱。没钱买画纸,便到纸品店称半斤纸边来画速写,这便是他最大的乐趣。

当时张培成就读于上海敬业中学,在这里,他画过石膏、画过水彩......或许是三哥在国画系上过学的缘故,张培成也更偏爱中国画创作。美术老师的教导,为他后来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张培成一心想要报考上海美校,然而等来的却是文革,取消了高考,他的美院梦落空了。

创作

领袖像

1968年开始,他被分配到崇明东方农场干过农活、被调到政宣部画“领袖像”和大批判专栏、被借调到上海出版社画连环画......1971年,被送到了华东师大中文系文艺连,学习革命文艺,留校当了美术老师。

1982年,中央美院招进修生,通过严格的考试张培成总算圆了进美院的梦。沉浸在极度的亢奋之中,他不知疲倦地创作,喜悦之情盖过了一切。美院的学习生活,成为了他艺术上的一个转折点。

“我这个人呢,在画画上面,是一个很不安分的人,你让我一直这样画,我会觉得很没劲!”张培成说道。

早期,他学的是浙派、京派写实徐蒋(徐悲鸿、蒋兆和)体系的人物画,受时局影响,画的都是比较“正统”的中国人物画,画过许许多多的政治题材的作品,当拥有更宽松的文化生态时,他不想再画那一类题材了。用轻松的态度作画,作品风格也变得轻松许多。

《涿鹿大战》

《安息国僧人安世高入洛阳译禅》3×2.3m

八五思潮时,张培成开始了各种绘画语言的探寻,民间画风是其中之一。而他真正开始着手创作民间画风的绘画是从1989 年的全国美展开始的,《微风》一作,是起点。这件作品是张培成的第一件获奖作品,在当时得到了一定的好评。但它的出现,说起来却带有几分偶然的成分。

微风

张培成作

169x157cm 1989年

起初画这件作品,他一直想要呈现水墨画大气震撼的感觉,但总感觉不对。当在画背景的渔船时,被渔船图案的艳丽颜色所吸引,于是,他在画前面闽南渔家女时,也开始用大红大绿这种纯度很高的颜色来敷色,桃红、天蓝、翠绿......都让画作变得十分抢眼,一扫水墨画一贯的沉闷之气,大俗也成了大雅。

刚画完这件作品时,这种很“新”的画风让他心里很不踏实,所幸最终反响很不错,在画坛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美术馆也把它收入馆藏。可以说,《微风》标志着张培成民间画风的起步。

对原有规范的突破,形成了新的视觉感受,这种民间画风,成就了他之后的十年。张培成专注于这一题材的绘画,形成了独特的个人的风格。

但“不安分”的画者怎甘没有求新?民间画风创作久了,熟悉了这类画作的套路,也就缺乏了完成作品后的惊喜。上世纪9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开启,张培成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多样化、国际化的艺术,看过很多国外艺术家的作品,研究了他们的绘画语言之后,他开始尝试新题材的创作,把目光转向都市题材。

《地下铁》154×167cm 2011年

现代人、城市生活让他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被简约、变化甚至分割的形,趋近于儿童画的松拙笔线,趋近于动漫人物平面化的夸张形象,多变的色调和光线,越来越突出艺术家的个性。城市生活的体验、感受与认知,付诸于轻松幽默笔法,更能传达内在的一些东西。

「 都市 」

Ink and wash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相对于数十年专注一个题材,一种手法而言,张培成的“花样”之多,他说:“自由与自然而然,对我来说更加珍贵,我不愿作茧自缚!”

虽然题材和元素多了些,但会有一些相异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写实的、变形的、抽象的,他总是在创造着一种表现其情感的图形,无一不是以自然为对象或是以想象为基础的形的创造,最终,终会让作品达到一种统一、和谐的内在气质和视觉美感,可谓是于稳健中富有变化,于传统中带有革新。

「墨戏」

Ink and wash

张培成的水墨探索从未停歇。从早期对民间画风的钟情:在古代壁画中提炼质朴的萧条和斑驳的效果,在戏曲艺术中摄取具有舞台效果的画面,在剪纸、陶艺中吸取亲和的色彩对比......到如今聚焦城市生活,回归温和平淡的海派特质,舍弃了曾经所偏爱的民间色彩、色块,把容易分散的视觉元素综合起来,收归到多样化的抒情色调下,捕捉生活的瞬间,放大看似平淡的生活本质,城市生活、城市人物等充满现代趣味性的形象随之频频出现。

「都市」

Ink and wash

古人说“墨分五色”,又说“绘事后素”,这对张培成来说,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舍弃亦是拥有。

连续6届入选全国美展,并且频频获奖,这对一个画家来说,是毋庸置疑的骄傲。张培成做到了!

张培成还积极投身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五卅惨案》便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幅历时三年完成的巨幅画作,以水墨语言来表现历史,凝结时代特色,在手法上倾向于表现主义,造型夸张变形,紧紧抓住了学生、工人、群众激愤、惊恐、木讷、沉闷的情绪,表现出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旧上海所特有的感觉,意蕴深沉。

《五卅惨案》 260x580cm 2009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MORE

重大历史题材

《火药的故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郑和下西洋》 429x363cm

艺术年表(下滑查看更多)

1972年

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结业留校任教;

1981年

国画《生气勃勃》入选建党60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

1982年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进修班;

1984年

《孔雀东南飞》入选第6届全国美展(文化部、中国美协);

1986年

《神游》等4幅入选首届海平线绘画联展(上海美协);

1988年

《神游》《黑骏马》等入选第二届新人新作展(中国美协);

1989年

《微风》入选第7届全国美展获铜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文化部、中国美协) ;

《红晴蜒》等5幅入选首届中国新文人画展,作品被上海美术馆收藏(中国文艺研究院美研所、香港文化交流中心);

1990年

《微风》参加中国现代美术展在日本展出(中国美协);

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副主任;

1991年

《农家》获首届中国书画公开征集展一等奖(上海文联);

1992年

在台湾举办个展;

出版《张培成画集》;

1993年

入选《海上十五家中国画集》;

《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丛书·张培成水墨人物画创作》出版;

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画展;

1994年

赴德国举办个人画展;

《沃土》获第8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文化部);

《乐》获第2届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优秀奖(国家教委);

1996年

《沃土》入第8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选展(港、澳、台展出,中国美协举办);

《沃土》参加中国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展在马来西亚展出(中国美协);

参加“水墨延伸展”(北京 国际艺苑美术馆);

1997年

《宁静》参加庆香港回归中国艺术大展中国画展(文化部);

《花猫》参加全国中青年画家邀请展(广州美术馆);

1998年

参加上海美术馆双年展;

1999年

《与大师相会》参加第9届全国美展并获铜奖;

参加“水墨延伸——中国水墨肖像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00年

参加“新中国画大展”;

2001年

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参加第一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文化部);

参加国际中国画年展(大连);

参加第32届杜塞尔多夫国际艺术展;

2002年

参加全国政协举办的上海中国画优秀作品展;

参加“海上风——上海现代艺术展”(德国 汉堡);

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2003年

参加“今日中国美术大展”(北京 中华世纪坛美术馆);

参加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文化部);

2004年

《勇士》获得 第十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文化部、中国美协);

日本富山国际水墨画公募展获优秀奖;

参加“傅抱石·南京水墨画三年展”;

2005年

《艺术界》杂志作为封面人物介绍;

参加第三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文化部);

2007年

参加“同一个世界”画展(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文联);

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文化部);

“闲看五色”张培成水墨画展(上海美术馆);

2008年

四季水墨——当代优秀艺术家中国画提名展 《美术》杂志 《清华美术》

《微风》参加“新时期中国画之路1978——2008”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画回顾展(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主办);

2009年

新象——两岸当代水墨展(中国美术馆);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文化部 财政部);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全国巡展;

《五卅惨案》入选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

《呐喊》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奖提名(文化部 中国美协);

《呐喊》《沃土》入选中宣部大型文献系列《中国美术60 年》(1949 — 2009)(人民出版社)(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主持大型书籍之一);

四季水墨——当代优秀艺术家中国画提名展 《美术》杂志;

2010年

5月,《大提琴》入选文化部主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

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

10月,《祈天》《雄驹》中国国家画院主办 写意中国 中国优秀画家作品展;

12月,《祈天》《雄驹》中国国家画院主办 东盟博览会 时代丹青 中国画邀请展;

12月,签约创作上海市文广局主办的“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并任评审委员;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扇面画展(日本涉谷松涛美术馆);

上海与巴黎之间 上海现当代绘画展(上海美术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2011年

《沧海桑田——崇明围垦》 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上海文广局);

《井冈英魂》美术作品展(中国文联 中国美协 中国文学基金会);

“心灵景象”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展(中国美术馆 澳大利亚吉郎美术馆);

上海与巴黎之间:上海现代绘画展(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四季水墨2011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2012年

开放与共融——中国当代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

四季水墨2012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锦绣中华——前进中的中国美术 (中国美协 中华艺术宫);

写意中国 美术作品展 (中国国家画院);

都市,田园,中国美术馆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美术馆);

2013年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与时代同行 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

上海与巴黎之间(中华艺术宫);

四季水墨2013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2014年

中国意象——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法国巴黎大皇宫;

世纪追梦——百年中国时代图典展 中华艺术宫 中国上海;

水墨精神——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土耳其,中国美术馆);

2015年

2015海上精典名家小品邀请展 美博艺术中心 中国上海;

2016年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

《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文联 财政部 文化部);

“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中国美术馆 墨西哥圣伊德方索学院);

“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中国美术馆 中华艺术宫);

2017年

“视觉的音乐”张培成小品展,海上艺术馆,上海;

7月,无界——一带一路中外艺术邀请展,上海梧桐美术馆,上海;

7月,“新海派、新徽派”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上海市文联展厅,上海;

9月,受邀参加“水墨·季——季平都市水墨画展”,并担任座谈会学术主持,程十发艺术馆,上海;

2018年

“书的记忆——韩硕、张培成、施大畏连环画插图作品展”,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上海;

“生活·源泉——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写生作品展”,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上海;

“在·海上——2018上海名家邀请展”,谭园艺术中心,上海;

受邀参加“首届龙现代艺术博览会”,龙现代艺术中心,上海;

2019年

《心灵的舞蹈》第12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特邀);

2020年

《迎来春天》中国美术馆脱贫攻坚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安世高译禅典》“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文化部)作品为中国国家画院收藏;

2021年

《美在耕耘》中国美术馆新年展;

2022《迎来春天》美在新时代一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

《女娲造人》第13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特邀);

《亲爱的》济南国际水墨双年展;

2022年

《涿鹿大战》开天劈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成果展,上海市文旅局,中华艺术宫。

主要学术著述

《张培成画集》

《培成随笔》

《现代水墨创作表现技法》

《水墨延伸——张培成》

《张培成作品精选》

《视觉的音乐——张培成近作》

《开心“60”后——张培成近作》

《海上掇英——名家名作(张培成)》

《高等美术学院教学范本——张培成》

《上海中国画院画家作品丛书——张培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纯水墨都市街景,一种特别的审美效果
【中国艺术公社·推荐】谢天赐花鸟作品·鉴赏
【云水潇湘】——林爱国新作欣赏
《清平乐》林爱国新作品鉴会微展
卢禹舜工作室 济南画家作品展
《收藏参考》推荐当代书法家——杨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