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亦师、亦友、亦父子 ——记李长白与潘天寿

潘天寿和李长白几十年的师生关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是一段佳话,通过对二人关系的研究,可以勾陈出很多极具价值的美术史碎片。

国画研究会除学习国画外有时亦在校内外举行画展,李长白本科二年级时参加该会在杭州西湖举办的一次画展,潘天寿还亲选了几张优秀作品推荐到当时的《艺风》杂志上刊登,李长白也被选中了一张,画的是一棵松树和一个铁拐李。

在这段时间李长白系统地跟随潘天寿学习国画,李长白画中的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引人入胜,都是受到了潘天寿的影响。此时李长白与潘天寿的关系已尤为密切,除学画外,还随其学习诗词,读李、杜的诗,二李和苏辛的词,还跟潘天寿学下围棋。这些都为李长白日后的绘画成就打下了扎实的“画外功夫”。李长白就这样亲随潘天寿学习了两年直到1939年9月在国立艺专本科毕业。

但是毕业后,李长白在昆明工作难找,只好到潘天寿那里借了50块银元做盘缠,到了重庆一心花园去看从上海去重庆的原国立艺专的校长林风眠。也希望能在战时的“陪都”谋个能糊口的工作。但乱世之中,举步为难,从1940年到1944年约5年时间,李长白为了生计在重庆与成都之间辗转奔波,换了十几份工作,都没能稳定住,且境遇每况愈下。

幸好1944年潘天寿在重庆任国立艺专的校长。当他得知李长白在重庆后,就聘请他到国立艺专教授工笔人物画。李长白在进入国立艺专除教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代潘天寿管理全校老师的大米。战争期间食品奇缺,物价飞涨,大米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当时非常的宝贵,教师的工资往往也是以大米来发放的。开始时李长白认为自己不善于管帐,不想管,几番推脱。但是潘天寿却说:“自己的同学都不管叫什么人去做呢!”李长白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去管理。由此可见潘天寿对李长白正值为人的赏识和信任。

得益于潘天寿的关照,李长白在重庆国立艺专教了四年书,工作稳定,且也有较为丰裕的业余时间来画画,创作了一批质量很好的工笔作品,并在重庆、昆明等地举办画展,潘天寿亦对其画展展出的工笔画赞誉有加。1947年李长白曾在杭州创办“孑民艺术研究所”,内设西画、国画、图案、音乐、语言文学五个系,国画系聘请潘天寿主持。

光阴荏苒,时间到了1959年,潘天寿再次出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不久他特地同该校的党委书记到南京,经过南京艺术学院领导的同意,“借调”李长白到名家云集的浙江美院教授工笔花鸟画,其实潘天寿本想借此机会将李长白直接“挖角”过去,但是南京艺术学院坚决不放。在浙江美院教学期间,李长白为浙江美院培养了一批工笔花鸟画教师。

可惜的是潘天寿在文革时期身心遭受了残酷的迫害,1971年9月5日,黎明前,潘天寿在冷寂黑暗中与世长辞,李长白闻讯后悲痛不已。

1984年5月李长白在浙江参观潘天寿纪念馆时,特别赋诗一首:.

展眼湖开碧黛山,

风光依似昔年装。

伤心师辈多亡去,

留得丹青与日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名家李长白人物画欣赏
精美的工笔花鸟画--李长白
【国画】李长白工笔花鸟作品欣赏
清逸秀润多新意:南派工笔花鸟画--记李长白
李长白工笔花鸟作品欣赏
工笔花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