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拉好弧圈球,就这1个秘诀!

日本乒乓球队发明了弧圈球打法,它是一种强烈的上旋球,特点是既有强大的攻击力又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拉好弧圈球的秘诀就是在于——手腕!



一、“由下向上”确保“摩擦”


所谓的“由下向上”,即引拍时手腕向小鱼际肌肉方向转动,击球时手腕向鱼际肌肉方向转动。


如果你搞不清“小鱼际”和“鱼际”的话,你就简单理解为:引拍时手腕向小拇指方向转动,击球时手腕向大拇指方向转动,目的就是为了击球时确保“摩擦”而产生“旋转”。



二、“由后向前”确保“撞击”


所谓的“由后向前”,即引拍时手腕向手掌背转动,击球时手腕向手掌心转动,确保击球时的“撞击”而产生“速度”。


另外说一下,这个动作和反手的“弹击”动作原理是相通的。


三、复合动作


什么是“弧圈球”?简单一句话:弧圈球就是“旋转”和“速度”的完美结合。也就是说,过于偏废某一方面,都不能算是“弧圈球”,或说是高质量的弧圈球。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引拍时手腕就要做到“既要向小鱼际转动,又要向手掌背转动”,目的就是确保击球时“既有旋转,又有速度”。

补充说明:


1、因为手腕“同时”向小鱼际转动和向手掌背转动而形成的“复合动作”,从外观上看就是引拍结束时球拍接近平行地面了;


2、引拍时手腕动作一个“复合动作”,击球时的手腕动作也应该是一个“复合动作”(只是手腕转动方向相反而已)。


3、随着无机胶水和40 球的使用,现代弧圈球的撞击比例越来越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打摩式弧圈球”,体现在手腕的动作上就是“由后向前”的幅度会适当加大。


不过这是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对于绝大多数业余球友来说,上台率才是王道,所以“由下向上”确保“摩擦”制造合理的弧线保证击球上台依然是重中之重;



4、职业运动员会根据击球需要调整“摩擦”和“撞击”,或说调整“由下向上”和“由后向前”的手腕动作幅度;


5、加转弧圈球,“由下向上”的动作幅度大于“由后向前”,前冲弧圈球则正好相反,“由后向前”的动作幅度大于“由下向上”,至于暴冲弧圈球,两者的动作幅度都很大;


6、业余球友可以根据这个思路,通过调整击球时的手腕动作来改进自己的击球质量:击球力量大但旋转不够,可以适当加大“由下向上”的手腕动作幅度,击球旋转不错但是不够“顶”,可以适当加大“由后向前”的手腕动作幅度;


7、弧圈球技术有一个专有术语“鞭打式发力”,关于这一点,大家理解的内容各不相同,各种文章里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但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手腕的发力实际就是“鞭打式发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详解乒乓技术之横板反手的技术要点
湿父详解正手前冲半出台下旋球弧圈球技术
旋转丰富、动作隐蔽,这种发球让丁宁的对手无从下手、捉摸不透
乒乓球常见的11项新技术要领
【乒乓教学】弧圈球威胁大防不住?四招让你不再担心!
《全民解答》第57集:反手快拉、撕、拧全部技术示范分析 乒乓球教学视频【乒乓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