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扁担疙瘩”富贵包的针刀治疗,一次搞定!

在生活当中,我们常能看到有些人在大椎穴处有个不小的、厚厚的隆起,俗称“扁担疙瘩”。扁担疙瘩不仅十分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还经常与颈椎疼痛麻木、颈肩肌肉紧张、颈椎曲度变直等同步出现。运用小针刀疗法对此处进行疏通、剥离,多可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且无切口瘢痕,痛苦轻微。

隆椎即第七颈椎

       第七颈椎是颈椎的最后一节椎体,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 ,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 下,而被称为隆椎 ,它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在低头时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 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第七颈椎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                        

以隆椎为中心的皮肤隆起的包块,俗称扁担疙瘩。有人认为此包块系头夹肌损伤所致,其实,此包块与头夹肌毫不相干。手术发现该包块仅仅是一个纤维脂肪垫而已。既往需手术切除,因其病变组织无包膜,手术时剥离面较大,切口也很大,自然瘢痕也较大,很不美观。针刀微创治疗此病,免除开放性手术,既无切口瘢痕,也无痛苦,且疗效极佳。

【相关解剖与病理】

在隆椎处,皮肤高起,似脂肪瘤状,直径约50-100mm,大小不等。皮肤色泽正常,扪之包块酷似脂肪瘤,但无典型脂肪瘤的完整包膜与分隔感,肿物与皮肤和基底部均无明显界限,亦无分离感。当手术切除包块时,必须锐性切割。因为这个纤维脂肪组织肿物与颈、胸椎交界处周围的皮下组织(即正常皮下脂肪组织)无明显界限。故只能以组织软硬程度来识别包块组织。

切除之组织以纤维为主,纤维组织纵横排列,其间夹以少量脂肪组织,肉眼即可辨认。但它与头夹肌,或者与头夹肌表面的斜方肌、菱形肌及其隆椎骨组织均无明显联系。换句话说,这个隆椎部纤维脂肪垫是在颈胸椎交界处皮下组织中的一个纤维脂肪增生物。即它的表面是该处的皮下组织;它的内侧面(基底)还是颈胸椎交界处的皮下组织;

隆椎部有关肌群表(点击查看大图)

它的上下左右也是颈胸交界处的正常皮下组织。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这个隆椎处的纤维脂肪垫是独立存在于颈胸椎交界处的皮下组织中的一个病理组织,与它的周围的肌组织无明显组织上的联系。完全可以说它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从表中可以看出,头夹肌的浅面有斜方肌、菱形肌,都有组织起于隆椎;头夹肌的深面还有竖脊肌在其下方存在,且也有肌组织起于隆椎,所有这些肌组织几乎都与头、颈的各个方向的活动有关。它们的损伤能否出现扁担疙瘩,是否也值得研究?
通过以上的解剖学和手术时对扁担疙瘩的观察,应该说它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与头夹肌损伤是两个疾病,不宜混为一谈。

【临床表现】

病人多在无意中发现隆椎处皮肤高起的包块。背部上段正中较突出,似驼背状,外观不雅(见右图箭头所示)。一般情况下,有脂肪垫的人并无不良感觉。患此症者,多为年轻时曾肩挑、背扛重物,或经常仰头工作等。曾遇到的病人有农业劳动者,汽车修理工和军人,以女病人居多。由此推想,此类纤维脂肪垫可能与职业劳动有关。纤维脂肪垫为良性包块。只有那些脂肪垫异常改变时,即脂肪垫有无菌性炎症反应时才会有项背部紧张不适或疼痛感,因此将该肿块暂称之为隆椎部纤维脂肪垫症。 

【针刀治疗】

1、适应症与禁忌症  凡确诊为隆椎部纤维脂肪垫症的病人均可行针刀治疗。应用针刀治疗 ,包块可减小或消失,不适症状得以治愈。

2、体位  俯卧位,上胸下垫薄枕。

3、体表标志  包块明显,外观可定。

4、定点  视包块大小和紧张程度而定:包块小者,可定1~3点。包块大者,可做“十”字、 “井” 或“米”字定点,每点相距20~30mm即可。

5、消毒与麻醉  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局麻后行针刀术。

6、针刀治疗操作

刀口线与脊柱顺列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皮肤达包块。包块质地较为硬韧,刀锋以穿透硬韧包块为限。可反复切割,再行纵、横疏通、剥离,有松动感即可出刀。每个点均如此操作。

术毕,创可贴或无菌敷料覆盖创口,固定。

1、包块位于皮下组织内,只要保证刀锋只在包块硬韧组织内切割,则无危险可言。但不能盲目深入。

2、针刀治疗 ,疗效可靠。一次不愈,可在7-10天后再予松解,直至痊愈为止。

【术后康复】

指导做颈、腰背伸肌功能锻炼(如飞燕点水、颈椎保健操等),结合纠正不良习惯,勿久站久坐,特别是久低头,或配合中药内服外用,防寒保暖,预防复发。        

除了这些手段,还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动作来改善颈椎大包。

第一个动作是颈部后屈,就是保持背部直立,头部位于中立位,颈部使力向后推挤,类似于挤双下巴的感觉,做的过程中头部不能后仰,这个动作只要有空随时都可以做。第二个动作是猫式伸展,双手双膝着地,像猫咪一样弓背低头,再塌腰仰头,每组可以做20~30个,每天睡前做2~3组就可以。第三个动作是坐位小飞燕,双上肢向外旋使手掌对外,然后向后伸,注意上半身保持稳定的中立位,每次坚持一分钟,重复3~5组即可。

当然任何形体的矫正都要先改变引起这个不良体态的生活习惯,因此一定不要长时间低头。在工作生活之余,经常活动脖子,拉伸颈部肌肉对大多数人都是适用的。如果颈椎大包已经引起了一些脑部缺血濡头痛头晕或者上肢麻木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己盲目训练。

扁担疙瘩形成的原因

    笔者认为扁担疙瘩是由于人体生物力学紊乱引起的继发性代偿所致,正和人体的骨质增生一样是人体自身保护的结果。扁担疙瘩病人的共同体态为头前部前移,圆肩,和翼状肩胛。圆肩一通过体态我们首先会明白身体前侧的胸小肌,胸大肌是短缩状态,后侧的上斜方肌是拉紧的。头前移一上斜方肌,头夹肌,颈夹肌等也是拉紧的,下部的夹肌,竖脊肌也会拉紧,当出现翼状肩胛后,肩胛提肌也会拉紧,大,小菱形肌的拉紧。但我们把它们的作用用图示表现时会出现以下几个力线:

    按照软组织损伤人体弓弦力学解部系统力平衡失调原理,我个人认为扁担疙瘩为人体软组织在力的交叉点发生的自我保护机制的结果(肌肉,韧带,筋膜等反复发生粘连,瘢痕,挛缩,硬化所致)。基于理论基础我个人在治疗扁担疙瘩时,不在扁担疙瘩实体内操作,而是解除各个方向的拉应力,并取得良好疗效。

何为扁担疙瘩

在生活当中,我们常能看到有些人低头的时候,在大椎穴处有个不小的、厚厚的隆起,俗称“富贵包”、“扁担疙瘩”。扁担疙瘩不仅十分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还经常与颈椎疼痛麻木、颈肩肌肉紧张、颈椎曲度变直等同步出现。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讲,扁担疙瘩通常是指第六颈椎到第三胸椎中的突起,是颈椎和胸椎交界处突出的一个形态问题,颈部大包中既有增生的软组织,也包括骨骼(椎体的棘突)的突出和脂肪化的肌肉组织。而中医认为,扁担疙瘩位于大椎穴处。大椎穴是人体经络气血通行的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椎穴部位凸起瘀滞,不仅会造成颈肩部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肩周炎、手麻、肩部肌肉劳损等病症,还会堵塞六阳经和督脉,导致气血不能上行于头部,从而引起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有脂肪垫的人并无不良感觉。只有脂肪垫异常改变,即脂肪垫有无菌性炎症反应时,才会使头项僵硬、疼痛、有沉重感,上背部广泛酸痛,或手臂放射性麻木。有人还会出现头晕、胸闷、心慌、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的情况。造成颈部大包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主要原因是不正确的姿势,比如长期头前倾,低头看手机,圆肩驼背等等。也见于年轻时曾肩挑、背扛重物,或经常仰头工作等。

扁担疙瘩的预防

扁担疙瘩主要还是由日常不正确的姿势引起的,因此调整扁担疙瘩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调整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不论是坐姿、站姿,还是看手机、用电脑、看书等,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

如何判断是否有扁担疙瘩?

一种很简单的方式就是,山式靠墙站立:双脚打开与髋同宽,整个身体背后、双腿、臀和肩胛骨贴靠墙,然后看头能不能贴到墙。如果贴不到墙且颈部有明显凸起,说明有扁担疙瘩,而头部贴不到墙,即使没有明显的凸起,也表明姿势异常需要及时处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扁担疙瘩的成因及力学分析
董氏奇穴治疗富贵包
巨大富贵包治疗
【特色医疗】浮针连载5:浮针疗法的组织学基础
刘涛---心意奇针治疗富贵包 颈椎病
“富贵包”症的内针辩证(思维导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