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中国老大的地位要不稳了,这是真的

我们今天来谈谈稍微轻松一点的话题,北京上海实力的消长。这个问题我是从苏锡常和南京十多年经济发展的对比中引申发现的。对比京沪两地GDP,更为直观,也更有说服力。

如果有人问,中国经济上最有实力的城市是在哪?我想90%以上的人会说是上海。很少人会想到北京。自清末一百多年以来,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十分稳固,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上海,北京的头衔,更多提起的是政治、文化中心,甚至是消费中心,从来没有经济中心这个字眼。

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请看下面这张图。




图表显示,在1978年北京gdp只占上海的不到40%,而到了2013年北京gdp占到了上海的90.2%,最新数据是2015年,占到了92%。只有90年代中前期以及2004年前后,上海的增速超过北京。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北京gdp将在六七年后超越上海,成为中国城市的第一。

这样的数据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在一般人看来,北京既不是工业重镇,也不是金融交易中心,经济为何能赶超上海?

当然这个情况不仅仅局限在京沪,在很多地方的对比中,也发现有类似的趋势。简单来说,就是某些省份政治、经济中心有从分离到合一的趋势。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江苏、浙江、河北等等。这几年,省会城市南京、杭州、石家庄比非省会城市苏州、宁波、唐山要好。在数年前,完全是颠倒的情况。而本来政治经济中心合一的省份,省会的地位就更加突出。比如安徽的合肥、四川的成都。前者几年前吞并了附近的巢湖,后者刚刚吃掉了简阳,都成了省内不可撼动的巨无霸。另外又比如在经济陷入困境的山西以及东三省,不少地级城市都是负增长,而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虽然也面临不少困,却仍能稳步向前。

如果从更加深层次考虑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促使京沪实力消长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出现了变化。在工业化时代,是属于资本的时代。大进大出的三来一补贸易加工、临港型工业都会助推有地理优势的城市发展,比如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而外资也会选择这些优势地区进行广泛布局。在这个阶段,苏锡常发展比南京快,而宁波比杭州快。

不过,如今中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最主要的表现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引领未来经济发展一定是属于“轻经济”的信息经济和第三产业。正因为“轻经济”是轻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并不能“独立”存在。比如服务业不需要过分的地理优势,它的商业价值超过了有形商品。但从另一方面说,它更需要与权力相关的资源,比如人才、教育、行政等等相结合,比如现在大力推广的“双创”。而在这方面,北京的优势比上海强很多。各个省会也比下面的地级市好很多。而以往地级市的土地优势、某些矿产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税收优势等等在后工业时代大大降低。而这些城市没有科技、人才、高等教育、信息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优势,要想在“双创”方面发力基本上是徒劳的。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未来将朝着由外向型向内生性方面发展,从更多依靠资本向更多依靠权力资源方向发展。拥有着强势权力的城市在下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将会更多地受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里拥有8个5的A景区,人均GDP远超北京上海的一座地级市!
今年前5月福建9市GDP对比:地级市泉州GDP高于省会城市福州市
【润泽有话说】无锡未来十年的发展标杆是什么?【PART 1】
中部前五的非省会大城市是哪几座?它们都有何突出的经济优势?
苏州和深圳同为地级市,相差甚大!网友:给苏州同样的优势看看!
有观点称“省会城市占尽优势资源,地级市会走向衰落”,对此你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