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亮地理词典】(013)山体效应

  定期推送高考咨询高考热点剖析答题策略教师提升等诸多优质内容,动力十足,为梦想加油!最接地气、重服务的地理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今日话题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不断涌现地理新名词。通过对2012--2017年高考真题进行统计发现:2012年的雪线高度、岩层的埋藏深度、气候生产潜力、红层地貌、城市雨水资源化、丁坝、PM2.5、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就地式城市化;2013年的风化壳、城市首位度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反坡梯田、文化旅游;2014年的霾、人口抚养比、风功率密度等级、径流深度、深度游、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水分盈亏量、城市个头、滑坡频率、粒径分布;2015年的数字高程模型、雾、雨水花园、城市牵挂、电商、屋顶农庄、就业密度、林线、国际慢城、生态裂谷、日照时数、锯泥;2016年的出行能耗、职住平衡、雪崩、贝壳堤、阶地、民宿、庄园经济、篁岭晒秋;2017年的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洪积扇、茶马古道、负地形等。此类试题往往是在新名词解读的背景下设计相应的组题,对考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等地理素养进行考查,很多考生由于理解不透该名词的含义而造成丢分。如何破解此类问题呢?这正是 微信公众号 月亮地理 专门围绕高考而创设的【月亮地理词典】的出发点,希望各位同学在复习备考中自主学习,主动掌握高考即将要涉及到的地理新名词,提前防范、提前认识和理解,为理想的高考分数而努力。【月亮地理词典】破解地理新名词,与您一起冲刺高考!!

【名词解释】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

【跟踪训练】

【参考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干货】高三地理复习重难点之山体效应,可免费下载!
政治高考必须知道的几个最新名词解释
时政|2017年高考政治必须知道的几个最新名词解释
《新名词词典》
【二轮专题】地理过程与地理效应(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桂林:必玩的9个景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