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进

简介

作者:采铜

选取了影响人生的7个关键切面,设计出精进的路径,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支点,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最大的可能。

7个切面分别为: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

时间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视角

积极过去视角:积极的的心态往回看,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友情,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消极过去视角:消极的心态往回看,经常回忆人生中负面经历,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享乐主义视角: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幸福感比较高,但容易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比较大。

宿命论视角: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安排。

未来视角: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愿意舍下当下的享乐,更容易取的比较高的成就。但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的平衡,本剧不同现实场景加以灵活选择。在工作场景以未来视角较为合适;非工作时间,放下工作,专心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采用享乐主义视角;积极过去视角适合在与家人一起时引发。

五年计划

五年时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五年还意味着你可以去精熟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或者在一个学术领域完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

以五年为期,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目标要具体化、情景化、可实施。

对于遇到的实际的阻碍我们总是采用便利的替代性活动如看定影打游戏,我们需要提高逃避成本,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极端”措施,比如删除电脑里所有的电影、游戏、剪短网线,把手机换成非智能手机等。

合理利用时间

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可以从两个角度评估是否值得做:

一、在当下带来的收益大小,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称为“收益值”;

二、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很久。

比如玩游戏和看综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其半衰期可能天差地别。

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当季流行衣服;玩一下午游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认真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刷微博;

我们应该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样收益可以被积累,可以对自己有长期的影响。但不意味着杜绝半衰期短的事情,毕竟还是需要当下的快乐和即兴的满足,只不过,它不应是我们生活的重心。

长半衰期指南:

l 积累可信的知识

l 训练实践技能

l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l 提升审美品位

l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l 保持和促进健康

经典作品:

具有超常半衰期的作品,总是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怎么读都读不尽,经典作品必然包含某种接近“事务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根源性的东西

快与慢

尽量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常用物品的购买,注定无法达到共识的争吵争论等;

尽量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选择

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从终极问题出发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选择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如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

要搞清楚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如何确定自己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可以回想一下最近的一周,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也可以是两周、一个月或半年等。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应了他的格局

格局种类: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者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主流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迁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容易被别人诱导和说服。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目标:作为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利己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的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即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人生的价值就是在于追求真理之美。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哲学家、医生等。

发现人生中更多选项

在很多看似非此即彼的极端选择之间,你可以有很多中间选择,可以选择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可以对它们做出创造性的改造,让他们互相影响,使你的工作更像你的爱好,你的爱好更像你的事业,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在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行动

即刻行动

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复杂度就直线上升,相应地,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会显著加重。这些心理成本虽然是隐形的,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首先会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于是生活开始失控。

与求职、买房等人生大事相比,小事情造成的心理负担可一点都不轻,但搞定后者则显然容易很多。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使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良方。

有些事情牵涉的方方面面比较多,并且原本就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掉,那就需要我们从长计议。这时第一步一般是做计划,做计划虽然主要是构思,与其他事情同时做也未尝不可,比如洗碗拖地时。

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了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更快。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拿出最小化可行产品,之后就是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进行优化。

当一件事,不知道怎么做时,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从工作核心区开始

大多数任务都有一个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非常专注地进行思考,然后将其破解。一旦这部分被我们解决,那么这个任务就完成了大半,余下就是一些支持性的,补充性的工作了。

我们拿到一个任务后,务必先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区,尽力啃下来,而不是先做那些周边的打扫性的工作。等你完成了核心区,可以选择继续补充具体的内容,也可以暂停一下去做别的工作。

避免转换损耗

认知类型指的我们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比如我们处理文字是一种类型,处理视觉图片是一种类型,进行数值计算是一种类型,判断空间和位置又是另一种类型。当不同认知类型进行切换时,人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这样任务的转换损耗会比较大。我们应该集中处理同性质的工作,减少不同性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比如写作时有需要配图的,写文字时先空下来一路写下来,待写完一个章节后,再返回加上插上各个地方的图。

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只是才能指导实践。

我们行动中蕴含的知识属于不易用语言表达的隐形知识,比如一个拉面师傅怎样才能拉出很细的面条,这些技巧蕴含在他的动作中,但要他说出来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书中的知识属于可用语言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通过实践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实现显性知识到隐形知识的转化。从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就需要我们对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而这些知识一旦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容易被重复使用和迁移到其他应用场景中。

如何去反思

保证及时性:

做完一件事后几分钟内就开始反思,这个时候你的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关的细节,最好把反思的结论写在纸上,以便查阅。

梳理反应链:

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应该梳理出来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关键因素优势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梳理“反应链”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及背后的运行机制,在今后同类事件中,我们也可以更好掌握事情发展的进程。

学习

问题引导学习探索

仅仅作为一个学习者,问题也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在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牵引下,在因问题无法完美解答所形成的焦虑与不安的鞭策之下进行的。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

我们也可以向他人提问,向高手求教,但归根到底,这些问题还得由我们自己来解答,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推动,但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通过解码,深入事物深层

解码是一个主动和主观的过程,是否善于对信息材料进行解码决定了对知识的掌握效果。

基于样例的学习:

很多领域的学习,就像学习绘画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临摹过程。在对优秀作品的临摹或深入探究中,我们会发现其中深厚的内涵,精巧细微的技法。

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终点的路和桥。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知识关联。

反复练习的价值,在于使某些认知活动可以自动化进行,而为思考时所用的工作记忆腾出宝贵的空间,以用于更具策略性的活动。

做中学:

有些领域适合“做中学”,日入办公软件,画图软件,学习就是实践,边用边摸索,比抱着一本书啃要强。

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写作式操练:

写作式一种典型的知识构建活动,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写作时,也就是进行信息输出的时候,我们必须去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不然无法自如地将他们组织起来。因为一篇文章要被人读懂,要把人说服,需要缜密的思维、清晰的表达和详实的依据,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知识的编码和组织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准才行。

写作还可以获得反馈,有助于自己去精进知识。

对于操练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是获得高质量的反馈,像竞技体育、音乐等领域,学习者能获得高水平的老师长年累月的指导;但对一般人很多只能靠自学,要获取反馈一个方法是找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或略高于自己的“写作同伴”,相互反馈共同进步,另一个方法是把经典作品当做老师,给自己反馈,将自己写作内容与经典作品做对比找出不足进行改进。

游戏式操练:

“思想实验”,人类历史上很多智者都是这么干的,思想实验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象情景,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务在这个情景中的变化。再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乡更为深刻的洞见。

比如“反事实游戏”,提问者提出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假象情况,然后要求回答者根据相关的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后得出答案。

设计式操练:

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中,当我们发现缺少某方面必须的知识时,又会反过来触发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学习。

关联知识

学习高手尝尝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至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思维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好的信息源往往有确定的内容主题和范围,专注于某个领域,一直提供高质量、有深度的内容,宁缺毋滥;比如学术期刊的论文、上市公司的年报、统计年鉴等。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大多数与你没什么关系。

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

表达本就是训练思维的一种手段,把不必要的内容去掉,简洁而深刻。思维更加清晰明了。

思维转为图像

用画图的方式来直接表示出我们思考内容,有利于我们对所思考问题的解答。

图像更加的形象简洁有利于我们梳理逻辑,促进思考

周密思考

可以利用矩阵、清单等思维工具,完善思考的周密度,避免遗漏。

能力

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保持成长性心智,把绝对化的封闭性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开放式的启发式提问,比如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而是问“要做成这件事我还有哪些地方要提高”。

要想成为T型人才”,你得先做出那一竖,站稳了,再做出那一横也不迟,而且能在某一领域深入专研后再去涉猎其他领域也更能触类旁通。

仔细思考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

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进》解码: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感悟】《精进》读后感(精选10篇)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4个可以让变得强大的底层逻辑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满满干货的一本书 (一)
领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