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宝鸡大唐秦王陵
走进宝鸡大唐秦王陵
(陵塬,过去是陕西800里秦岭一个并不出名的塬,近年来,因为大唐秦王陵的开门迎客才使它名声大震)
(机场的尽头,那唐式建筑就是大唐秦王陵)
(我正是要到大唐秦王陵才走上茫茫陵塬的,因为这里埋着一位原名宋文通的河北汉子,晚唐五代交替时的一代枭雄)
陵塬,过去是陕西800里秦岭一个并不出名的塬,近年来,因为大唐秦王陵的开门迎客才使它名声大震。
我正是要到大唐秦王陵才走上茫茫陵塬的,因为这里埋着一位原名宋文通的河北汉子,晚唐五代交替时的一代枭雄。
宝鸡的八月,是最热的季节,我是冒着堆上35度的酷暑从市区一步一个台阶,半个小时的努力,才登上北坡公园的,公园顶便是如今已名声大震的陵塬。
茫茫的陵塬北枕陇山,俯临渭水,三面环沟,东隔金陵河与贾村塬相望,西隔长寿河与紫塬相望,渭河悠然远去。纵目望去,秦岭一脉尽收眼底。
走进塬的深处,便是陵塬机场。机场的草萍上停着两架军用飞机,当地的农民告诉我,现在这两架飞机主要是用于飞机播种,宝鸡的秦岭上的新树,多是这两架飞机播的种。机场的尽头,那唐式建筑就是大唐秦王陵。
来秦王陵之前,我曾查了一下资料。这里过去有“冢疙瘩”,但是谁的墓并不清楚。一直到2001年的一个夏日,考古人员在淤泥中掘出了一方“大唐秦王忠敬墓志铭”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冢疙瘩”里的神秘墓主,原来就是传说中的李茂贞了。
“此秦王非彼秦王”。因为提起大唐秦王,很多人首先会想起秦王李世民。此位秦王本名宋文通,唐僖宗赐其姓名李茂贞,列入皇家典籍,唐昭宗加封其为岐王、秦王等职,后梁承认其岐王一职,后唐则再次加封其为秦王。李茂贞32岁便出任凤翔节度使,仗着秦岭之险、渭水之利而威震关西、陇东及川北,以至于偌大关中,除京师长安之外,其余均为其所有。他以镇压黄巢起义起家,勤王护驾有功,却三次火烧长安城;他杀人如麻,却重修法门寺,给后世留下千年古刹;而当朱温灭唐,各地强藩相继称帝之时,他却未随波逐流,一直奉唐正朔。曾有人概括李茂贞是“生于农家,起于行伍,兴于战乱,盛于分裂,终结于北方的局部统一”。
大唐秦王陵博物馆是展示李茂贞(公元856-924年)及夫人刘氏(公元876-9 43年)“同茔不同穴”的合葬陵寝为样板的专题博物馆。
走进大唐秦王陵,像是走进了距今约1100年历史。唐秦王陵由山门、神道、献殿、祀殿、合两座地宫组成。在150米长的神道上,陈列着按皇帝生前出行宫廷仪仗的唐代石雕15组34尊。据说这些是李茂贞“终结”前,从麟游、彬县等地拉来优质石材,一块块拼接起来。现在的石展台上,还散落着天王、力士的浮雕石柱础,有石雕莲花座以及刻有汉梵文字的石经幢等,还有从陵塬村收集来的陵墓前的石雕马头。
在两座分别长为120米、80米的地宫殿中,有高8米、宽4米用青砖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见全国唯一的砖雕飞檐古建端楼,做工精细,人物造型逼真。有用青砖砌墙并券的八边形穹窿顶;有栩栩如生墓道两侧18幅乐伎图;有唐代珍贵的胡人马乐俑;有精美的砖雕“十二生肖图”“八人抬轿图”“二人抬轿”“汉人牵马图”“胡人牵驼图”。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开青砖形成勺状“地面天象图”;有埃及“金字塔”式的人面兽身镇墓兽;还有带有神秘色彩的千年石函……。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在唐代帝王陵寝中极为罕见。
令人惊奇的是,夫人墓室的端楼高达7米,砖雕仿木,华丽非凡,端楼下以乱石堆砌,盗墓贼胆敢挪动,后果可想而知。端楼后的石门,绝难开启,但就在甬道与墓室南壁顶部相接处,套压的一块楔形石条被抽出,形成了可供一人出入的小洞,专家认为是当初修墓工匠为盗墓所预留。而后面的墓室,大青砖逐层内收而券成的穹窿顶上,赫然有一个盗洞!
盗洞被因“洞”制宜地通往地面做成通风口,墓穴里的气息“空穴来风”地排出地面,而当初找通风口时的发现,却令每个人惊讶不已,“盗洞通上去的地面,是个苹果园,取土时发现有砖,一挖就是好大一片,那就赶紧清理,有的上刻工匠姓名,有的拓有工匠手印”。
这堆唐砖,北宽南窄,中间隆起,四周翘起,如同一顶八抬大轿,因无砖而空出的位置,则连成了一幅北斗七星图,“天象图确立了墓的规格,只有帝王陵才有天象图,地上的天象图更是极为鲜见”。细观天象图,有一个向东指的齿牙状规则豁口,旁边还有砖摆成箭头,用意何在,玄机重重。
顺着齿牙状的砖往下“走”,便直达夫人墓室,但当初胆敢标出箭头,若被发现,岂非要人头落地?难道盗墓者当年已混迹其中、并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盗墓的玄机?从实际效果看,这个箭头,确为盗墓贼对墓室顺利实施“垂直打击”起了关键的“导航”作用。而那些或隆起或散开的砖块,应该是历历皆有所指。
资料显示,李茂贞曾在凤翔城东北为其夫人修有“李氏园”,苏东坡任职凤翔时,此园仍存,苏东坡在诗中写到,“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举鞭扣其户,幽响答空谷”,他徜徉于这座“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的小园,不禁抚今追昔,百感交集。
厚重的历史已经过去1000多年了,从平民宋文通到秦王李茂贞,给人不少感慨。“断碑衰草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李茂贞雄踞于此数十年,但在历史长廊里,他也是个行色匆匆的过客。他的功过自有史学家去评论。但对我们来说,能够在这里感受到1000多年前文化的精美和博大之余,更多的是一次心灵的旅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走进大唐秦王陵,像是走进了距今约1100年历史。唐秦王陵由山门、神道、献殿、祀殿、合两座地宫组成。在150米长的神道上,陈列着按皇帝生前出行宫廷仪仗的唐代石雕15组34尊。据说这些是李茂贞“终结”前,从麟游、彬县等地拉来优质石材,一块块拼接起来。现在的石展台上,还散落着天王、力士的浮雕石柱础,有石雕莲花座以及刻有汉梵文字的石经幢等,还有从陵塬村收集来的陵墓前的石雕马头)
(“此秦王非彼秦王”。因为提起大唐秦王,很多人首先会想起秦王李世民。此位秦王本名宋文通,唐僖宗赐其姓名李茂贞,列入皇家典籍,唐昭宗加封其为岐王、秦王等职,后梁承认其岐王一职,后唐则再次加封其为秦王。李茂贞32岁便出任凤翔节度使,仗着秦岭之险、渭水之利而威震关西、陇东及川北,以至于偌大关中,除京师长安之外,其余均为其所有。他以镇压黄巢起义起家,勤王护驾有功,却三次火烧长安城;他杀人如麻,却重修法门寺,给后世留下千年古刹;而当朱温灭唐,各地强藩相继称帝之时,他却未随波逐流,一直奉唐正朔。曾有人概括李茂贞是“生于农家,起于行伍,兴于战乱,盛于分裂,终结于北方的局部统一”)
(大唐秦王陵博物馆是展示李茂贞(公元856-924年)及夫人刘氏(公元876-9 43年)“同茔不同穴”的合葬陵寝为样板的专题博物馆。在两座分别长为120米、80米的地宫殿中,有高8米、宽4米用青砖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见全国唯一的砖雕飞檐古建端楼,做工精细,人物造型逼真。有用青砖砌墙并券的八边形穹窿顶;有栩栩如生墓道两侧18幅乐伎图;有唐代珍贵的胡人马乐俑;有精美的砖雕“十二生肖图”“八人抬轿图”“二人抬轿”“汉人牵马图”“胡人牵驼图”。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开青砖形成勺状“地面天象图”;有埃及“金字塔”式的人面兽身镇墓兽;还有带有神秘色彩的千年石函……。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在唐代帝王陵寝中极为罕见)
(令人惊奇的是,夫人墓室的端楼高达7米,砖雕仿木,华丽非凡,端楼下以乱石堆砌,盗墓贼胆敢挪动,后果可想而知。端楼后的石门,绝难开启,但就在甬道与墓室南壁顶部相接处,套压的一块楔形石条被抽出,形成了可供一人出入的小洞,专家认为是当初修墓工匠为盗墓所预留)
(这堆唐砖,北宽南窄,中间隆起,四周翘起,如同一顶八抬大轿,因无砖而空出的位置,则连成了一幅北斗七星图,“天象图确立了墓的规格,只有帝王陵才有天象图,地上的天象图更是极为鲜见”。细观天象图,有一个向东指的齿牙状规则豁口,旁边还有砖摆成箭头,用意何在,玄机重重。顺着齿牙状的砖往下“走”,便直达夫人墓室,但当初胆敢标出箭头,若被发现,岂非要人头落地?难道盗墓者当年已混迹其中、并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盗墓的玄机?从实际效果看,这个箭头,确为盗墓贼对墓室顺利实施“垂直打击”起了关键的“导航”作用。而那些或隆起或散开的砖块,应该是历历皆有所指)
撼。
(这里过去有“冢疙瘩”,但是谁的墓并不清楚。一直到2001年的一个夏日,考古人员在淤泥中掘出了一方“大唐秦王忠敬墓志铭”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冢疙瘩”里的神秘墓主,原来就是传说中的李茂贞了)
(厚重的历史已经过去1000多年了,从平民宋文通到秦王李茂贞,给人不少感慨。“断碑衰草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李茂贞雄踞于此数十年,但在历史长廊里,他也是个行色匆匆的过客。他的功过自有史学家去评论。但对我们来说,能够在这里感受到1000多年前文化的精美和博大之余,更多的是一次心灵的旅游,是一次心灵的震憾)
(走进塬的深处,便是陵塬机场。机场的草萍上停着两架军用飞机,当地的农民告诉我,现在这两架飞机主要是用于飞机播种,宝鸡的秦岭上的新树,多是这两架飞机播的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祖国风光(1090)大唐秦王陵
大唐秦王陵有个天象图,图内竟有指路石,难道是盗墓者留下的路标
李茂贞墓【陕西宝鸡】
大唐秦王陵:李茂贞石像油光可鉴 诸多谜团未解(图)
残唐剩勇是秦王
探秘宝鸡——大唐秦王陵(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