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曲常识
凌寒诗·词·曲常识 (转)

 

诗·词·曲常识 (转)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 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是古人写作七言近体诗时对一句之中各字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为常用口诀。这种规定的基本精神是对平仄声字的运用可以有灵活处置的地方,使作诗时不致为平仄律束缚得太死,不因词而害意。其内容是说:在一个七言律句之中,第一、三、五字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不能任意使用。该用仄的必须用仄,该用平的必须用平。这是因为第二、四、六字是节奏点所在,平仄必须清楚,不能混用。对于五言诗来说,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不论”和“分明”,在拗体诗或特殊格式的诗中,有些一、三、五字的平仄也是要“论”的;有些二、四、六的字也可以不“分明”。 

一字 豆 

  由一个字组成的“领字”称为一字豆。豆又写作“读”、“逗”。它们由动词、副词或连词等词充当,用于词句之前,在词中起转折、过渡、串合、联结、引领下文的作用。领字与被领字之间可以略事停顿,所以称为“豆”。用作一字豆的词,主要有问、爱、总、怕、待、正、乍、看、任、将、方、嗟、叹、尽、凭、早、快、况、怅、算、更、想、料、奈、但、似、甚、念、莫、若、应、已、未等。例如秦观的《望海潮》词:“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有”是一字豆,它总领“华灯”及“飞盖”两句。一字豆所领的句子,可以是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各句的平仄安排是对立还是相粘,一般不计领字在内,在算节拍时应把它除外。如秦观《八六子》:“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念”是一字豆,引领两句,所领者均为六字句。这两句讲究同句之中的平仄交替,对句的平仄对立,都不算领字“念”在内。 

一韵到底 

  近体诗的律诗和绝句要求一韵到底。一韵到底是指全诗从头到尾用韵书中同一个韵部的字,中途不转韵。如:李颀《送魏万之京》诗:“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本诗用歌、河、过、多、跎等字押韵,同在歌韵,一韵到底。

 一题联章  联章的一种。几首词同咏一个题目的联章叫“一题联章”。 

七言 诗 

  每句七个字的诗。严羽《沧浪诗话》谓“七言起于汉武《柏梁》。”但柏梁体是一人一句凑合而成,非为一体七言,难以认为七言诗之始作。又有人说七言起于《楚辞》(如其中的《大招》、《招魂》,都是七言)和楚歌,如项羽的《垓下歌》等。《垓下歌》确以七言为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但此说也未成定论。不过,七言起于汉代的说法,大概可以成立。南北朝时,七言诗有继作。到了唐代,七言诗经过李白、杜甫、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的推动,更为盛行。后世律诗,多以七言为体。 

入  声 

  汉语的一种声调。它在中古时发音比较短促,并且带有[-p]、[-t]、[-k]三种韵尾,带[-p]的入声字如急、及、十、纳、杂、妾、聂等;带[-t]的入声字如竭、月、伐、越、末、活、刮、切、节、屑等;带[-k]的入声字如屋、玉、局、足、酌、药、昔、恶、郭、白、碧、尺、石、激等。入声在元明时代失去三种韵尾,入声韵变为非入声韵,入声这个声调也就消失,它所管的字就分别合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等声调去了。入声字在宋词中已经可以用为平声,在元曲中则“派入”三声,作为其他三声的字来运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广其押韵”(周德清语)。 

入派三声 

  元人周德清在编撰北曲韵书《中原音韵》时对声调的一种处置方法。中古时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宋代后期,作词曲者多以入声字“派入”其他三声以“广其押韵”,周氏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说:“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周氏将入声字派入三声,主要是归纳前辈作者及时贤的作法而来,所以他又说:“平、上、去、入四声,《音韵》无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前辈佳作中间备载明白,但未有以集之者,今撮其同声,或有未当,与我同志改而正诸!”现代学者有些人以为“入派三声”就是“入变三声”,当时的入声已经消失。事实上,在周德清生活的时代,入声仍然存在。周氏自己说得很明白:“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 

广  韵 

  著名韵书。它是宋朝人陈彭年、邱雍等人奉诏重修《切韵》和《唐韵》而成的。书成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广韵》在《切韵》一百九十三韵和《唐韵》一百九十五韵的基础上,分为二百0六个韵部。全书共收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字,比《切韵》多了一倍以上。《广韵》在体例子眩要是依据《切韵》,特别是所用的反切,更是采录《切韵》而来。当然,它也作了一些修订。《广韵》的注解,引用了大量的古籍,注释相当详赡。它行世以后,成为宋代初年以后甚为流行的一部官韵书,文人作诗用韵,均以之为依据。宋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丁度等人据它进一步修编成《集韵》。 

小  韵 

  一、韵书中一个韵部之内,调类、韵类、声类都相同的一个同音字组。一个小韵用一个切语注明其读音,并注明该小韵所管的字数。如《广韵》鱼韵“居”字之下注明“九鱼切,十四”,这就表明鱼韵“居”小韵的读音是九鱼切,本小韵共收居、裾、琚、车等十四个同音的字。这个小韵以“居”字为首,一般称为“小韵着字”。

  二、齐梁间诗人沈约等人所提出的诗作“八病”之一。其内容是五言诗两句之内各字之间不能用同属一个韵部的字。如:“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树”与“露”同韵,“连”与“泉”同韵,这就犯了“小韵”的毛病。 

大  韵 

  一、指韵书中的一个韵部,相对于“小韵”(同音字组)而言。

  二、齐梁间诗人沈约等人所提出的“八病”之一。其内宾是指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不然就是犯了“大韵”的毛病。例如:“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与韵脚“垆”字同一韵部,这就犯了“大韵”的毛病。 

平 仄 

  古人作诗区分汉语声调的一种术语。仄就是侧,即不平之意,取其与平相对。平仄概括了古代汉语的四声。平包括平声,仄则包括上、去、入声。近体诗中平声字与仄声字有规律地排列、交错、相对形成不同声调的字参互错用,构成诗歌格律的重要表现之一,这称为“平仄律”。唐宋的格律诗一般只以平与仄对举,而宋元时代出现的词、曲,为了歌唱的需要,不单要讲究平仄,而且在仄声字中分别讲究上、去、入声字的运用,特别重视对上、去声字的调配使用。这是诗与词曲在运用声调上的重要差别。近体诗对平仄的运用,一是讲究句中各字平仄的排列;或是一句之中平仄声字的交替,或是对句之内平仄声字的对立,另一是一篇之中各句平仄声的安排,如讲究相粘之类。平仄的交替、对立、相粘等做法,使诗句的格式变得多样化,这也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所说的“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的异音相从的表现。

  我国古代韵文的一种重要体裁。原称为曲子词、曲、曲子、曲词,或称为杂曲、歌曲、琴趣、长短句、诗余、语业、乐章等,到南宋时称为词。词本是一种配乐的诗歌,它是按一定的曲谱填写出来的歌辞,所以作词又称为“填词”。词很讲究声律,可以上口演唱,所以有人又称之为“乐府”。事实上,它也是古代的乐府演变而来的。清人宋翔风《乐府余论》说:“宋元之间,词与曲一也。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词的曲调有很广泛的来源,有的来自域外乐曲、边疆民族音乐,有的来自中原内陆的民间歌曲,有的则是文士或乐工的制作。词所用的曲调清新流畅,它出现于唐代,而在晚唐形成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至宋代大为盛行。文人所作的词据传起于唐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而到了温庭筠手中,词作在艺术技巧上已趋于成熟。唐代著名的词家有刘禹锡、白居易、韦庄、皇甫松、司图空等人,南唐的著名词人有李煜,北宋的名家则有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秦观、周邦彦、柳永、张孝祥、李清照、辛弃疾、陆游、陈亮、姜夔等人。词的格律,是由前代的诗演变而成。在运用四声平仄以及对仗等方面,大体上仍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传统。词的体式很多,句子也长短不齐,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调名以表示所用乐曲,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词牌”。词牌有多种多样,所以词的格式也多种多样,一般按它篇幅的大小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又按音乐节奏的不同分为令、引、近、慢等。词的用韵、平仄、对仗等都有别于近体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入门
【诗词格律常识|第8讲】相粘、相和、重韵、重句、律诗、律绝、钦定词谱、洪武正韵
学写古诗词:押韵、格律、平仄、诗料
古诗的用韵
诗律的发展及诗歌创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七天学会格律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