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种具有散寒、活血、止痛等保健功效的妇科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妇科中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散寒、活血、止痛等保健功效的妇科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妇科疾病是在妇女中是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广大女性与生俱来困惑,如月经痛,上环不适,流产创痛,产后宫痛等不适症状或女性原发性,顽固性痛经,月经失调,腰酸腹坠,乳房肿痛,手足冰凉,经血不畅等疾病。由于现代女性也面临着同男性一样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常时间的工作使其气血亏损,肾精不足,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质量。并且伴随着各种常见疾病的时常发生,特别是痛经的发病率足年上升,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而痛经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仍采用体类激素和前列腺拮抗剂,前者不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而后着只能占时缓解病情并不能彻底治疗,并且由于对人体具有副作用而不易长期大量用药。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方严谨、配伍科学、疗效显著、能更大限度的发挥药物作用,疗程短、见效快、易巩固,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散寒、活血、止痛等保健功效的妇科中药及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的妇科中药,其特述之处在于:制成所述中药有效成份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

    吴荣萸 495—505份    小茴香 295—305份     苦参 295—305份

    黄柏   195—205份     肉桂  95—105份      细辛  95—105份

    当归   95—105份      乳香  45—55份       没药  45—55份

    丁香   45—55份       香附  45—55份       冰片  5—15份。

    制成所述中药有效成份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

    吴荣萸500份   小茴香300份   苦参300份

    黄柏200份     肉桂100份     细辛50份

    当归100份     乳香50份      没药50份

    丁香50份      香附50份      冰片10份。

    上述的剂型为贴剂。

    上述的剂型为贴型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药材净制后,备用;

    (2)将冰片研细,过100目使成细粉;

    (3)另将乳香、没药冷冻粉碎,过100目,使成细粉后加入上述步骤(2)的细粉搅拌,混匀,备用;

    (4)再将吴茱萸,小茴香、肉桂、细辛,当归等其余药材干燥、粉碎,过100目使成细粉,备用;

    (5)最后将辅料蜂蜜,尼泊金乙酯加热,练成老蜜,待温度降至45—50℃左右时,加入上述步骤(3)、(4)制得的细粉,搅拌,混匀,待冷却后,用机压成形,制贴即得。

    本发明相对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采用吴荣萸、小茴香、苦参、黄柏、肉桂、细辛、当归、乳香、没药、丁香、香附、冰片等数十味中药组成。故本方中选用大辛、大热之品肉桂补火助阳,活血通络,散寒止痛为君药。辅以吴荣萸、小茴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丁香温中降逆;细辛祛风散寒,理气止痛,助君药使其散寒止痛之力更强共为甩药。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香附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乳香、没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苦参、黄柏燥湿、杀虫、止痒共为佐药。冰片芳香走窜,通行诸经而引诸药直达于表里上下为使药。以上诸药配合得当,共凑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功效。

    本发明采用先进的中药提取设备,以科学的工艺,合理的提取、精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根据传统医学的“内病外治”之法,利用现代医学透皮吸收技术研制而成,具有调理冲任、理气活血、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温肾暖宫、调经止痛作用。适用于女性原发性和顽固性痛经、月经失调、腰酸腹坠、乳房胀痛、手足冰凉、经血不畅、人流后镇痛止血等。经临床实验检测证明,该药物安全无副作用,工艺简便可行,使用安全,治疗效果好。

    四、具体实施方式

    祖国医学认为,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腰酸腹坠,手脚冰凉,乳房胀痛等妇科疾病,多因风寒湿邪侵袭,寒属阴邪,其性收引,乃致经脉拘挛,气血运行受阻,当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为治则。本发明基于现代临床经验,参考历代医古文献及资料研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及初步临床研究病例对配方中数十味中药药性及辅料性状进行下列详述:

    1、吴茱萸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荣萸的十燥近成熟果实。

    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性能特点:散寒止痛,降逆止吐,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腕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

    2、小茴香

    来源:伞科植物的成熟果食。

    性味:温、辛。归肝、肾、脾、胃经。

    性能特点:祛寒1卜痛,理气合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大,少腹冷痛,痛经,脘腹痛,食少吐泻,睾丸积液。

    3、苦参

    来源: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性能特点: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巾11黄疽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4、当归

    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性能特点: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

    5、黄柏

    来源: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蘖的干燥树皮。

    性味:苦,寒。归肾,膀胱经。

    性能特点: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

    6、肉桂

    来源:樟科植物肉桂地干燥树皮。

    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肝经。

    性能特点: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络。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心腹冷痛,肾虚吐泻等。…’

    7、细辛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性味:辛、温。归心、肺、肾经。

    性能特点:祛风散害,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8、丁香

    来源:桃金娘科植物,香的干燥花蕾。

    性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性能特点: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等。

    9、没药

    来源: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其他同属植物茎杆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性味:苦、平。归肝、心、脾经。

    性能特点: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经闭,经痛,胃腹冷痛,跌打伤痛,痈疽肿痛级肠痈等症。

    10、乳昏

    来源:为橄榄科小乔水卜氏乳胥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郝渗出的树脂。

    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性能特点: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痛经、经闭、胃脘冷痛、风湿痹痛。

    1I、香附

    来源:沙草科植物沙草的干燥根经。

    性味:辛、微苫,微甘、平。归肝、牌、二焦经。

    性能特点:行气解郁,调经解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肋、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痛,寒疝腹痛,月经不调,经闭通经等症。

    12、冰片

    来源:龙腑科植物龙腑香的树干经蒸馏冷却而得的结晶或用松节油樟脑等经化学合成。

    性味:辛、苫,微寒。归心、脾、肺经。

    性能特点: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神昏,痉厥,各种疮疡,咽喉肿痛,口疮,目疾等症。

    13、蜂蜜

    来源: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所酿的蜜。

    性状: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也,放久或遇冷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气芳香,味极甜,相对密度应在1.349以上。

    14、尼泊金乙酯

    来源:4—羟基苯甲酸乙酯。含C9H1003不得少于99.0%。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有轻微的特殊香气,味微苫、灼麻。在乙醇或乙醚中易溶,在氯仿中略溶,在甘油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本发明根据传统医学的“内病外治”之法,利用现代医学透皮吸收技术,由香附、乳香、没药、吴茱芋、当归等各种中药研制而成。具有调理冲任、理气活血、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温肾暖宫、调经止痛作用。适用于女性原发性和顽固性痛经、月经失调、腰酸腹坠、乳房胀痛、手足冰凉、经血不畅等,人流后镇痛止血等。经临床实验检测证明,该药物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效果好。

    本发明经陕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临床附属二院、北京中医学院临床使用250例,对痛经、月经不调、腰酸腹坠治疗效果显著,总效率达91.2%。

    本发明经陕西省保健品检测中心、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保健品检验鉴定

    中心检验:

    1、检验试验方法

    (1)挥发油检验

    按中国药典(2005版),取药5g,加硅藻土适量,研细分散,置100ml具塞三角角瓶中,加入乙醚20ml,连续振摇30分种,滤过。取上述滤液5ml与蒸发皿中自然挥干,加新配制的5%番草醛硫酸溶液3滴,显紫色。

    (2)生物碱检验

    按中国药典(2005版),取药5g,加硅藻土适量,研细分散,加稀盐酸25ml,超声处理10min,滤过,取滤液10ml,加氨水调节PH至中性,水浴挥干,残渣加入3%盐酸液3ml溶解,滤过,滤液分两只试管,一管加碘化铋钾试剂.产生橙红色沉淀;另一管加磷目酸试剂,产生黄白色或淡黄绿色沉淀,加氨水转变成兰色。

    (3)微生物检验

    依据中国药典(2000版),按DB61-268-1998中方法进行。

    2、检验结果:

    3、结果分析

    经检测结果认为,该产品具有有止痛、活血、散寒等功效;经细菌、霉菌及致病菌检测结果,细菌菌落总数(cfu/g)为3,霉菌苗落总数(cfu/g)为<10,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以上结果说明该产品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中药由下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吴荣萸500g   小茴香300g   苦参300g

    黄柏200g     肉桂100g     细辛50g

    当归100g     乳香50g      没药50g

    丁香50g      香附50g      冰片10g。

    本发明剂型为贴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药材净制后,备用;

    (2)将冰片研细,过100目使成细粉;

    (3)另将乳香、没药冷冻粉碎,过100目,使成细粉后加入上述步骤(2)的细粉搅拌,混匀,备用;

    (4)再将吴茱萸,小茴香、肉桂、细辛,当归等其余药材干燥、粉碎,过100目使成细粉,备用;

    (5)最后将辅料蜂蜜1200g、尼泊金乙酯3g加热,练成老蜜,待温度降至45—50℃左右时,加入上述步骤(3)、(4)制得的细粉,搅拌,混匀,待冷却后,用机压成形,制贴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中药由下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吴荣萸495g   小茴香295g   苦参295g

    黄柏195g     肉桂95g      细辛45g

    当归95g      乳香45g      没药45g

    丁香45g      香附45g      冰片5g。

    本发明剂型为贴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药材净制后,备用;

    (2)将冰片研细,过100目使成细粉;

    (3)另将乳香、没药冷冻粉碎,过100目,使成细粉后加入上述步骤(2)的细粉搅拌,混匀,备用;

    (4)再将吴茱萸,小茴香、肉桂、细辛,当归等其余药材干燥、粉碎,过100目使成细粉,备用;

    (5)最后将辅料蜂蜜1195g、尼泊金乙酯1g加热,练成老蜜,待温度降至45—50℃左右时,加入上述步骤(3)、(4)制得的细粉,搅拌,混匀,待冷却后,用机压成形,制贴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中药由下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吴荣萸505g   小茴香305g   苦参305g

    黄柏205g     肉桂105g     细辛55g

    当归105g     乳香55g      没药55g

    丁香55g      香附55g      冰片15g。

    本发明剂型为贴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药材净制后,备用;

    (2)将冰片研细,过100目使成细粉;

    (3)另将乳香、没药冷冻粉碎,过100目,使成细粉后加入上述步骤(2)的细粉搅拌,混匀,备用;

    (4)再将吴茱萸,小茴香、肉桂、细辛,当归等其余药材干燥、粉碎,过100目使成细粉,备用;

    (5)最后将辅料蜂蜜1205g、尼泊金乙酯5g加热,练成老蜜,待温度降至45—50℃左右时,加入上述步骤(3)、(4)制得的细粉,搅拌,混匀,待冷却后,用机压成形,制贴即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氏膏药秘方,老中医祖传膏药秘方,救治万人,弥足珍贵,愿得此方者好生使用此方,造福更多人
〖祖传秘方〗《膏药》老中医祖传秘方荟萃
《筋骨疼痛康复馆》骨伤科
各种膏药的配方(一)
药膏
精华――中药贴敷疗法效方汇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