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广泛适用于风湿、类风湿的药物。
背景技术
风湿、类风湿疾病中医俗称“痹症”严重困扰人类的健康。该病多因风寒、湿邪、痹阻血脉,致使血脉不通,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肿胀,甚至红肿变形,重者会造成关节骨质的破坏,导致关节变形,生活不能自理。权威调查显示,全球风湿病患者约4亿人,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庞大的一类疾患,在中国,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占人口总数的18%。其发病率可达20%,其中有8000万重病患者。调查显示,2000年至今,每年的风湿病患者用药金额都超过了200个亿。中国至少有2亿人受此顽症折磨,80%未得到有效治疗。全国每年有40%的风湿患者出现瘫痪。多年来,西医治疗″风湿、类风湿″主要采用消炎镇痛类西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并形成药物依赖,引起并发症日趋增多,肾功能损害越来越大,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缩短着人类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中国传统中药为原料,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疗效好的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狗骨粉70-90克、羚羊角粉3-5克、冰片1-3克、鸡血藤粉30-50克、珍珠粉2-4克和蜂蜜150-350克配比,直接混合而成的主方;以及当归1-3克、川芎1.5-3.5克、炙白芍2-4克、鸡血藤2.5-4.5克、桂枝1-3克、牛膝1-3克、桑寄生2-4克、茯苓1.5-3.5克、栀子1-3克、丹参2-4克、红花0.1-0.3克、益母草3-6克、甘草1-3克和绞股蓝2.5-3.5克配比,直接混合而成的副方共同组成的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
其中,狗骨,(Dog′s Bone(英),Os Canitis(拉)),为犬科动物狗Canis familiaris L.的骨。含水分50%,脂肪16%,骨胶原12%,无机物22%。无机物中大约一半以上是磷酸钙,次之是碳酸钙(约10%)和磷酸镁(约2%);又氟化钙含率虽低,但仍是骨的重要成分。性温,味辛咸。归脾、肝、肾经。可健脾和络,活血生肌。用于风湿痛,腰腿无力,四肢麻木,久痢,疮痿,冻疮。
羚羊角,又名羚羊丝、赛加羚羊,(Antelope Horn(英),Cornu Saigae Tataricae(拉)),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tatarica Linnaeus的角。含角质蛋白、胆固醇、磷脂类、不溶性无机盐和若干微量元素等。味咸,性寒。归肝经。可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冰片,又名龙脑香、脑子,(Borneol(英),Borneolum(拉)),为白色半透明的六方形晶体,像樟脑的气味。分子式C10H18O。性微寒,味辛、苦。归心、脾、肺经。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鸡血藤,又名血风、血藤,(Suberect Spatholobus Stem(英),Caulis Spatholobi(拉)),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含鸡血藤醇和铁质等。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可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珍珠,又名真朱、蚌珠,(Pearl(英),Margarita(拉)),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含CaCO3,H2O和有机质等。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可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清热消痰。用于惊悸失眠,惊风癫痫,去翳明目,解毒生肌,疮疡不敛。
蜂蜜,又名石蜜、石饴,(Honey(英),Mel(拉)),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melliferaLinnaeus所酿的蜜。含糖类、酸类、矿物质、酶类、维生素、糊精和胶体物质、蛋白质和氨基酸、芳香物质等。性平,味甘。归肺、脾、大肠经。可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当归,又名干归、山蕲、白蕲,(Chinese Angelica(英),Radix Angelicae Sinensis(拉)),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含藁本内酯(ligustilide)、正丁烯酜内酯(n-butylidene phthalide)、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川芎,又名山鞠穷、香果、雀脑芎,(Szechuan LovageRhizome(英),Rhizoma Chuanxiong(拉)),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st.的根茎。含含挥发油、阿魏酸(ferulic acid),以及4-羟基-3-丁基酽内酯(4-hydroxy-3-butylphthalide)、川芎酽内酯(senkyunolide)、藁本内酯(Ligustilide)、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川芎酚(chuanxiongol)、瑟丹酸(sedanic acid)等。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白芍,又名白芍药、离草,(White Paeony Root(英),Radix Paeoniae Alba(拉)),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含芍药甙、挥发油、苯甲酸、鞣质及B一谷甾醇等。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可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桂枝,又名柳桂、嫩桂枝,(Cassia Twig(英),RamulusCinnamomi(拉)),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含挥发油(桂皮醛、醋酸桂皮醛、苯丙酸乙酯)、鞣质、粘液质、树脂等。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牛膝,又名牛夕、真夕,(Twotooth Achyranthes Root(英),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拉)),为觅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I.的根。含皂甙,并含脱皮甾酮(ecdysterone)和牛膝甾酮(inokosterone)等。性平,味苦、酸。归肝、肾经。可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桑寄生,又名茑木、寓木,(Chinese Taxillus Twig(英),Herba Taxilli(拉)),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含广寄生甙即蒿蓄甙(avicularin),并含槲皮素(quercetin)等。性平,味苦。归肝,肾经。可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茯苓,又名云苓、云苓,(Indian Buead(英),Poria(拉)),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含二萜羧酸,有茯苓酸、土莫酸、齿孔菌、松苓酸、松苓新酸、7,9(11)-去氢茯苓酸,7,9(11)-去氢土莫酸及多孔菌酸C等。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栀子,又名生枝子、木丹,(Cape Jasmine Fruit(英),Fructus Gardeniae(拉)),为茜草科植物桅子Gardenia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含栀子甙(geniposide)、羟异栀子甙(gardenoside)、山栀甙(shanzhiside)、栀子新甙(gardoside)、栀子甙酸(geriposidic acid)、栀子黄素(gardenin)、番红花甙-I(crocin-1)、番红花酸(cro-cetin)、鸡矢藤甙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等。性寒,味苦。归心、肺、三焦经。可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杰肿痛、火毒疮疡、扭伤。
丹参,又名赤参、遂马,(Danshen Root(英),RadixSalviae Miltiorrhizae(拉)),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含二萜醌类色素,主为丹参酮I(tanshinone I),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丹参酮IIB(tanshinone IIB),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异丹参酮I、II(isotanshinone I、II),异隐丹参酮(isocryptotanshinone),丹参新酮(miltirone),丹参酸甲酯(methyltanshinonate),羟基丹参酮IIA(hydroxytanshinone IIA),二氢丹参酮I(dihydrotanshinoneI),丹参新醌甲、乙、丁,次甲丹参醌(methylenetanshinquinone)和鼠尾草酚(salviol)等。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可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红花,又名红蓝花、刺红花,(Safflower(英),FlosCarthami(拉)),为植物菊科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花。含红花甙、红茶醌甙及药花油等。性温,味辛。归心、肝、脾经。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益母草,又名充蔚、益明,(Motherwort Herb(英),HerbaLeonuri(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Sweet的干燥地上部分。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性微寒,味辛、微苦。归心、肝肾经。可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甘草,又名美草、蜜甘,(Liquorice Root(英),RadixGlycyrrhizae(拉)),为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lsch.的根及根茎。含甘草甜素,为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的钾、钙盐。尚含甘草甙(liquirit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新异甘草甙(neoisoiiquiritin)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
绞股蓝,又名绞骨卵、七叶胆,(gynostemma pentaphyllum(英),Herb Gynostemmae Pentaphylli(拉)),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的全草。含绞股蓝皂甙(aypenoside)1~52,其中3、4、8、12分别与人参皂甙(Rb1、Rb3、Rb、Rf2结构相同,另含有黄酮、糖类等。性寒,味苦。归肺经。可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用于滋补强壮,慢性气管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属于纯中药秘方,以传统药材为原料,采用科学配比制备而成,适用于广大人群,用于风湿、类风湿的治疗,主治风湿性腰腿疼痛和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它纯天然,无毒副作用而且组方简单,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分别选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狗骨粉、羚羊角粉、冰片、鸡血藤、鸡血藤粉、珍珠粉、蜂蜜、当归、川芎、炙白芍、桂枝、牛膝、桑寄生、茯苓、栀子、丹参、红花、益母草、甘草和绞股蓝为原料,去杂除尘后秤取狗骨粉70克、羚羊角粉5克、冰片1克、鸡血藤粉50克、珍珠粉2克和蜂蜜350克,直接充分混合而成主方;再秤取当归1克、川芎3.5克、炙白芍2克、鸡血藤4.5克、桂枝1克、牛膝3克、桑寄生2克、茯苓3.5克、栀子1克、丹参4克、红花0.1克、益母草6克、甘草1克和绞股蓝3.5克,直接混合而成的副方,主方和副方共同组成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又称为张氏风湿药,服用时可将主方制成丸剂吞服,副方可加水熬成汤药配合服用,主方药一天服用两次,一次15克,副方也一天服用两次,服用一个疗程(一个月)后间隔十天再服主方。
实施例2分别选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狗骨粉、羚羊角粉、冰片、鸡血藤、鸡血藤粉、珍珠粉、蜂蜜、当归、川芎、炙白芍、桂枝、牛膝、桑寄生、茯苓、栀子、丹参、红花、益母草、甘草和绞股蓝为原料,去杂除尘后秤取狗骨粉90克、羚羊角粉3克、冰片3克、鸡血藤粉30克、珍珠粉4克和蜂蜜150克,直接充分混合而成主方;再秤取当归3克、川芎1.5克、炙白芍4克、鸡血藤2.5克、桂枝3克、牛膝1克、桑寄生4克、茯苓1.5克、栀子3克、丹参2克、红花0.3克、益母草3克、甘草3克和绞股蓝2.5克,直接混合而成的副方,主方和副方共同组成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又称为张氏风湿药,服用时可将主方制成丸剂吞服,副方可加水熬成汤药配合服用,主方药一天服用两次,一次15克,副方也一天服用两次,服用一个疗程(一个月)后间隔十天再服主方。
实施例3分别选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狗骨粉、羚羊角粉、冰片、鸡血藤、鸡血藤粉、珍珠粉、蜂蜜、当归、川芎、炙白芍、桂枝、牛膝、桑寄生、茯苓、栀子、丹参、红花、益母草、甘草和绞股蓝为原料,去杂除尘后秤取狗骨粉80克、羚羊角粉4克、冰片2克、鸡血藤粉40克、珍珠粉3克和蜂蜜250克,直接充分混合而成主方;再秤取当归2克、川芎2.5克、炙白芍3克、鸡血藤3.5克、桂枝2克、牛膝2克、桑寄生3克、茯苓2.5克、栀子2克、丹参3克、红花0.2克、益母草4.5克、甘草2克和绞股蓝3克,直接混合而成的副方,主方和副方共同组成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又称为张氏风湿药,服用时可将主方制成丸剂吞服,副方可加水熬成汤药配合服用,主方药一天服用两次,一次15克,副方也一天服用两次,服用一个疗程(一个月)后间隔十天再服主方。
实施例4崔××。性别男,20岁,河南省确山县顺山店人,常年在学校无人照料,受风寒一年有余,生活不能自理,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张氏风湿药五个疗程痊愈。
实施例5陈××,男,28岁,河南省信阳市民岗小陈村人,常年在稻田内插秧,导致四肢关节痛疼变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张氏风湿药四个疗程痊愈。
实施例6张××。性别男,62岁,河南省上蔡县人,长期田间干活,劳累导致下肢关节肿痛,不能行走,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张氏风湿药五个疗程痊愈。
实施例7陈××。性别男。年龄;16岁,河南省上蔡县陈集村人,在校长期用凉水洗澡,导致上肢关节肿痛变形,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张氏风湿药四个疗程痊愈。
实施例8田××。性别女,13。河南省上蔡县人,长期在水泥地上睡觉,导致四肢关节肿胀变形,确诊为风湿,服用张氏风湿药六个月痊愈。
实施例9王×。性别女,58岁,河南省商水县人,常年劳累,四肢变形不能行走,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张氏风湿药六个疗程痊愈。
实施例10孙×。性别女,43岁,河南省商水县大武乡人,得风湿已五年,经多家医院治疗无效,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张氏风湿药六个疗程痊愈。
实施例11张×。性别男,45岁,郑州市人,风湿已三年有余,服用张氏风湿药三个疗程痊愈。
实施例12韩×。性别女,50岁,河南省上蔡县人,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确诊为风湿,服用张氏风湿药五个疗程痊愈。
实施例13贺×。性别男,60岁,河南省上蔡县人,四肢变形,不能行走,确诊为类风湿,服用张氏风湿药五个疗程痊愈。
实施例14临床总结总结对象100人,年龄13-65岁,其中女性48人,男性52人。
临床方法口服本发明的风湿壮筋丸。使用时伴饭吃下,一次一丸,一日两次。
疗效评价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它是由狗骨粉70-90克、羚羊角粉3-5克、冰片1-3克、鸡血藤粉30-50克、珍珠粉2-4克和蜂蜜150-350克配比,直接混合而成的主方;以及当归1-3克、川芎1.5-3.5克、炙白芍2-4克、鸡血藤2.5-4.5克、桂枝1-3克、牛膝1-3克、桑寄生2-4克、茯苓1.5-3.5克、栀子1-3克、丹参2-4克、红花0.1-0.3克、益母草3-6克、甘草1-3克和绞股蓝2.5-3.5克配比,直接混合而成的副方共同组成的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它是由狗骨粉、羚羊角粉、冰片、鸡血藤粉、珍珠粉和蜂蜜直接混合而成的主方;以及当归、川芎、炙白芍、鸡血藤、桂枝、牛膝、桑寄生、茯苓、栀子、丹参、红花、益母草、甘草和绞股蓝直接混合而成的副方共同组成。它属于纯中药秘方,以传统药材为原料,采用科学配比制备而成,适用于广大人群,用于风湿、类风湿的治疗,主治风湿性腰腿疼痛和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它纯天然,无毒副作用而且组方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61P29/00GK1876015SQ20061008756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5日
发明者张建春 申请人:张建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鸡血藤配方--大医正道
230奇效良方脑血栓19方
止麻复原汤 。黄芪30g,丹参30g,川断30g,鸡血藤30g,桑枝16g,川芎15g,当归15g,山楂15g,黑木耳15g,桑寄生15g,红花15g,桃仁12g,桂枝10g,伸筋草10g,甘草6g,地龙6g。 主治 中风麻木症。 上药将黄芪、丹参
独活寄生汤运用
班秀文妇科临床惯用方
我大约记得一种治风湿的药叫什么藤片,成份好像是独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