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申时||正月十五说拜年
正月十五说拜年
Table qing in Xining

|李申时(甘肃)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世俗和态势的自然规律,就把某些常规式的活动,格式化为谁也不敢轻易更改的模式。譬如,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拜年。初一给祖父母,父母;初二到岳丈家;初三开始拜访领导、亲戚,朋友,这脉络似乎十分清晰。我们小时候听大人们对懒散、贫穷而没有礼品的“疾苦”者,初七八还没有完成任务,就揶揄或安慰似的:过了二月二,磕了干碗豆,脑壳清醒了,再去拜年不迟。

所谓拜年,虽然是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络,实际上属于规范和流程,一旦必须去,就要有礼物赠送。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拜年似乎自然消失。这个时期过后,才回复了正常。不过,由于生活困难,虽然拜年的风气比较浓郁,但来往礼品的价值,还是相当低廉。

一般有去世了老人的亲戚,送一包纸,三张“乱钱”(零纸),匹配一份简单的礼物。手头羞涩的一般只拿着一份纸张,香蜡。跪门堂里点了香蜡纸烛,磕头跪拜后,几乎徒手摘星。

慢慢生活好转后,四块酥饼及油饼,或四根麻花。生产队时候,由于村庄四周土地宽松,两三户不拥挤在一个庭院里。就是说,每家每户都有一处宽大的宅院。经过几年的修整,有的种着蔬菜,有的栽了果树,去亲戚家里拜年,就拿着四或八个梨子,苹果等。一般人家,每年起初只准备四五份礼物,推迟一半天,后面来了亲戚的礼品,就相互兑换着拜年。艰难地度过,所谓本身无力所为,又不能不所为的难关。这里有一个必须要警惕的问题:就是别人拿来的,一定不能给这家人又还回去。这样就叫什么“返回,”意思是打回礼物。不经意的随便之举,就演变成了与亲戚反目成仇的后果。

我们家有一个外地当工人的亲戚,每年来的时候包八块饼干。那东西属于农民眼里的珍品,父母一般不互换着送将出去。我们弟妹四五个,家里七八口人,每人一块吃了,那股醇香甜美,至今回味,似乎永久挥之不去。现在谈起,那饼干就是比现在的美味绝伦!

自从改革开放,土地到户,农民粮食有了保障的同时,经济也小有好转,较好的家庭就从市场上,买一盒饼干。商家也最会抢抓机遇,三四两的装一盒,配上鲜艳亮丽的色彩搭配,拿着拜年似乎光鲜了许多。再后来,一瓶罐头或一瓶葡萄酒。烟酒价钱昂贵且也最低成本价较高,所以,拿着烟酒拜年的一般另有企图,所以,底亲都达不到这个标准,也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

再后来,一瓶罐头,葡萄酒觉得寒酸,就饼干匹配葡萄酒或罐头双份礼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礼物的档次也逐步水涨船高。

后来直属亲戚之间,也有拿烟酒,茶叶配带点心的等等。近几年一来因为疫情,二来离开了家乡。对我而言,这项铁定的规则,早已被逐出了常规。

今年想必拜年的习俗,一定会自然回复,甚至会更加隆重,因为,人活着肯定要有配偶亲戚,有亲戚,礼尚往来就一定会与时俱进。反之,联络感情,巩固亲戚关系固然重要,但在缺吃少穿的年代,似乎都能取缔。


作者:李申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次见双方父母,送什么见面礼既有档次又不显挥霍?
【原创】走亲记
送礼的十七条戒律 -礼仪
湖南新化农村,80年代回丈母娘家拜年的5种礼品,你知道几种?
098青春日记19810214:亲戚关系学(上)
什么样的葡萄酒适合送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