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宛如兰/君不见七月成都荷花开(三)


君不见七月成都荷花开(三)

作者|宛如兰(青海) 主播|春雨丝暖

拜读“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曾经过了两次却未能一睹芳容。几年来心中氤氲似薄雾的遗憾今朝终究得以弥补。


为何要说拜读“杜甫草堂”呢,于我而言原因很简单,杜甫最重要的特性和身份是诗和诗人。我喜欢诗歌,也喜欢杜甫的诗。尤其杜甫在晚年创作的诗篇当中我最喜欢的其中之一便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杜甫草堂”的各类陈列展中,最吸引我的还是专题、详尽介绍并以各类形象、生动的泥塑展示他的诗歌和生平经历、创作背景。诗歌是文字高度凝练和浓缩的心情表达,其创作过程的各种人生境遇和生平经历是不能被忽略的。否则读者只是看到了一行小巧、工整、精致的文字,无法产生心灵共鸣与情感激荡。在经过了科考落第、官场失意及“安史之乱”的家国动乱之后,一直处在颠沛流离的奔波当中的诗圣杜甫,自己生活贫困,却仍能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想到千千万万的苦难学士们,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他晚年的诗篇当中,几乎离不开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主题。因此他的诗篇更让人从心底深深处产生悲悯与敬重。


“杜甫草堂”是诗圣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带家眷来到天赋成都,在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搭建的几间茅屋。在这里,一直颠沛流离的诗圣得到了暂时的安居与家人的团聚。也是在这陋室暂居的4年当中杜甫创作了近240余首诗歌。但凡天赋的才情与高贵的灵魂,无论在怎样的境地都能熠熠生辉,使观者仰慕赞叹与肃然起敬。杜甫离去,茅屋当然就不复存在了。

但是敬仰他的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可敬可爱的诗人,便在旧遗址上建造了占地面积为19万平方米的“杜甫草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儿圣地。诗圣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愿望如一语诗谶,经过了千年后的今天,纪念他的后人们也算是为他实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夙愿吧。


重建后的“杜甫草堂”,其环境清幽秀丽、建筑古朴典雅自不必说。我却偏爱那环绕着茅屋叠翠的竹林与池塘里静默盛开的一支支素净的白莲,一如诗圣的品质:正直、高洁。 

(2019年7月24日)
宛如兰游记精彩回顾

宛如兰/君不见七月成都荷花开(一)赏游荷塘月色

宛如兰/君不见七月成都荷花开(二)复作青城客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观看,小编在留言板等着你们哟!

文作者简介:

宛如兰撒拉族。喜欢观赏书本里的景致,喜欢阅读大自然的文章。爱好写作。《西宁表情》微刊特约作家。

主播简介:

春雨丝暖喜爱朗诵、音乐、旅游。希望和各位优秀的老师们学习,不断丰富和提升,成为更好的自己。

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摄影作品,游记,散文、小小说、诗歌均可。文责自负,自行校对。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与需要配图的照片。西宁表情平台发布的均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游:杜甫草堂导游词
成都杜甫草堂
万里桥西杜甫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去掉“诗圣”滤镜,带你还原生活中的杜甫
草堂行记/中国文化报
大美诗歌‖孙光友‖杜甫草堂(忘了诗圣,是对唐诗的不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