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困倦、怕冷、掉发……阳虚体质的人如何调养?

常年手脚冰凉、精神萎靡气色差、稍微活动一下就乏累…总觉得身体不舒服,却说不上哪里出了问题,可能是体内阳气减少惹的祸。

我们常听中医谈阳气,那么何为“阳气”?它是我们身体里一切生命迹象的推动力,好比太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来源。

现代人由于环境、生活、工作的压力,都会造成阳气衰减。专家介绍,很多人都阳气不足,很多疾病都可以说是阳气虚弱引发的。

中医体质学说,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把人分为九种体质。是一种较为简便、便于运用于临床的分类。

注:九种体质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除平和质外,其他8种体质均为偏颇体质,属于亚健康状态。


今天给大家讲讲阳虚体质,以及阳虚体质如何调养。

阳虚体质人群具备哪些特点?



后天形成的阳虚体质往往由气虚体质逐步发展而来,因而阳虚体质人群多具有气虚的症状,并在此基础上多了一系列虚寒症状。

阳虚体质的人往往性格沉静、内向;肌肉不健壮,脸色晦暗缺乏光泽,多有黑眼圈;

常常精神不振,想睡觉;

平时怕风怕冷,容易手脚发凉,喜欢热饮,摄入雪糕、冷饮等冰冻饮食时胃部容易感到不适,汗多且气温不高或安静情况下也容易出汗,易脱发,小便量多色清,夜尿频多,大便稀溏;

遭遇不如意的事情容易消沉、抑郁;

易出现水肿、腹泻、阳痿、不孕不育等问题。

阳虚体质是怎么形成的?



由于气虚日久可以进一步引起人体阳气的亏损,因而阳虚体质的形成原因与气虚体质类似。高龄婚育或孕育前父母身体虚弱、早产,均可造成先天元阳不足,导致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差,身体抵抗力低下。

后天原因包括平时过度摄入冷饮、雪糕、凉茶、寒凉瓜果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清热泻火中药等容易损耗阳气的饮食及药物;天气寒冷时或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衣物不够保暖或保暖意识不足,身体长期受到寒邪侵袭阳气日益受损;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导致阳气透支、入不敷出;手淫、性生活过度损伤肾阳;久病阳亏,或年老阳衰等等。

阳虚体质人群的调养建议




1

饮食调养


对人体而言,阳气犹如天空中的太阳,人无阳气,脏腑功能衰弱。

脾肾分别为人体的先、后天之本,人体阳气不足以脾肾阳虚为主,因而阳虚体质人群饮食调护方面当注意温补脾肾阳气,可于膳食中适当增加牛肉、羊肉、鸡肉、鳝鱼、虾等肉类比例,煲汤、煮糖水时可适当加入黑豆、核桃、栗子、黑枣、桂圆等甘温补阳之品,而诸如韭菜、生姜、芥末、花椒、胡椒、葱、蒜等调味配菜性味偏于辛温,也有助阳的作用。

另一方面当注意减少寒凉饮食的摄入,比如黄瓜、苦瓜、冬瓜、西瓜、荸荠、梨等生冷瓜果及各种冰棍、雪糕、冷饮;此外,炎热夏天岭南地区民众多以绿豆糖水清热消暑,或以各式凉茶清热降火,阳虚体质之人素来脏腑虚寒应尽量避免饮用,或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饮用;另有爱茶之人贪饮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香茗,此属绿茶,长期饮用恐有损伤脾胃阳气之弊,亦当有所节制。

2

生活起居

居住环境应空气流通,秋冬季节应注重保暖,夏季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上班一族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注意温度不要调得过低并要做好保暖工作,休息在家的朋友尽量选择在自然环境下纳凉,开空调或风扇要避免冷风直吹。


平时尽量不穿热裤、短裙或露背、露脐等服装,寒冷环境下尤其要注意头颈部、腰腹部、膝关节、足部等部位的防寒保暖,秋冬要穿长衫长裤,适当戴围巾、披肩,袜子要过踝关节。

另外还要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通宵熬夜,有条件的朋友尽量睡好子午觉,晚上睡前1小时前可适当泡脚,有助于潜藏阳气、稳固肾气。

3

体育锻炼


阳虚体质人群不适合运动强度过大的运动,且剧烈运动下容易大量出汗,阳气容易耗伤。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站桩、打坐等,此类神静而形动的运动往往有助于阳气的固护,还可经常进行腹式呼吸,有助于气沉丹田、定心安神。

平日建议多见阳光,可选择早上10点前或下午4点以后光线柔和、气温适宜、紫外线较弱的时候晒太阳。

4

情志调摄


多交益友,多发展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对待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要从正反两面分析,及时消除情绪中消极因素;多与家人、朋友交谈沟通,寻求正确的减压方式,学习调整情绪的方法。

平时可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以调动情绪,防止悲忧和惊恐。有条件可多出户外,比如到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郊外,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放松心情。


常按7个穴位补阳气


1、头顶: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间的百会穴是人体经脉的汇总之处,百脉之会,贯达全身。


按揉百会穴能放松脑部神经、开窍醒脑、回阳固脱,也能缓解头晕、头痛、耳鸣、鼻塞等感冒症状,对保护大脑血管、预防脑中风也有一定好处。

2、耳后:翳风穴、风池穴 

耳朵后面常常是被大家忽略的清洁死角,但其实从耳后到枕骨附近分布着数个穴位。

比如翳风穴、风池穴等,能将流经的气血化为阳热风气,对落枕、失眠、眼睛疲劳、脑中风等都有缓解作用。


3、腋下:极泉穴

气温回升让出汗变多,体味也会跟着加重。而腋下汗腺发达,是最容易产生臭味、藏匿病菌的部位之一,所以洗澡时一定不能忽略。


腋窝顶端有极泉穴,归心经,适度揉搓腋窝,可以疏泄心火、宽胸理气、调理睡眠,并且减轻心悸、胸闷等症状。

4、肘窝:曲池穴 

肘窝是心经、心包经、肺经通行的部位,搓揉肘窝可以疏经络、通气血,保养心肺健康。


肘窝外侧还有曲池穴,能帮助调节血压,缓解发烧症状。

5、肚脐:中脘穴 

肚脐与胃肠等消化系统联系紧密,围绕肚脐周围顺时针按揉,有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的作用。

在肚脐正上方4寸的地方有中脘穴,按揉5分钟左右,能调降胃气、健脾消食。

6、膝窝:委中穴 

膝盖窝是腿上最容易有污垢的地方,也牵连着大部分腿部肌肉。搓按膝窝能缓解腿部疲劳,预防静脉曲张,减轻关节疼痛。


膝窝中心处的委中穴,有肝经、肾经、膀胱经通行,对益肾固阳、化湿利尿都有好处。

7、脚心:涌泉穴 

双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十二经络和多个穴位都汇集在脚底,其中脚心上的涌泉穴,被认为是肾经经脉的第一穴。


按揉脚心不仅能放松全身,还可以调经活血、补充肾阳、改善睡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虚体质的表现
夏天还怕冷手脚凉?补阳气,这四个穴位好用!
畏寒怕冷,阳虚体质
针对每个人的养生方案(老中医王琦解读国人九种体质)
怕冷?你可能是阳虚质!
四肢怕冷,经常失眠。有严重的黑眼圈,是不是肾阳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