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氏砭法|睑腺炎的调理思路

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又名土疳、土疡、偷针。该病名首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对其症状作了简明的载述,书中谓:“人有眼内眦头忽结成皰,三五日间便生脓汁,世呼为偷针。”本病与季节、气候等无关。可单眼或双眼发病。

针眼相当于西医学的睑腺炎,又称麦粒肿。睫毛毛囊或附属的皮脂腺感染称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为内麦粒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所致。

案例分享

基本情况:

患者:张某,男,47岁。

主诉:

晨起左侧上眼睑痒痛、难睁眼3小时。

现病史:

左侧上眼睑微红、肿胀、痒、痛,难睁眼。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既往史:

重度脂肪肝。

辨证思路:

《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针眼候》曰:“此由热气客在眦间,热搏于津液所成。”而《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进一步指出:“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火”或“窍未实,因风乘虚而入。”

结合临床归纳如下:

1.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滞留局部脉络,气血不畅,发为本病。

2.喜食辛辣炙煿,脾胃积热,火热毒邪上攻,致胞睑局部酿脓溃破。

3.余邪未清或脾气虚弱,卫外不固,复感风热之邪,引起本病反复发作。

此患者为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气血不畅,故胞睑肿胀;风邪作祟,故痒甚;舌脉均为风热外袭之候。

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刮痧方案:

1.开四穴:大椎、大杼、膏盲、神堂,重刮背部肺俞、膏盲及肩胛区附近皮肤上的粟粒样红点;

2.颈椎,重点刮脑户穴、风府穴、风池穴;

3.刮拭督脉、膀胱经、肝脾投影区,两侧沿肋弓刮至腋中线;

4.刮手臂心经、肺经、心包经;左心包右尺泽引血下行。

5.四井排毒。

痧像:

刮痧后效果:

刮痧前

刮痧后一日

1.刮完后左侧上眼睑疼痛明显减轻。

2.晚上20:00左侧上眼睑无红、肿胀、痛、痒,睁眼自如,彻底恢复。

案例总结: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眼位居高,易受风邪,故许多眼病的发生都与风邪有关。

2.再者,肝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肝脉连目系,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泪为肝之液,可见眼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由于肝与胆相表里,肝胆有病都可引起眼部疾病。

3.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称肉轮。脾与胃相表里,所以胞睑病变常与脾、胃有关。

4.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5.根据李氏砭法的 “整体论”“肝胆论”“通论”原理:刮拭脑户穴、风府穴、风池穴以引邪出表;疏通背部阳脉(督脉、膀胱经)振奋阳气;刮拭肝脾区域有助于疏肝理气、益气健脾;左心包右尺泽肝血下行。

友情提示:文中案例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有同样情况,建议找专业人员先咨询。

作者简介:吕曙光,烟台市中医医院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师承弟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天多见的眼病如何护理?
东风老师讲小孩常见的麦粒肿
麦粒肿
3个穴位 教你搞定“针眼”麦粒肿!
非药物 | 长了麦粒肿?看我们如何一次搞定!
五官针灸秒杀系列(一·麦粒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