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疗肺结核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病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两种方法互相取长补短。使得症状控制快、副作用减少。西药以联合化疗为主,而“杀虫、补虚”是中医治疗肺结核的两大原则。杀虫以绝其根、补虚以复其真元。目前所知有一定杀虫作用的中药如大蒜、白果、黄芩、夏枯草、白及、百部、穿破石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补虚重点在补肺,同时补益脾肾。其治疗大/法则根据“主乎阴虚”而以滋阴降火为要。同时也注重主症的治疗,如潮热不休,盗汗难止等等。

(1)辨证论治:肺结核的辨证,第一是辨病理属性,区别阴虚、阴虚火旺、气虚的不同,掌握肺与脾、肾的关系。临床上总以肺阴亏损为多见,继而出现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两虚。第二是详察主症特点,临床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胸痛、消瘦六大症状的主次轻重结合病理特点来辨证论治。

①肺阴亏损:

证候特点:起病缓慢,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消瘦、皮肤干灼,颧赤唇红,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少痰,胸部隐痛或痰中带血丝,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杀虫,润肺清热。

代表方剂:月华丸加减。

常用药物:滋阴清热可用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生地黄等;抗痨杀虫可选百部,獭肝,川贝母等,润肺清热可用桑叶,菊花等。

基本处方:沙参10g,麦门冬10g,天门冬10g,生地黄10g,百部30g,川贝母10g,獭肝10g,阿胶10g(烊化),山药15g,桑叶10g,菊花10g,白及15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潮热盗汗甚者加地骨皮15g,鳖甲15g,青蒿10g,清退虚热以敛汗;痰中夹血量多者加藕节炭15g,白茅根15g,仙鹤草30g,清热凉血止血。

②肺肾阴虚:

证候特点:骨蒸潮热,盗汗更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虚烦失眠,两颧潮红,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经闭,呛咳气急,痰中带血,血色鲜红,胸胁掣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补益肺肾,滋阴降火。

代表方剂:百合固金汤加味。

常用药物:养肺阴可用百合,生地黄,麦门冬等;滋肾阴可选熟地黄、玄参、龟板等;滋阴降火退虚热可用知母,银柴胡等。

基本处方:百合30g,生地黄15g,麦门冬15g,熟地黄15g,玄参10g,龟板15g,阿胶10g(烊化),五味子10g,白芍10g,川贝母10g,炙百部15g,银柴胡10g,知母10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伴有继发感染,痰稠色黄者加鱼腥草30g,桑白皮15g,马兜铃10g,清肺热化痰止咳;胸痛剧烈,咯血不止者加三七末3g(冲服),血余炭15g,郁金15g,行气宽胸、祛瘀止血;失声嘶哑者加诃子10g,凤凰衣10g,润喉音。

③气阴两伤:

证候特点:午后潮热,伴有恶风,畏冷,自汗与盗汗并见,腹胀便溏,神疲气短,咳嗽无力,咳痰清稀带血,舌淡,边有齿痕,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补肺健脾。

代表方剂:保真汤加减。

常用药物:补益脾肺之气宜太子参,黄芪,莲子肉,白术,茯苓大枣,甘草等;养阴润肺以天门冬,麦门冬等;润肺止咳化痰可用紫菀,款冬花等。

基本处方:太子参30g,黄芪10g,白术10g,茯苓15g,大枣10g.甘草10g,当归10g,天门冬10g,麦门冬10g,五味子10g,莲子肉15g,白及15g,炙百部30g,紫菀10g,款冬花10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便溏食少者加扁豆、薏苡仁各15g,祛湿健脾;痰多者加法半夏10g,苏子10g,化痰止咳。

④阴阳两虚:

证候特点:形寒肢冷,自汗盗汗,潮热不止,面浮肢肿,喘息少气,痰中带血,心慌气怯,口唇紫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闭,舌淡或紫黯,无苔少津,脉微细数或虚大。

治法:温养精气,培补阴阳。

代表方剂:补天大造丸加减。

常用药物:温补脾肺可用人参,白术,山药,黄芪,茯苓;补肾填精滋肾可用紫河车,鹿角霜,熟地黄,枸杞子,龟板。

基本处方:人参15g,白术10g,黄芪10g,茯苓10g,枸杞子10g,龟板15g,鹿角胶10g,紫河车10g(研末冲服),熟地黄10g,麦门冬10g,阿胶10g(烊化),五味子10g,当归10g,白芍10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肾虚作喘者加蛤蚧粉10g(冲服),诃子10g,补肾纳气;心慌气短者加丹参、远志各10g,宁心安神;若五更泄泻则去熟地黄、阿胶加白豆蔻10g,补骨脂10g,健脾补肾。

(2)针灸治疗:

①肺阴虚:干咳少痰,痰中偶带血丝,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

处方:肺俞、中府、孔最、膏肓。

操作方法:胸背部之肺俞、中府、膏肓宜斜刺勿深,太渊需避血管,剌深0.5~0.8寸,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②脾肺气虚:气短、咳嗽有痰,胸闷纳呆,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语音低弱,恶寒,苔白,脉细弱。

处方:肺俞、膏肓、足三里三阴交、膻中、内关

操作方法:肺俞、膏肓斜刺、膻中平刺;其他诸穴为直刺,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③气阴两虚:咳嗽、少痰,气短或痰中带血,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浮肿,颧红,骨蒸潮热,自汗盗汗,食少便溏,咽干口燥,舌质红、苔薄或剥落,脉细数无力。

处方:肺俞、膏肓、大椎、百劳、尺泽、阴郄、合谷、复溜、太溪。痰中带血,用膈俞、尺泽、孔最;食少,用中脘、三阴交;遗精,用关元、神门;月经不调,用中极、三阴交、血海;失眠多梦,用内关、神门、安眠、百会

操作方法:百劳直刺0.3~0.6寸,大椎、肺俞、膏肓斜刺0.5~1寸,其他诸穴直刺1寸,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也可艾灸。

④耳针:

选肺、脾、肾、内分泌、神门、交感。用揿针或王不留行籽按压外贴胶布,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各穴交替使用。

选肺、大肠。配穴:咳嗽明显加肾上腺、对屏尖,失眠加神门、皮质下,盗汗加心、交感,纳差加脾、胃。

⑤穴位贴敷:将大蒜头一个、硫磺末6g、肉桂末3g、冰片3g,共捣为泥,取10g分别贴于涌泉穴。贴前先在皮肤上涂植物油以防起泡,贴后用胶布固定,持续3~5小时,每天1次,连贴3天,对肺结核咯血者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拟抗痨补金丸治肺结核
肺结核
补阴药-天门冬
常用养生中药
阴虚体质如何分辨,怎么调理?
中药地黄的功效及常见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