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时珍说它, 服之百日面如桃花, 三年轻身不老, 或许你家路旁就有

相传西汉年间,有一年瘟疫盛行,百姓性命堪虞,皆为惶恐,当地的父母官束手无策,在绝望之时,一位体恤爱民的父母官忧心忡忡地来到了地皇庙祈求能赐予良药,果不其然,他的诚意换来了一种名叫“地皇”的草药,服用后瘟疫的情况渐渐得到了控制,人们都说这是地皇赐予的救命药,后来,误将地皇唤作了“地黄”。

点击加载图片

虽然故事有些牵强,不过,根据有关文献记录证明它在西汉之前还并未以“地黄”之名存在,到了东汉年间,地黄才成为当时流行的养生风气,直至南北朝成书的《齐民要术》,人们才对于大规模种植地黄需要掌握的注意事项了解得相当全面,种植地黄就跟北方种小麦,南方种水稻一样,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

点击加载图片

说起地黄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首先想到的是六味地黄丸,大名鼎鼎,吃过的,没吃过的,都知道这药名儿。苏东坡作有《地黄》诗一首,十分推崇地黄,他用地黄养生,还用地黄饷老马,只为了使老马皮毛光润。对女性来说,地黄也是“补血圣品”,可以打造白里透红桃花脸,李时珍这样评价地黄:“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可见地黄在古代已是养生圣品。

点击加载图片

虽然名字如雷贯耳,但大多数人对其了解的却是甚少,地黄又分为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它们的炮制方法不同,药性和功效也不同,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秋天里采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就是鲜地黄,这鲜地黄是可以切丝凉拌了当菜品吃的,也可以煮粥而食,还可以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

点击加载图片

生地黄为滋阴养血药,这里要说的是,中药上的“生”与“鲜”并不是一个意思,“鲜”在这里是“新鲜”的意思,指的是地黄从土里挖出来时候的状态;“生”指的是鲜地黄经清水浸泡、洗涤、切片或切条后的干燥饮片,或挖出的地黄,不用水洗,直接放在焙床上缓缓烘焙,须经常翻动,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另外也可用晒干法。

点击加载图片

熟地黄为补益药,常见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把生地黄的块根,用黄酒拌匀,放进炖药罐内,密封,隔水炖透,或者放到合适的容器内蒸透至表面黑润,至黄酒完全被吸尽,取出,晒至外皮稍干时,切厚片,干燥。酒熟地黄用于滋阴补血。另一种是取净生地黄,置木甄、笼屉或其他适当容器内,加热蒸至内外黑润为度,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干燥。蒸熟地黄用于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点击加载图片

这地黄之所以金贵还在于它有一个特点,据说在一块土地上种了一年地黄后,第二年就不能再种,至少要8年后才能再种。因为地黄吸收了地气的精髓,使土地大伤元气了,需休养生息,所以地黄又叫地髓。另外,野生地黄一般都生长在无人耕种的田地里、旷野山坡草丛中或渠沟边。

点击加载图片

地黄,又名生地、怀庆地黄、小鸡喝酒等,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并非珍稀物种,其顽强的生命力,可以称得上是随处可见,常出现在山坡、山脚、墙边或路旁等处,广泛分布全国各地,主产于我国西南、东北、华东、西北以及华中等各省区,只要条件允许,全国各地都可栽培。

点击加载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时珍:“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也许你家门口就有
农村常见草药, 曾被农民嫌弃! 服之百日面如桃花, 三年轻身不老!
李时珍:“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在农村遍地都有!
李时珍“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农村路边就有
李时珍说它“服之面如桃花,轻身不老”,路边常有却少人识
李时珍说它“服之面如桃花, 轻身不老”, 路边常有却少人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