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地震,我们应该知道的……

关于地震,我们应该知道的

作  者:萝  卜

(源自《阿什卡国际油气软件》经授权发布)

1.把地球按比例缩小到鸡蛋一样大,地壳的厚度只有0.07毫米,仅为鸡蛋壳厚度0.33毫米的20%。

2.如果把苹果掏空,只留最外面那层透明的薄皮,把它脆化成鸡蛋壳材质,灌进滚烫的热粥,这大概就是地球的微缩版。

3.如此薄脆的粥盒,你捧在手里心当掌上明珠也是随时要碎掉的。

4.所以人类感觉大地很坚实,在上面盖的房子很结实,完全是因为我们太小、太弱,远远不如苹果皮上的灰尘。

5.把岩石加热到软化、熔融,这时的温度,大概就是地壳下熔融物质的温度。所谓地壳,只是熔融物质在表面冷却凝结成的一层薄皮。

6.所以真实地壳包裹的熔融物质很热,并且像沥青一样粘稠。

7.地球内部的热源,主要来自核能(放射性物质衰变)、机械能(压力、地心自转与地幔不同步摩擦生热、地月引力潮汐效应摩擦生热等)。

8.所以那些像沥青一样粘稠的熔质是流动的,会带动那层薄薄的壳——有的地方被撕开小小的口子,有的地方被挤成小小的褶皱,产生人类眼中的大裂谷、海沟、高山、深谷……上演所谓的沧海桑田。

9.如果撕开的口子越来越大,下面的熔质自会出来填充补齐,形成新地壳。而有的薄皮被挤压、错动,切入地下,重新化为熔融物质,参与流动循环。

10.所以,人类说这里是我的,那里是你的,不知地球听了会怎么想。

11.地壳又薄又脆,下面的熔质一不小心冒出来,就是火山,冲破地壳时,会产生震动,所以火山常伴有地震。

12.还是因为又薄又脆,地壳被撕裂、挤断、碰撞、错动时,都会快速释放能量,产生震动,这就是地震。

13.对地球来讲,薄皮震动,向周围传递地震波,释放能量,只是微不足道的涟漪和微颤,但对人类来讲,往往是灭顶之灾。

14.如果地震发生在海里,海水就会接到释放能量的任务,随着涟漪扩散开去,会有一丢丢海水冲上陆地,那就是海啸。

15.目前人类钻探的最深井,是前苏联的科拉超深井,12262米,离钻透那层薄皮还差十万八千里——指的是技术难度,因为随着深度增加,难度呈几何梯级增长。

16.所以想直接探测薄皮以下的情况,目前比登月、上火星还难。

17.人类只能通过地震波,间接探测到地下的大致情况。现在我们看到的地球结构,只是根据地震波建立的模型。

△ 地球模型

△ 地震波探测原理

18.所以我们对脚下薄皮以下的了解程度,还不如银河系结构、甚至可观测宇宙结构。

19.通过对地壳运动遗迹的观察,我们大致推测了地幔对流规律。

20.红红火火的“地幔热柱”、“热点”等理论,还缺乏令人信服的直接证据。

21. “大陆软流圈为啥不具备全球性、没有软流圈的板块是咋运动的”等一系列问题,还困扰着地质学家。

22.地幔对流如何变化,啥时候快一点,啥时候慢一点,啥时候带动地壳,哪里藏着一泡岩浆、岩浆怎么流窜、什么时候窜出来……统统不知道。

23.岩层断裂,大致属于“脆断”,脆断简单讲,是指物体在应力状态下,突然发生的脆性断裂。翻译过来就是:即使在临届状态下,也没人知道它具体什么时候断。

24.何况对于岩层断裂,我们连什么时候算临届状态也不敢肯定。

25.和大气、人类社会一样,地球运动也属于复杂系统。复杂系统内,任何微小因素的扰动,其影响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被放大,从而参与决定最终结果——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26.蝴蝶效应在说:复杂系统的行为是无数因素共同作用、演化所致,哪怕极微小的因素,对系统未来行为的改变也会很大,所以我们无法追溯事件的单一原因,也无法从单一原因推出长时期的发展。

27.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复杂系统运转有规律,但长期行为不可预测——比如将来什么时候发生经济危机;具体事件无法精确预测——比如明天股市收盘的点数、今天下午这场雨的边界在哪。

28.正如我们知道哪里是事故易发区,却无法预测事故会在何时何处如何发生一样,我们也知道哪里是地震带,却无法预测地震何时何处如何发生。

29.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之所以可以高达80%,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科学理论足够成功,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可以用卫星、地面多种监测手段,全方位立体式密集采集大气运动数据,从而预测其下一步的行为。

30.但第二步的准确率就大幅下滑了。所以一周天气预报,后几天仅供参考,不准很正常,你认真对待明天的预报就可以了。

31.然而,对于地下,我们唯一的手段是地震波,而地下复杂多变,地震波带给我们的信息,其精确度比起卫星云图、风速和湿度的监测数据,是天壤之别。

32.所以,以目前人类的技术现状,是没有能力像天气预报那样预测地震的。

33.但是,如果哪里发生地震,被人类的仪器监测到了,它可以自动发射无线电信号,提前十几秒甚至几十秒告诉远处的人们地震来了,因为无线电波是光速,30万公里/秒,轻松跑赢地震横波3.2~4.0公里的传播速度——这就是大陆地震预警网技术原理。

34.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平均每天上万次。你没看错,两个单位都是“万次”。

35.所以有的人感觉自己能预测地震,尤其是生活在地震带上的人,预测“很准”,基本上只要预测了,过一段时间你去查地震局记录,肯定会有地震发生。所谓地震云预测也是这个道理。

36.不过不要担心,绝大多数地震太小、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每年,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二十次,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37.地震可能引起动物行为异常,但动物行为经常异常,却绝大多数与地震无关。所以动物行为异常并不能预测地震。这和“人从埃菲尔铁塔跳下来会死,但人死了并不一定都是从埃菲尔铁塔跳下来的”是一个道理。

38.所以网上流传的有关地震预测的段子写得很机智,读起来很过瘾,但其主旨违背科学事实。很多听起来很机智很过瘾的段子,也是这样。

只列了38条,欢迎大家补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人类把地球钻穿了,会发生什么?分析告诉你后果有多可怕
地球内部奥秘
美专家研究土耳其地震,有新发现!网友:原来我们睡在岩浆上面啊
地球内部都是什么?地下文明真的存在吗?
地球的下面是什么?
地震波,照亮地球内部的明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