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研究为载体   以兴趣为动力让作业更灵活   让学习更主动



以研究为载体   以兴趣为动力

让作业更灵活   让学习更主动

           ------研究性作业设计理念介绍

东方红小学  贾焱


我设计的这项研究性作业诞生与2016~2017学年度的寒假,当时我教的那批学生刚刚升入五年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在寒假到来之际,我将传统的假期作业进行了改变,不再留固定的课本作业,而是倡导学生在近两个月的假期时间里放宽眼界,根据自己目前的兴趣领域,通过搜集资料,查找资料,整理,筛选,编辑,最后装订成册,返校交流,这一系列活动,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争取在伙伴中成为某一领域的小行家。

一、统作业千篇一律,局限性强,不受学生欢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曾与许多老师一样,到了寒暑假给学生留的作业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再进行一些家务劳动,体育运动等无从考察的倡议。而近两个月的假期结束后,收上来的作业内容千篇一律,质量参差不齐,应付了事的比比皆是。学生厌烦,教师无奈,索然无味,收效甚微。

在这种现状的推动下,我萌生了“改变”的想法。

二、“全面育人,主动发展”,学校的办学思想引领着我,让我更加懂得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全面育人,主动发展”是我校的办学思想,我经常在想什么是“主动发展”?我想应该是倡导学生在自主研究,自主探索,取得收获的基础上,由内而外地想要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探索,从而不断地得到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于是,我便想到了研究性学习。而研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作为保障,才能够更加深入,更有意义。小学的寒暑假,每个假期都有近2个月的假期时间,这恰恰适合学生研究点什么,于是我便将学生在寒暑假期间的学习方式确定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那么研究什么呢?什么事物能够引起他们的研究兴趣呢?这便是我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

三、“生活即是课堂”。偶然间明确思路,坚定信念。

我常常对我的学生和家长们说,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我的这次作业设计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偶然给了我灵感,坚定了我的信念。

英国的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以及曾经读过的一本书《人生设计在童年》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就是书中提到“制定人生规划的第一步是确认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爱好”。我反思自己,作为小学老师的我,有没有引导我的学生们去思考自己,去发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答案是我没有一个系统的设计。我应该引导孩子们放开眼界去了解世界、了解生活,从而了解自己,到底更喜欢什么、对什么更感兴趣。我不敢说这么做了,学生们就一定能学会规划人生,但起码我在他们的内心播下一颗种子,也许将来会在他规划人生的过程中萌发、生长。

于是,我又进一步确定了研究方向——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

有人可能会问,学生研究到最后,会研究出什么?我承认,他们的研究都是已有的成果的再发现,但是在小学阶段,我认为研究只是一种载体,不是目的,它是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手段。

我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遭遇美国教育》。一个中国人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最初他对美国教育充满忧虑,当孩子10岁的时候,美国老师留了一个研究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中国爸爸看到这个题目后哭笑不得,十分无奈。结果孩子通过查找资料完成了作业,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里面的内容热热闹闹,十分丰富,不仅分出了章节,还列出了参考书目。后来,孩子还相继完成了许多类似的作业。这位中国父亲发现孩子懂得越来越多了,已经超出他的想象。这位美国教师在孩子的作业上写了这样一段评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的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我觉得这个故事与我和学生们的经历是那么的巧合,那位美国老师恰巧说出了我的心声。我没有想过让孩子们在短期内会有什么成果,我只希望他们能够进入一种境界,为他们的将来播下一粒种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家长】如何为孩子创造研究性学习的家庭环境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主题报告
非常战‘疫’非常研究
孩子学习动力来自何方
新西兰研究性Paper作业写作基本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