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失眠、便秘、手脚冰凉?名中医送你应季食养方

有约君说

近日,由广东省中医药局指导,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广东省中医院协办的“岭南中医科普大讲坛”系列活动在广州日报广报中心启动,两位全国首席科普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联袂打响头炮,带来满满干货。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平时脾虚体寒湿重煲点什么汤,中医调理积食吃些什么药膳,老广都懂一点。但是你全面了解过,没有先进设备的古代,中医是怎么看病的吗?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智慧是怎么诠释健康概念的?

【想看直播回顾点这里】

错过现场和直播的读者,快来听有约君为您梳理专家带来的资讯,还有针对老人家养生的实用药膳和日常防病小妙招送上哦。

人怕病,病怕什么?

病怕防,最好的防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金世明介绍,中医的健康观认为,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他援引《黄帝内经》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包括:“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传统中医认为“上工治未病”,最好的医生是善于指导养生保健的,让人体不容易生病,而不是等到“欲病”的亚健康状况再来进行调理、或者“已病”再来进行医疗干预的,就是“中工”、“下工”了。

人想要健康长寿,最怕生病,那病最怕的是什么?不是药、不是手术、不是钱、不是“财神”。古今中外的医学实践证明,病怕预防。中医预防学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三个方面,其中“未病先防”即“养生”。病最怕养生,最怕健康的生活方式。

金世明说,《黄帝内经》提出的健康生活方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基本是一致的。

健康是什么?中医这样讲

既然病怕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那健康到底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对“健康”定义是:“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只有当这三方面的状态都达到良好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

世卫组织还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

●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 适应环境,应变能力强;

●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 体重适当,体态匀称;

● 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捷;

●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 骨骼健康,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杨志敏教授说,对于WHO的这些标准,其实我们古人也都有相应的描述和应对。比如传统练习八段锦,为的就是拉筋拔骨,保持筋骨的柔韧度,促进骨骼和肌肉健康、有弹性。老年人容易出现关节问题,其实保养好筋骨,练好柔韧,这才是保养、保护关节的关键。

传统中医虽然没有“健康”二字,但对人的健康状态的描述,是通过“”与“”来表述。古人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根据古代典籍《灵枢·本藏》的论述,健康的状态包括“血气、卫气和”,机体血气和畅、皮肉致密;“志意和”,心理、精神活动正常,开开心心,身体就好;“寒温和”,即天人和,机体能适应外界寒温。杨志敏拿自己举例说,自己的身体在“寒温和”方面有不足,所以要经常使用围巾保暖,低于外界寒温变化,这样就不容易发生不适。

活动当天现场义诊

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很多躯体不适其实来自情绪问题

说起“情志”对养生的重要性,金世明教授和杨志敏教授的观点十分一致——面临疾病,更重要的是坚强的心态、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对待疾病的态度。

杨志敏说,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我治疗、治愈的体系。当生活方式不对、情绪心态出现偏移的时候,自我治愈的能力就会下降。中医其实就是侧重帮助人体恢复和提升自我治愈的能力。“很多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中医调理,感觉到吃饭好了,睡眠好了,心情也好了,皮肤也好了,这就是因为人体的系统被“重启”了,身体机能经过一次全新的调整,所有症状都在自我治愈。“杨志敏说。

其实很多人过于关注身体上的疾病,对心理健康关注不够。很多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忽视培养他们心理上吃苦、抗压、交际的能力。对孩子最好的支持,其实是鼓励他们多吃点苦。

养生饮食要因时因地制宜

杨志敏说,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四时节气,适应气候地理变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比如在食材方面,春天吃叶子菜,夏天吃瓜,秋天吃根茎果实,冬天吃种子类植物。

从药膳的角度说,植物的不同部位药性也不同。

花叶类走“表”,主升散,如薄荷叶、紫苏叶疏风解表;玫瑰花、茉莉花理气解郁。菊花、金银花对感冒有好处,也是这个道理。

种子类则主沉降,如杏仁下期止咳,赤小豆利水;白果可纳气定喘。

多孔的植物一般也是利水的,比如冬瓜、西瓜利水;莲藕行血散瘀;西芹清肠通便。

不同地理区域对食材烹调方法不一样,也是讲究因地制宜。广东人的烹调法多数是带“水”的,如蒸、煮、滚、涮、熬、烫,北方的烹调法则多带“火”,如爆、炒、炸、焗、焖、烤。不同菜系特点大致是粤菜讲究清润,苏杭菜偏甜讲究清补,鲁菜偏咸讲究温补,川菜辛辣驱寒。

不同地域通过不同的烹饪法可以纠正食物的偏性。比如姜偏温燥,广东人用酱油、醋浸泡就可以祛燥,而要让鸡肉更补,就采用盐焗的办法。

推荐给老年人几款药膳

通过不同的食材入药膳,可以以偏纠偏,改善健康问题。针对老年人常见问题,杨志敏推荐了几款药膳。

便秘

补虚润肠汤:老人家容易便秘,不要总用番泻叶,可用肉苁蓉、当归、枸杞子、猪瘦肉煲汤。这款汤舌苔偏白偏虚者适用,舌苔厚腻的不宜食用。

失眠

安神汤(材料:灵芝、桂圆肉、红枣、生姜、猪心煲汤。)、红枣桂圆肉小米粥

健忘

五子仁营养麦片(材料:核桃、杏仁、瓜子仁、松子仁、枸杞子、麦片;这款膳食补充能量提高记忆力很有好处。)

夜尿频多

盐焗肉桂猪腰(材料:肉桂、洋葱、红辣椒、生姜、猪腰)

腰痛、关节痹痛

金狗脊炖牛髓(材料:金毛狗脊、红枣、生姜、猪瘦肉、牛骨髓)、百岁酒(材料:红参、熟地、田七、陈皮、黄酒)

手脚冷

羊骨汤(材料:草果、胡椒、陈皮、白萝卜、生姜、羊胫骨。)

皮肤干燥瘙痒

椰子焗饭(材料:红枣、整个椰子、大米)、蜂蜜芦荟饮温润养肺茶(材料:松子仁、南杏仁、冰糖)

居家预防感冒小妙招

小孩轻微感冒发烧,可以喝点热水,用艾叶煮水,毛巾浸泡拧干后热敷后颈中间的大椎穴、搓一搓前胸后背,饮食上清淡不要过饱,让大便通畅,这样也有利退烧。

也可以尝试推拿按压风池/风府穴5-8分钟;敲双上肢肺经、大肠经。

肺经

大肠经

再推荐两味感冒茶

(1)外感风寒感冒茶:生姜、莲须葱白、红枣、黑豆、黄豆、苏叶、红糖放入水中煮开,服下可发散风寒,通阳止痛。

(2)姜枣茶:生姜、红枣、柠檬、红糖煮茶饮,温中祛寒解表,适宜空调环境工作易感风寒者。

医学指导/全国首席科普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全国首席科普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秘方】《生姜红枣糊治风寒咳嗽很见效》
神奇一碗水,脸上皱纹没了,年轻20岁...
手脚冰凉的体寒女人,吹点秋风就浑身哆嗦,记住这些东西你必须吃
【中医秘方】图荐《生姜红枣糊治风寒咳嗽很见效》
每个人最好自己能给自己治疗感冒
手脚冰冷可以喝生姜红枣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