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爱玲对她爹妈、继母都很绝情,这我可以理...
张爱玲对她爹妈、继母都很绝情,这我可以理解,但她对她弟都很凉薄,是真的能说明她骨子里其实没有太”圣母”的基因。

“她从不悲天悯人,不同情弱者,慈悲布施与她无缘。她的世界,就她一个自己。她非常孤独,也非常自私,用自己的手作茧自缚,她远离了世界上所有人,包括亲人。”这是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对她的评价,我觉得挺到位。

张爱玲小的时候,跟弟弟的感情算是挺好的。她只比弟弟只大一岁多,和弟弟一起长大,一起经历父争吵、母亲出国、姨奶奶进门、父母离婚、父亲再婚、继母进门......

两姐弟幼年时便非常亲密,张爱玲写“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我使一把宝剑,弟弟使两只铜锤,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

小时候的张爱玲姐弟有保姆带,但保姆重男轻女,带弟弟的保姆总是在带她的保姆面前颐指气使,而带她的保姆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让张爱玲很不服气。

父亲也有点重男轻女的问题,所以,张爱玲母亲黄逸梵当年是把张爱玲拐出家庭送进新式学校,她以为弟弟是儿子,父亲再不济也不会不给他学上,所以,儿子也跑来找她时,她以自己一个人确实承担不起两个孩子的开销,拒绝了(张爱玲母亲对张爱玲是有爱的,只是不如张爱玲期待的那么多)。

结果呢?这位父亲根本不愿意让他进新式学校,而是在家请私塾先生教几年,再后来干脆为了把儿子的学费省下来抽大烟,没让儿子念完大学。

再婚后,这位父亲也很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儿子大打出手。张爱玲也在文中写过,她那时候发誓自己要多赚钱,把弟弟解救出来。

后来也有人说,张子静可能是张爱玲妈妈跟其他人私通生下的私生子,所以,他父亲才会待他那么刻薄。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

再后来,脱离了原生家庭的张爱玲跟母亲生活了一段时间,去香港念书又回了上海,声名大噪。

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则在父亲和继母的祸害下,过得不很好。1944年,张子静与好友创办了报刊《飚》,张子静想找已经成名的姐姐讨要一篇稿件,却被张爱玲拒绝:“我不能给你们写稿,这会败坏我的名声。”

可能又觉得自己太不近人情,张爱玲又拿出一张素描打发弟弟说:'这张你们可以做插图。'这是张子静印象中唯一一次从姐姐张爱玲那里要到东西。

姐弟俩联系越来越少,感情也越来越淡漠。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前去香港,临行前都没通知张子静。

张子静放假回市区,去姑姑处敲门找姐姐,姑姑只留下一句“你姐姐已经走了”,便关了门。张子静很难过,推着自行车,哭着走回家。

那时候,张子静只当了一个普通老师,收入很低,常年生活在郊区,难得进城一次。去看父亲和继母时,攒了一点钱还被父亲骗走了。他当时养家糊口都有一定难度,更加娶不起老婆,后来一生未婚。

1988年,张子静辗转给她寄了封信,希望姐姐能借自己一点钱买套房子娶妻,但张爱玲回信“没有能力帮你的忙,是真觉得惭愧,唯有祝安好”。

尽管姐姐和自己形同陌路,但张子静却说:”我了解她的个性和晚年生活的难处,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不管世事如何幻变,我和她总是同血缘,亲手足,这种根祗是永世不能改变的。'

他研究了张爱玲所有的作品,并写了《我的姐姐张爱玲》。我们今天讲的很多故事,都是他讲出来的。

1995年,辞世前的张爱玲将自己的所有遗产全部交由了好友宋淇夫妇继承,没有留任何遗物给自己的亲弟弟张子静。实际上,相比宋淇夫妇,一贫如洗的张子静显然比他们更需要张爱玲的钱。

张爱玲去世的第二年,张子静也走了,享年76岁。他在报纸上得知张爱玲死后多日才被人发现,感到自己时日无多,连睡觉都开着门,希望自己哪天真的走了,能及早被人发现。

张爱玲为何对这个弟弟凉薄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她觉得弟弟”没志气“。

继母到来后,她本以为弟弟跟自己是同盟,结果弟弟为了在那个家庭里生存得好一些,居然有时候也会讨好继母,这让她感到了自己”被背叛了“。

而弟弟的性格也是属于有点懦弱的那一挂,他没有太强的社会竞争力、学习成绩又不行,也没有争强上进之心,只被动服从于父母的安排......

张爱玲原本就厌恶自己的亲爹,看到自己的亲弟弟成年后也支棱不起来,一步步又成为亲爹的翻版,自然也不愿意与之亲近。

再者,在张爱玲与父亲、继母斗得很严重得时候,懦弱的弟弟迫于家庭威力没有对自己施以援手,甚至顺着父亲和继母的意说了一些伤了她的话,她自然没法原谅。

而一个懦弱的人,往往也是一个不敏感、不记仇、能原谅一切的人,所以,张子静在经受姐姐的多次拒绝之后,内心依然惦记着姐姐。

而张爱玲,从来都不是一个有圣母心的人。年轻时候,她跟炎樱好到要穿同一条裤子,但后来她去了美国,生活窘迫,而炎樱过得富裕,还口无遮拦地在她面前炫富,她跟炎樱说绝交就绝交。

她的能量,只够她爱文学、爱自己,实在不足以让她宽大到能原谅过去伤过她的人。

事实上,站在张子静的角度,他也是个可怜人啊。

在原生家庭中,他过的是爹不疼、娘不爱的生活,父亲经常动不动对他拳打脚踢,继母也未必对他多好。

张爱玲好歹因为是个女孩且是个值得做亲职投资的人才,曾经得到过亲妈的”解救“。而弟弟仅仅因为是个儿子,投奔亲妈也被亲妈抛弃了。

他甚至都得不到姑姑的宠爱,有一次张子静去姑姑家里,待到要吃晚饭的时间,姑姑竟对他说:“你如果在这里吃饭,一定要和我们先讲好,吃多少米的饭,吃哪些菜,我们才能准备好。像现在这样没有准备就不能留你吃饭。”

张子静听到这话,赶紧起身告辞。后来他去姑姑家看姐姐,得知姐姐去了香港,姑姑都没让他进门。

懦弱和平庸,也不全是他的错,有的人生来就是这样子的啊,活得”有志气“只是个别极优秀的人的专利。

他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接纳和爱。倒是继母死了以后,把自己居住的那间14平米房子留给了在农村教了一辈子书的他。他退休后回到上海,总算有了自己的居所。

他说,父亲对我尽到了养育之恩,我不怨他。母亲对我有怀胎十月之恩,我亦不恨她。姑姑是新派女性,向来视我为父亲底下调教出来的“旧派分子”,与我保持着一定的警惕和距离,那也是理所当然。而我的姐姐,我不记得我曾帮过她什么,所以没资格要求她报恩。

这段话,看的我潸然。

一个平庸且懦弱的人,若不是发展出这样的生存哲学,若是像张爱玲一样记恨所有伤过自己的人却又没有张爱玲那样的志气和本事,只会过得更凄凉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0年,张爱玲69岁的弟弟向她借钱,她说:“对不起,我没有能
张爱玲胞弟张子静:豪门少爷宛若孤儿,亲人出走终成弃儿
36.最傲气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悲凉的人生
母亲不要他,姐姐不爱他,姑姑不喜欢他,最后他无妻无子过一生
父不疼母不爱,姑不亲姐不怜,一生备受冷漠无钱结婚,他谁都不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