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级教师点评江苏高考作文:贴近现实生活,引发考生思辨

2018年语文试题评析(作文)

王夫成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今年的作文试题仍是材料作文形式。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千差万别,缤纷斑斓。“语言”既是包罗万象的生活元素,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具有丰富厚重的意蕴。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引发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间。

围绕“语言”这个核心概念,材料的三行文字从三个层面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开思路。首先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鸣”的生动画面,触发考生想象,“处处”强调“语言”的普适性和广泛性。接着,从语言的基本功用出发,阐述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所举例子从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展示人类文明所构建的语言体系。最后,引导考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从材料的关键词看,由2015年的“智慧”到2016年的“个性与创新”到2017年的“车”到今年的“语言”,江苏作文命题循着平正厚重的路子走,考题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容易上手,选择空间广。“语言”主体有大自然语言、人类的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意义和价值可写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明……考生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施展才华。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何种“语言”对象,行文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角度宜小巧,便于集中笔墨、深入开掘,避免立空乏粗浅;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紧扣“语言”来写。比如,选择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或日常生活,要扣合其“语”和“鸣”来写;写音乐和雕塑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也要扣紧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写,这样才符合作文的命意。总之,不“选”失之空泛,不扣失之“跑偏”,审题不难把握,立意见出高下。

记者 谈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语文:写议论文必须掌握的20组哲学思辨与概念!特级教师整理
2018高考作文 | 张学增:重视思辨成显著特色
【自信备考2017】学科篇——语文:“盘活”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
名师视点 | 2017中考作文会出什么幺蛾子,专家点醒你!
江苏特级教师解析江苏高考作文: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