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彤心飞传】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标准-BARCELONA标准
栏目介绍
彤心飞传是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刘彤教授和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内科谷云飞共同推出的一档心血管前沿文献速读栏目。每期精选国际顶级期刊心血管领域的最新文献进行深度呈现,以期让国内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同步跟踪学科进展,了解前沿动态资讯,获取最新研究结论。


临床中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诊断通常极具挑战。一方面,因LBBB而转诊接受急诊PCI的大多数患者并未发生AMI。另一方面,合并LBBB的AMI通常为高危患者,如果未能及时识别导致再灌注治疗延迟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不幸的是,即使是最新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也未能为此类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效果,Sgarbossa标准以及校正的Sgarbossa标准特异性尚可,但敏感性较差。为了改善目前诊断标准的缺陷,Andrea Di Marco团队新近提出了BARCELONA标准,并验证了新标准的诊断效能,其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

该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从2009年至2018年连续入选疑似A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LBBB患者,2015年前入选患者组成推导队列(n=163,61例AMI患者);2015年至2018年的患者组成验证队列(n=107,40例AMI患者)。同时也纳入无AMI的LBBB患者做为对照组(n=214),验证不同的心电图诊断标准。该研究共入选484名患者。推导并验证了一种新的心电图标准(BARCELONA 标准)。符合以下任一条标准诊断合并AMI:任一导联ST段与QRS波同向偏移≥1mm(0.1mV),或低电压QRS波(R波/S波≤6mm)导联,ST段与QRS波反向偏移≥1mm。最终在推导队列与验证队列中,BARCELONA 标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最高的灵敏度(93% -95%)、阴性预测值(96% -97%)、效能(91% -94%)和ROC曲线下面积(0.92-0.93),均明显高于既往的诊断标准(P≤0.01);两组的特异性(89%-94%)与对照组(90%)相似。

该研究结果提示:接受急诊PCI的左束支阻滞患者中,BARCELONA 标准对AMI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诊断准确率与无左束支阻滞患者相当。

图1. 无AMI患者心电图显示在QRS波低电压的导联上ST段等电位或ST段最小偏移<1mm(0.1 mV)(根据文中意思,原文表述可能存在错误,应该为最大偏移<1),无任何导联出现QRS波同向ST段偏移≥1mm (0.1mV)

图2. 1例罪犯血管位于右冠状动脉的AMI患者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1mm(0.1 mV),与V5导联QRS波主波方向一致(同向偏移)

图3. 1例罪犯血管位于左回旋冠状动脉的AMI患者心电图显示在2个QRS波电压振幅≤6mm的导联,ST段与QRS波反向偏移≥1mm (0.1 mV)

图4. 1例罪犯血管位于左主干的AMI患者心电图在III,aVR,aVL导联可见:QRS波最大电压振幅≤6mm的导联上,ST段与QRS波反向偏移≥1mm(0.1 mV

表1.研究人群的临床特征

表2.左束支阻滞合并AMI患者的血管造影检查、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资料

表3. BARCELONA标准与既往心电图诊断标准对AMI的诊断能力

表4. 新标准与其他标准诊断AMI能力比较

表5. 诊断LBBB患者合并AMI的BARCELONA标准的定义

表6. 推导队列对比几种主要标准诊断AM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表7. 在验证队列中对比主要心电图标准诊断AM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研究局限性:该研究的主要局限在于其为观察性研究。急诊PCI后记录心电图时间(从立即到48小时)相对较长,不能描述血运重建后心电图变化的时间进程,并未多因素分析。与既往心电图标准比较,该标准对AMI的诊断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实现了与不伴LBBB患者心电图相似的诊断效能,但是该标准的检验效能还需要在更大样本队列中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J Am Heart Assoc. 2020;9:e015573. DOI:10.1161/JAHA.119.015573

专家简介

刘彤,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教授,科研科科长,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心房颤动诊疗中心副主任,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首批天津市医学津门英才。医学博士/博士后(美国Cedars-Sinai医学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脏起搏与射频消融、心房颤动、肿瘤心脏病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科研管理分会青年委员,国际心电学会(ISE)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律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心电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CardiovascularDiagnosis and Therapy》(SCI)编委,《Front Physiol》(SCI)编委,《Cardiol Res Pract》(SCI)特刊编委,《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心血管病研究》青年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3项,在JACC、Stroke、Cardiovasc Diabetol、Heart、JAHA、Circulation AE、Europace、Heart Rhythm等SCI杂志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文章90余篇,总引用次数2424次。

谷云飞,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委会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分会青年常务委员、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全国委员、海医会心脏重症委员会河南分会秘书、河南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射频消融学组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分会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心律失常房颤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房颤中心联盟秘书,洛阳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秘书,《实用心电学杂志》、《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医师在线》杂志编委,洛阳心脏网、循环在线微信公众平台主编。2015年获河南省青年心电图大赛一等奖,发表各类论文20余篇,参译专著2部,参编专著1部。擅长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疑难心电图分析,主攻心内科的临床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及永久起搏器植入。

王鑫,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 3”一体化专业,系刘彤教授2020级专业型研究生,在导师刘彤教授的指导下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心房颤动、心电图等相关临床研究。近两年参与彤心飞传翻译整理工作,参与编写和翻译心电生理和心电学专著5部,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发表综述2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题笔谈】左束支阻滞时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郭继鸿教授:CLBBB AMI 的心电图诊断
张海澄老师:心电图Sgarbossa标准
施广飞:ACS患者启动紧急血运重建心电图的最新认识·365医学网
【彤心飞传】JAMA Internal Medicine心电病例:是急性心肌梗死吗?
干货丨常用常新,急性心梗心电图再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