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醉读诗词之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驭风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征战诗著称,是初唐四杰之一。杨诗风格豪放,音调铿锵,读来胸雷激荡,很是“提气”。

 

本诗描写书生面对国家有难,投笔从戎,出塞战斗的过程。通过场景的跳跃,抓住每一个典型的画面,将这个过程连贯起来,节奏明快,一气呵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诗一开头直接就用烽火点明国家遭到侵略。过去,外寇犯疆,戍边将士往往在城关点燃烽火示警,站站传递。因此,当烽火照亮“西京”的时候,也就说明了军情的紧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诗人因“烽火”而心中“不平”,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牙璋是唐时皇帝调兵遣将的兵符,分凹凸两块,分别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代表皇城。此处描写紫禁城下,皇帝授将,大军整而待发的场面,仅用5个字,高度概括了天朝大军出师的隆重和壮观。而下一句,场面直接跳跃到前线,表明唐朝大军(铁骑)已经将敌人紧紧包围(绕)在城堡里(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画面再次变化,诗人没有直接描述战况,没有触及战斗的细节,用雪和风的暗与多,用旗的视觉上的颜色渐变与听觉上鼓的声音递进,展现出大雪纷飞,遮天蔽日,军旗摇动的战场,而战场上狂风呼啸战鼓雷鸣,进一步烘托出出征将士顶风冒雪,在雄壮的进军鼓声的激励下,奋不顾身勇猛杀敌的豪壮激烈。此二句,有声有景,别具机抒。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战斗的结局已经不重要了,但国家有难,书生敢于置生死而度外,参军卫国,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壮志豪情,宁愿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而不是坐在书房酒肆空谈叫骂。这种为国家为民族轻生死,慨然从军,足不旋踵的高度爱国精神,将是中华儿郎永远的追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上饱受外来侵略的民族,每一次国家危难民族存亡,都是一个分水岭。有慷慨赴难的烈士,也有屈膝求全的汉奸;有宁死不当亡国奴的血性,也有卖国求荣以求苟活的奴性。我祝愿我们的国家能够长久和平,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当战争强加在我们的头上时,我相信,中华民族从来也不缺乏敢于牺牲的热血英雄。周恩来总理早就说过: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侵略战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军行》杨炯
最美唐诗:《从军行》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163首
诗词笔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五律《从军行》每天背一首诗词 ……
杨炯诗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