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零食

文/驭风

尽管六、七十年代的物质生活相当匮乏,记忆中孩童的零食还是搜罗出不少,现在想想,原来竟也不是很缺嘴,不过是数量太少,显的弥足珍贵,吃起来不够尽兴罢了。

说到那时候的零食,首先得提的是:动物饼干。这是专为孩子们生产的廉价的点心,用面粉烘制成各种动物图案,有猴子,大象,鱼,长颈鹿等,四毛八一斤,还要六两粮票。家里大人每个月都会给孩子们买个一斤两斤的,放到饼干桶里,每天在大人的同意下,自己取几片吃。动物饼干的吃法有很多种,干嚼、泡到麦乳精里吃、用唾液浸软了吃,根据动物图案选择着吃。不管什么吃法,笔者认为,最好吃的就是颜色发暗有点糊的饼干,有一种粮食的焦香。所以,大人买回来后,赶紧乐颠颠的拿到窗台上摊开,先把带糊的饼干挑出来,然后按动物图案分堆进行数量统计,面对这么一堆属于自己的“财产”,幸福的感觉真是快速膨胀,四毛八分的幸福也是幸福。所以说,降低生活的满足度也是容易产生幸福的原因。

除了动物饼干,还有比较常吃到的是蛋糕,一种暗红色的外皮黄色的芯儿,很松软的带油的点心,也是很好吃的。另外,还有桃酥、蛋黄饼干、果酱蛋卷、萨其马,这些就不太容易吃到了,除非家里来客人,拎来点心匣子,或者就是生病时候的犒劳。有时候,家里长辈的战友、同学来京,会带来些罕见的西式点心,那绝对是有一种小过年的喜悦心情了,当然,大人们象征性的尝尝过后,都进了我的肚子。不过这种机会实在太少,一个月顶多了一两回,因而,那时对于送来好吃的那些叔叔阿姨们,许久不见,思念甚重。

第二要说的就是糖了。那时候糖的品种也相当的多,家里最常见的就是“杂拌”,用若干种水果糖、奶糖、大虾酥等掺和在一起出售的,主要是为了家里来人待客的需要。不过有时间的时候,母亲喜欢去王府井买各种的糖,喜欢的每样都来一些,回家自己搭配,统一放到糖盒里,这非常让我“惦记”,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容易犯“小手”的错误。

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巧克力,黑黑的半圆型,几分钱一块,吃起来没够,到现在也没丢掉对巧克力的嗜爱,以至于人都吃成巧克力色了,依然无悔,不过现在改吃德芙了。其次爱吃的就是大虾酥了,外面裹着灰白的糖皮,还有一道一道的,跟斑马线一样,里面吃起来有种麻酱和(念四声)糖的香甜。说来有点不好意思,我的车里就随时备着巧克力和大虾酥,赶上堵车什么的时候,吃一块,呵呵,“我们的生活比蜜甜”的感觉油然而生。

还有就是水果糖,一分钱一块,偶尔有了点“外快”,忍不住就换水果糖吃了,另外还有沾着白砂糖月牙儿状的橘子糖,黄油球,高粱饴,酸梅糖,粽子糖等等,如果大人去上海出差,肯定会带回大白兔奶糖——那时候的糖中上品了,这是严格控制“配给”的。冬天的时候,能吃到关东糖,一种棍状的麦芽糖,外面粘着一层白白的滑粉,吃起来很硬,嚼起来相当的粘。

那时候糖类家族里还有果丹皮,酸酸甜甜的,据说有助消化,还吃过宝塔糖,打肚子里蛔虫的,馋极了也吃过药店里买的山楂丸,一点一点的啃着吃,味道酸重甜淡,味道也是不错的。

其他类的“零嘴儿”有爆米花,两种,有装在玻璃纸呈棍状卖的,这是粘了糖衣的,叫糖米花。还有就是用纸口袋封住的,原味的。吃的时候撕开个角,将爆米花倒在手心里撮着吃,最后的时候,仰起头直接倒嘴里,有一种“彻底消灭”的毅然和大气,实则是意犹未尽。我记的那时候,女孩子们还热衷吃一种叫“老鼠屎”的零食,一粒一粒黑褐色,每粒两三毫米左右,印象不深了,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零食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季节的变化,孩子们嘴里的事物也呈明显的时令特点,除了应季的各种水果外,夏天孩子们手里攥着黄瓜西红柿大吃特吃的情景随处可见,连茄子柿子椒等当水果生着吃也不乏见。“心里美”萝卜,红红的水萝卜,圆柱状的白萝卜都是常吃的。那时候吃完西瓜的西瓜籽通常都是留着的,晾干炒熟,也是零嘴之一,因为国家对这类食品控制很严,一是产量不够,而是还要支援“兄弟”国家。比如说花生,通常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按本定量供应,那时候有去非洲援助的工作人员,出国前接受教育时被告之,严禁大量购买花生,因为都是我们支援过去的,不能让“黑兄弟们”看国家笑话。

说到这儿,气真是不打一处来,那年月我们缺吃少喝的,勒紧裤腰带省下的还净他妈喂狼了!除了越南,还有一个非常可恨的国家就是“阿XXX亚”,瞧丫这名字就透着猥琐和不地道。丫从我们这得了不少好处,说翻脸就翻脸了,说不认就不认了,NND,什么玩意儿!

那时候大院里有不少各类果树,通常果子还没长熟,就被狼似的孩子们都惦记的七七八八了,什么青核桃,毛桃,柿子,红果,枣等,吃的不亦乐乎。还有槐树花,洋毛毛,也是可以大快朵颐的。

天气凉的时候,玉米棒子就下来了,煮熟了既可以当饭也可以算零食。再冷的话,就可以吃地瓜,也就是红薯了。这也是定量供应的,粮店运来成马车的地瓜,消息灵通者发一声喊,家家户户倾门而出排队购买。上午开始卖,下午就可以看见孩子们一人手里举着个生地瓜狂啃。地瓜有多种吃法,除了生吃外,还可以蒸着吃,或者做拔丝。印象最深的就是烤地瓜,那时候老百姓家里都生炉子,把地瓜搁到炉子上,满屋子喷香,当然也可以烤土豆吃,也是蛮不错的。

多少年过去了,凛冽的寒风里,校门口的老头和他的那个烤红薯的土炉子,一直忘不了。多少次,嗅着冷风里飘散的那种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腹内轰鸣的回家,以至现在想起来,回忆都是那种香香的味道。

多少年过去了,商场里的食品是越来越多了,眼花缭乱,也个个都味道好极了,连瓜子都有N种口味可供选择。不过还是忘不了,那时候在夕阳的余晖里,我们几个小破孩骑在大院的墙头上,模拟电影“神秘的黄玫瑰”里那个酷酷的好汉,一人捧着个向日葵,将瓜子皮吐得在空中翻飞舞落,愉快的笑声如看不见的铃铛,在暮霭沉沉的晚风里碰撞,脆响。。。。。。

多少年过去了,往事在心中凝固成一个个解不开的情结,系着童真的风筝,在心空里飘来飘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童年的零食
减肥:上班族发福危机 5大类零食碰不得
Brutus|16个超治愈的故事告诉你,没有零食,怎么能叫人生!
儿时的零食
有哪些好吃但鲜为人知的零食?
睡前肚子饿,能不能吃些点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