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校共育】学生假期心理健康指南

来源 / 溧阳教育发布;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心理指导中心
排版 / 小编
审核 / 小铃

面对假期,一般会出现这两种类型的学生:

第一种,自律充实型这类同学假期生活过得相对充实,他们会主动支配自己的假期时间,合理安排假期的学习与娱乐,生活规律,开学不愁。

第二种,懒散虚度型。这类同学的假期生活,虽然满足了自己的各种“快乐”需求,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打游戏、追剧、看小说等,而且在每次在作业提交截止日前都会“通宵达旦、奋笔疾书、文思泉涌”,生活作息比较随性,开学之前容易焦虑。

为什么会有两种假期生活的方式的差别呢?首先,我们要先了解自制力,正确认识自制力,有意识地发生积极改变时,整个家庭也一定会随之发生改变,也许孩子改变的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但共同成长的历程早已悄然开始。此外,家长更应关注假期中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孩子一起度过充实而有趣的假期。

什么是自控力?



自控力意味着要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压制。自控力跟大脑中的前额叶的成熟度有关,在25 岁左右发展成熟,而且,即使成熟了,每个人的成熟度也不一样。

所以,要求孩子从小就能很好地自控是非常难的,尤其是当孩子需要面对的是一件对自己很有诱惑力的事情。

关于提高自控力的两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自控力的是源源不断的能量】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自我消耗】,因为自控力其实是有限的,会耗尽的。一旦我们试图自控,负责协调的「自我」就会逐渐疲劳,因此我们会逐渐失去对欲望的控制,即使我们在某一些事情上成功地自控了,但是在其他事情上可能就无法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自控力了。

所以我们常常会遭遇这种情况:满心欢喜定下非常丰富详细的计划表,然后在前三天或一个星期里呈现出“打鸡血”般的积极状态,迅速将意志力消耗完,接着就只剩下对计划的疲惫、厌倦和重重压力。

因此,当我们开始想要刻意训练我们的自控力的时候,首先就要调整这个错误的观念,然后遵循「n + 1」的原则,在原来的基础上只加一点点压力,慢慢地提升或者就从一个小的点开始执行,可以是每天坚持看15分钟书,也可以是一回家就得做作业,具体目标由孩子和父母共同协商,千万不要执着于浩繁冗杂的时间安排。

【误区二:截止日期是第一生产力】

确实,人们在应激状态或是压力环境中更加容易爆发意志力,这就是为什么在图书馆里看书比在家里看书更容易执行。期末考试前的通宵复习和开学前的流泪补作业都是孩子们自控力和意志力大爆发的时候。因此,适当的压力有助于孩子从逐乐的本能中脱离出来,获得暂时的自控状态。

但应激反应和压力环境毕竟不是令人快乐的事情,时间久了也会让孩子们疲惫不堪,只有孩子们真正喜欢做这件事时,他们才会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富有活力,完全不需要人催促。

所以,相比于截止日期,兴趣才是更具可持续性的第一生产力。但是类似于截止日期的压力情境有的时候也是需要的,因为每个人总是或多或少要做点自己毫无兴趣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压力来敦促自己不要再拖拖拉拉了。

提高自控力的三个具体操作建议



【1. 专区专用,隔离诱惑因素】

专区专用,从物理层面隔绝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诱惑的一系列影响因素。比如,设置玩手机平板的娱乐时间和时间段、不睡觉时不要躺着、即使在假期也要区分工作日和休息日、睡衣只在睡觉时穿等等,不因为放假就完全打乱之前的生活节奏,太舒适的环境会令人的意志更加薄弱。

【2、兴趣导向,巧用自控力】

一旦我们被逼着做讨厌的事情,我们就开始耗损自己的自控力,到最后我们连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动力也不够了。

因此,对于那些可做可不做但孩子并不想做的事情了,我们可以选择不做。相反,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积极探索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爱好中逐渐学会坚持与努力,并将这种坚持带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

【3、以身作则,树立权威】

如果家长自己本身意志就很薄弱,不具备自控力,那么我们就很难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让孩子克服欲望训练自控力。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家长需要以身作则,不要一回家就葛优躺看电视,也不要整天刷手机却怪孩子不看书学习了。

给家长的小建议



【一.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种下一粒健康的种子,就会长出一棵参天大树。”青少年期是心理健康危机的高发期,因此,家长们在寒假期间一定要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及时发现孩子可能出现的一些情绪问题,积极地引导和干预。

以下情况需要家长们特别注意

1.孩子寒假在家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发脾气或情绪低落;

2.放假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和朋友交往也不和父母沟通;

3.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体重在假期期间有异常的下降或上升。

这些现象背后都有可能是孩子出现了心理上的困扰,

【二、调整期待值】

对孩子的期望应适度。过去,家长常常认为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对孩子有不合理期待。如果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支配过多,会让孩子变得很脆弱,常常为了避免错误而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放弃通过失败来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强烈的压抑会使孩子产生人格上的扭曲。因此,家长对孩子应持一种适度的期望。

【三、正确评价】

对孩子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生活和学习中,既有令人兴奋的成功,也有使人困惑的失败。对于孩子的成败,有些家长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冷静,随便地将“笨蛋”、“没出息”之类的帽子强戴在孩子头上,这样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应帮助孩子细细分析症结所在,对症下药,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不失时机的引导。在孩子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与肯定,使孩子从“失败”走向成功。

【四、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和睦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而有的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赌气,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不仅“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容易产生过分胆小、焦虑、冷漠、悲观、孤独、紧张等特征。

【五、尊重平等的态度】

尊重:许多家长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以为孩子“人微言轻”,忽视他们的喜怒哀乐,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有着很强的自尊心,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在发现孩子有了缺点或错误时,父母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给孩子施加压力或说一些伤他们心的话,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孩子,让其难堪,从而产生反感情绪或叛逆心理。

平等:有些家庭以家长为核心,认为家长就是权威,这类家庭笼罩着紧张的气氛。在这种缺少平等精神的家庭中,孩子容易形成怯懦、自私、自卑、任性等不健康心理。所以当父母自己心情不佳时,应尽量克制不向子女发泄,对孩子做错事时,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六、非暴力沟通】

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中职阶段是孩子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少的家长会有这样的感受:“我的孩子根本不听我的!”这很有可能是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卢森堡博士提出非暴力沟通方式,倡导家长认真地倾听孩子,尊重他们,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与要求。具体可遵循以下四步:

1.观察。保持客观的观察,而不做任何评价。

2.感受。体会自己和他人此刻内心的感受,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需要。通过感受找到双方需要的根源,也就是沟通的目的。

4.请求。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明确具体地提出请求。

结语



希望家长和孩子们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和心理防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休闲时间与学习时间,学会自我调节与放松,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假期的生活节奏。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控力比智商更重要!5个方法教你训练孩子的自控力!
【转载】家长必读:谁消弱的孩子的学习自控力?
成长中要学会自控:情绪
【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常见原因】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自控力,做好这两步#家庭教育 #育儿
助力孩子自控力和内驱力的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