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联界新闻】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大连市楹联家协会主席王新波与楹联的故事

王新波近照

2022年1月20日大连《老友时代报》头版头条刊文

本报记者徐虹/文   芬 琪/图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大连市楹联家协会主席王新波与本报记者畅谈他与楹联的故事

《用4分钱开蒙  用几十年传播楹联文化》

    再有十多天,就是农历壬寅虎年的春节,每逢春节,中国家庭都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就是各家各户都要在门上贴春联,以表达对新一年国泰民安家和事兴的由衷祈愿。1月17日腊月十五这天下午,记者在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广电大楼咖啡厅见到了现任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教育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楹联都市联盟主席、辽宁楹联城市联盟主席、大连市楹联家协会主席、荣获第二届中国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东北地区唯一一名)获奖者王新波,聆听了他关于春联、关于楹联文化的独特体验和多年心得。

楹联启蒙·帮邻居忙贴对联

    “1966年9月13日,9岁的我跟着父母到了庄河大营子镇。关于楹联文化的启蒙,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记忆将时空拉回到遥远的童年时光,王新波回忆:“当时在城里的家并没有贴过对联。到了农村,过年的时候,邻居用4分钱买来一张大红纸,裁剪好尺寸,让我帮着打理笔墨纸砚,大大的'福’字和'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等大字就飘着墨香书写了出来。我慢慢才知道了,这就是对联,属于楹联文化的一种。”

    1977年,20岁的王新波考上了当时的大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之后,当了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师,由此也正式开始了与楹联为伴的日子。

    “大连市楹联家协会(当时叫大连市楹联学会)成立于1989年1月7日,曾经在师专教过我古汉语的于植元老先生是创会会长,我也参加了当年的成立大会,一转眼33年时间过去了。我是从2004年1月11日大连市楹联学会四代会上当选会长兼秘书长的,2013年升格为协会,我改任主席了。2022年1月13日,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还举行了迎新春座谈会,与会人员一起回顾了过去。是楹联文化的魅力把我们这些老友和楹联爱好者们凝聚在了一起。人生能有几个33年呢?”王新波轻描淡写的言谈之间,饱含着一份深沉浓烈的炽热情感。

半生公益·让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惠及更多

    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业余时间,王新波就发动全市楹联界写了许多有关扶残助残方面的楹联作品,与市残联共同举办过楹联大赛,开创了文化助残的公益新领域,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影响。他一直发挥着自己的专长,经常义务指导楹联爱好者如何写好楹联,鼓励联友们参加征联比赛。对此,王新波的心得是:付出就是收获,大家一起进步。

    “将对联书写张贴,或者镌刻制作悬挂到楹柱上,故称楹联。一般人们称对联,以楹联作为代表形式,故楹联也可以作为对联的代名词。因为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楹联有多种具体的称谓,如春联、喜联、门联、庙联等等,样式极为丰富。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在文化的氛围中喜气洋洋迎接新的一年,所以,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产物。”王新波介绍,楹联是汉语言对句艺术、民俗文化、书法艺术与制作技艺四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四大要素缺一不可。楹联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形式,如果我们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做一对比就会发现,西方的文化景观除了少数受中国文化影响之外,很少会有楹联的,但是在中国旅游,只要是著名景观,往往有著名的楹联相伴。

    “从古到今,每一副对联里都有创作者们传达的深厚的思想内容。如宋代大儒朱熹就曾写下'爱君希道泰;忧国愿年丰’的对联,意在表达其家国情怀。”王新波说。

安住当下·写联既训练逻辑思维也抒发内在情怀

    2017年,60周岁这年,王新波正式退休了,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推广中国楹联文化的公益事业中来。“如果把楹联作为雅居的装饰,美化生活,也可以提升老友们日常文化生活的境界。古人将楹联带入士大夫的雅致生活,这些楹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形态,让诗意的栖息成为现实,比如'日午凭栏,看几点落花,听数声啼鸟;夜深缓步,待半帘明月,来一榻清风’。同样,在审美趣味上,楹联进入现代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多是以对对子来实现的。老友乐享康养生活的同时,日常也不妨多对一些对子,写联既训练逻辑思维,也利于抒发内在情怀。希望有更多老友愿意与我们大连市楹联家协会同行,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作为一名中国人,因为热爱楹联文化,我的生命得到了一份滋养,让我更加愿意反省、愿意思忖、愿意付出。我有楹联作品镌刻悬挂在辽宁铁岭、广西柳州等全国各地知名景点和庙宇,这是大家对我努力的一份认可,对我也是一份鼓舞。”楹联做媒,近些年来,王新波曾主编出版了《当代海联集萃》、《中华教育楹联选》、《崛起的西海岸》、《光明》、《泉润联花缔鸿缘》等十多部著作;也曾经为近二十位联友出版的诗词楹联作品集题序或作跋;目前由其主编的《中国对联集成·大连卷》一书,近百万字的初稿已整理完毕……如今,王新波每一天的生活都很丰富和精彩,“新时代的作品'和和顺顺千家乐;月月年年百姓福’'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等,也都表达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你看,现在央视春晚、各省市的拜年和表述,都有春联,楹联文化逐渐引人关注。让楹联走入千家万户,让楹联回归日常生活,是楹联文化传承的根本目标。一些高校也积极开展楹联研究与教育普及。如华东师范大学每年举行'把春联带回家’的活动,前后近十年,书写楹联数千副,楹联文化的传承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普及与提高结合,是楹联传承的任务。没有提高就没有普及,没有提高的普及是低水平的普及。”如何不断提升楹联文化的新格局,也是王新波在践行推广楹联文化过程中不断进行的探索。

近期热门文章回顾:

【蒙城一院杯】联说天下事No.1(新闻背景:西安房东自费为隔离租客准备食品) 王慧)

【征联大擂台No.1】出句:圣火燃烧,雄风似虎迎冬奥(江苏 郭鸿森)——收稿专用贴,跟帖投稿有效

【1.31截止,有奖征对】“拉网对句”栏目【第七期——收稿专用贴(中),跟帖投稿有效】

【1.31截止,有奖征对】“拉网对句”栏目【第七期——收稿专用贴(下),跟帖投稿有效】

【诗钟临屏740】雁足格:古·非(主评:陈建军)

【对联临屏741】题:大寒(主评:黄一坤)
【对联临屏739】联贺胡福昌老先生80大寿(主评:熊春生)
【2021年度联集No.68】山西姚锋对联集
【2021年度联集No.69】湖南陈新华对联集
【2021年度联集No.70】江苏薛拯对联集
【巧联求对668】出句:虎岁吟联文在寅(甘肃  陈宝林)
【巧联求对667】出句:浪拍石壁水花生(辽宁 姜仲智)
【巧联求对666】出句:心口不一,呸!(寒鹤)
【1.28截止】水上慢城 生态六郎 安徽芜湖“六郎杯”全国楹联大赛启事
【1.31截止】海南陵水2022年春节征联比赛
【2.15截止】韩城市第30届全国春联大赛征稿启事
【2.25截止】永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征联公告
【3.31截止】利辛县第四届法治楹联大赛公告
【揭晓】2022年第四届“古城挂春联·寿春年年红”全国征联推荐作品

【揭晓】陕西省岐山县第八届“礼仪文化之乡”2022年春联大赛作品揭晓榜

【揭晓】安徽芜湖弋江区“迎二十大、贺虎年春”全国楹联大赛揭晓
【揭晓】赵王酒业2022年春联征集活动评选结果公布!
【揭晓】邯郸市“永不分梨杯”壬寅迎春征联大赛获奖作品
【揭晓】邯郸市“约读书房杯”迎新春征联大赛评奖揭晓

【揭晓】甘南州全域旅游培训基地河岸景观公园廊亭楹联牌匾作品选用名单

【揭晓】齐鲁软件园创业广场南门对联征集结果新鲜出炉!

【揭晓】“妙善德茶庄”门联征集获奖作品揭晓
【揭晓】阳高县“壬寅贺春”春联征集活动落下帷幕
【公示】“海陵杯”广东海陵岛十大文化旅游景点全国征联大赛评审结果公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年贴春联,却不知道为什么贴
对联资讯
文化惠民系列(1):写对联 /刘铁生(图)
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2021(农历辛丑)年“十佳”春联呈上!
王树山书法 新春联到了
对联应掌握的100个知识点之十:91-10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