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筋经功法的练习要领

易筋经源自我国古代导引术,因此注重内外兼修、身心合一。在练习易筋经时应注意精神放松、形意合一,在放松的状态之下做到意随心动;在功法的练习过程中,强调呼吸自然,以配合身体运动;易筋经强调虚实结合,练习是要做到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带刚;不同练习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应结合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地练习,方能起到良好效果。另外,易筋经个别动作需配合发音,以形神兼顾。

精神放松,形意合一

练习易筋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精神放松,这是通气循穴的必要条件。现代人心气浮躁,很难静下心来。而易筋经的首要要求就是能够放松精神。《性命圭旨》所说:“念头不起为静,身中无物为虚。”老子也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跟,归根曰静,是以复其命。”“清净,为天下正。”练习易筋经时,也需要意念放松,在“静”中才使“意”能够随身体动作的运动变化而变化。观念放松是指在练习易筋经时不要有过多思想负担,全心全意投入其中,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精神放松与身体放松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皮肤、肌肉、关节等各部位和关节都

放松之后,体内真气的通道才能畅通无阻,经络穴位则会受到意气以及身体动作的刺激发生两性作用。易筋经练习时要求头顶虚领,下颌回收,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同时要求展眉落腮,面带微笑,有利于大脑的血液供应,发挥大脑的功能,有利于练习过程中形神合一,我们要有意识地逐渐将全身调整到轻松自如、舒适自然的状态,全面解除思想、内脏、机体的紧张感,进入全身心的放松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练习本功的某些动作时,要适当地配合意识活动。比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手上托时,要求意想通过“天门”关注两掌,目视前下方。天门穴在头顶的前部中央。双眼虽然没有注视两掌,但意念却集中在两掌之上;“摘星换斗势”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命门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当第二腰椎棘突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另外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意存,却要求配合形象的意识思维活动。如“倒拽九牛尾势”中拽拉时,要观想用劲拽九牛的尾巴,要把九牛到拽回来;“出爪亮翅势”中伸肩、出掌时,两掌有排山之感;“打躬势”中脊椎屈伸时,身体上部应应如“勾”一样的卷曲伸展。这些动作都要求意随形走,似有似无,在于神似。

在易筋经的招式中,动静相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老子也提出:“孰能浊以止,静以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只有静才能将身中浊气逐渐化为清气,而“静之既久”,则有“渐生动机”。

有些练习者因急于求成,在练功中不能充分达到放松状态,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根基不牢、效果不佳,严重者可能还会出现头晕、胸闷等身体方面的症状,严重影

根基不牢、效果不佳,严重者可能还会出现头晕、胸闷等身体方面的症状,严重影响练功进程。这种做法也与练习本功的目的相悖。

呼吸自然,贯穿始终

习练易筋经时,要注意在整个练功的过程中调节呼吸,时刻做到呼吸自然、柔和、流畅。这就要求练习者应配合动作进行呼吸,随胸廓的扩张或缩小而自然吸气或呼气。

练功时不必刻意改变呼吸方式,只需要顺其自然。但用鼻吸气,切忌用嘴呼吸。从保健养生的角度讲,呼吸不仅能够调节机体按摩内脏的功效,更有助于身体进入放松状态。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气主阳血主阴,气带动血运行。呼吸顺畅不仅能够排除体内浊气,而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很多人认为练功时应采取深长的呼吸。但对于练习者来说,首先应注意采用自然呼吸,一位执着于深长呼吸容易在练习过程中产生呼吸与动作配合不和谐的现象,导致练习者心烦意乱,影响练习效果。因此,习练易筋经时,要以自然呼吸为主。

虽然练习本功要求呼吸自然,但在某些动作中也要呼吸主动配合动作。比如“预备势”要求呼吸自然、心平气和;“韦驮献杵第二势”气定神敛、自然吸气;“韦驮献杵第三势”两掌上托自然吸气、目视前下方;“倒拽九牛尾势”中收

臂拽拉时自然呼气;“出爪亮翅势”中两掌前推时自然呼气,“掉尾式”注意配合动作、自然呼吸,等等。

易筋经强调呼吸自然,不要误解为不注意呼吸。随着对动作的熟练掌握,呼吸会自然地配合动作,这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下蹲时应配合呼气,起身时配合吸气;肢体舒展时吸气,肢体收缩时呼气。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时应注意不可憋气用力,以免出现不适。对于呼吸无法配合动作的练习者和呼吸功能比较差的老年人,可以减小动作幅度来配合呼吸,或者直接专注于动作,熟练之后再慢慢协调呼吸与动作之间的关系。

刚柔相济,虚实相兼

易筋经的动作刚柔相济,虚实结合。通过圆、方、刚、柔、形、势、劲、虚、实、松、紧等手法刺激有机体。《易·系辞下》中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坚实、沉稳、显露于形称为刚;虚软、轻灵、隐藏于内则为柔。

如果动作过刚、过紧,则身体之间的关节牵引不开,活动幅度小,如果动作过柔、过松,又达不到牵引的效果。所以,练习易筋经讲究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带刚。这也符合阴阳论的观点: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相互转化的,有张有弛,有沉有轻,有刚有柔,这才是符合宇宙规律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在易筋经十二势均为刚柔有度、虚实相兼、松紧得当。在这十二势中,刚与柔都是在不断相互转化的,明劲与暗劲交替使用。这里,明劲即为刚,主要是形于外的形体动作的硬劲、拙力、蛮力,而暗劲则是隐于内的意气神合一的劲,在松柔之下意念用劲。

例如,“倒拽九牛尾势”的口诀,“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中,“小腹运气”就是要求下丹田呼吸行气,内气下沉,形成下实上虚的松空境界,产生意气神合一的内劲,是为柔;“用力在于两膀”则指用意气神相和之力,观想用劲拽九牛的尾巴,是为刚。刚在柔中现,柔以刚外显,刚柔相济,虚实结合。

又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两掌上托,足尖着地,上下用劲,纵向牵拉。这一势松中有紧,紧中有松,虚实结合、牵引脊柱,伸展椎体之间的关节,达到由外及内牵引脏腑的目的。

“出爪亮翅势”的动作均要求习练者在用力之后适当放松,松柔之后尚需适当有刚。

因此,在习练易筋经时,应按此要求讲究虚实结合,刚柔相济。动作不能过刚或者过柔,应做到刚与柔相济、虚与实相合,即刚中含柔、柔中寓刚。避免机体出现动作机械、僵硬或疲软无力的状况,影响呼吸和心境,起不到良好的健身作用。

循序渐进,配合发音

因为练习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和健康状况均不相同,所以在练习易筋经时灵活应用,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动作幅度或姿势,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

《古易筋经新注汇粹》强调:“凡行功百二十日后,便觉加餐健步,长气增神,发体壮力,添液生精,明目达聪,开胃醒脾,强筋健骨,皆初验也。行持不懈,更有进境,总其自然,不可助长。”意思是说,在练习本功一段时间后,练习者会感到耳聪目明、强筋壮骨、身强力壮,这是练习本功的初步功效。若想更近一步,达到更好的效果,则要顺其自然,不可过于心急。

另外,易筋经是根据经络穴位的运行规定发展而来,功法动作都是按照畅通经络穴位的要求设计的,练习时更要严格遵循动作顺序,且不可擅自改变。这样才能达到刺激和改善经络穴位的目的,实现养生保健的目的。

比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的提踵幅度,“三盘落地势”中屈膝下蹲的幅度、“卧虎扑食势”的扑地姿势、“青龙探爪势”探地的幅度,等等,均可因人而异,选择本人能做到的动作幅度和姿势即可,千万不可一味追求动作的标准和统一,也不可有攀比之心。一切都应该从自身状况出发,选择自己能做到的最大极限。易筋经的精髓在于持之以恒,只有慢慢锻炼方能发展身体的舒展度和柔韧性,

达到调节血脉经络的作用。

另外,易筋经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注意“调息”。在练习某些特定动作的过程中,练习者要在呼气时发音,动作应配合吐音、呼气,并注意口型。比如“三盘落地势”就由此要求,在身体下蹲、两掌下按时,要求口吐“嗨”音,目的在于下蹲时气能下沉至丹田;同时口吐“嗨”音也可以起到强肾、壮丹田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林易筋经》十二势图解
图文:少林达摩《易筋经》全文 | 易筋经十二势
达摩易筋经【文字】
拉筋方法,老骥伏枥,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运动锻炼,中医经络
龙罡内劲功
大力壮阳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