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芪代茶饮怎么配制?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工作的繁忙、压力的增大,饮食、作息的不规律,亚健康人群也越来越多,所以养生保健成了大家热门话题,养生茶也成了热门市场。

但很多人都是盲目跟风、盲目进补,只知道一些中药茶能够滋补,却不晓得是否适合自己体质。

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不能随便服用。中医就有药物配伍理论,就是通过药物配伍应用,以达到减毒、增效、产生协同作用的功效,也就是说,温热药配伍一点凉性药,以避免过热伤阴、耗津;寒凉药配伍一点点温热药,避免过于寒凉伤及脾胃等等。


黄芪属补气药范畴,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肺气虚证,脾气虚症,气虚自汗以及气血亏虚引起的疮疡难溃难腐、或者久溃不敛的治疗。

黄芪还可以用于中风后遗症等气虚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不仁或半身不遂等证的治疗。

黄芪正常用量一般在9-30克,水煎代茶饮用都是取其最小剂量,也就是一日9克,一天内可以反复泡用,第二天重新开始。

那么,具有脾肺气虚或者气血两虚的人群,黄芪代茶饮用该如何配制呢?

一、黄芪配伍当归

黄芪补气,和具有活血化瘀的当归配伍,能够起到气血双补、补而不滞的功效,当归还有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不仅适合气血两虚人群水煎代茶饮用,更适合一些气血亏虚便秘的人群,比如气虚便秘、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产后气血亏虚引起的便秘都适合饮用,更适合中风后遗症伴有气虚血滞、偏身麻木、半身不遂患者饮用。

比如《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中就是以黄芪、当归为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之气虚血瘀证的方剂。

气虚明显黄芪为主,加少量当归即可;血滞或者血瘀明显,可以把当归用量适当加大。

@Forest医生祥子

二、黄芪配伍菊花

黄芪具有补气功效,和具有平肝明目、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热解毒功效的菊花搭配,能够起到补气而不上火、清火而不耗气的功效,适合气虚容易上火的人群饮用。

气虚明显以黄芪为主,加入少量菊花;视物模糊、视力减退人群可以以菊花为主,加入少量黄芪,也可以加一点滋养肝肾、养肝明目的枸杞一起泡茶饮用。

当然,经常上火的人群必然耗伤阴津,也可以用少量黄芪,再加一点生津益阴的麦冬效果更好。

三、黄芪配伍丹参

丹参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临床常常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集聚、跌打损伤、风湿痹症,疮痈肿毒以及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的治疗。

补气的黄芪和丹参配伍,不仅可以消减黄芪的温热之性,避免上火,对于气虚血瘀患者,还有一定的活血定痛功效,两者共同水煎代茶饮用,能够起到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黄芪配伍丹参代茶饮用,以黄芪为主,加入适量的丹参,适合用于气虚血滞导致的胸痛以及肌肤麻木、肢体无力或者半身不遂的患者饮用。

@Forest医生祥子

四、黄芪配伍白术

白术也是补气药范畴,其药性甘、苦、温。归脾、胃经。具有益气健脾、利水燥湿、止汗、安胎的功效,临床常常用于脾气虚证、气虚自汗以及脾虚胎动不安的治疗。

黄芪和白术皆为补气药,二者适合用于气虚自汗以及脾胃虚寒的治疗;对于气虚的应用,两药共同配伍,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气虚自汗证的应用,应以黄芪为主,加入适量的白术;脾胃虚寒体质应以白术为主,加入适量的黄芪。

由于两味药都是温性药,适合虚寒体质饮用。

当然,能和黄芪配伍应用的药物有很多,比如健脾益肾的山药、利湿的茯苓、活血化瘀的红花、养血安神的大枣等等,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最后告诉大家,任何中药茶的应用,一定要通过中医师的合理指导,结合自己体质而对症选用。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您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或者关注@Forest医生祥子 ,我会在空闲时间一一回复的。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学文教授 新观点新方药 治疗疑难病中药心得
让黄芪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黄芪颗粒的15种适用病症与4个服用禁忌(内附8个黄金搭配茶饮)
【黄芪常见的配伍,气虚的别划走】1、黄芪...
颈椎病:气虚 血瘀!一张方子,补气活血,复活颈椎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临证用药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